首页 理论教育 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与成矿:火山事件

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与成矿:火山事件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的火山事件主要发生于南华纪,在休宁组二段、南沱组下涯埠段及雷公坞段3个层位中分布,沿东至—歙县一带呈带状展布。休宁组二段火山事件:主要分布于东至、黄山等南部边缘,出现强烈的裂谷拉张钙碱性火山活动。

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与成矿:火山事件

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的火山事件主要发生于南华纪,在休宁组二段、南沱组下涯埠段及雷公坞段3个层位中分布,沿东至—歙县一带呈带状展布。表现为拉张背景中的海底火山和热水活动,对沉积环境、沉积作用、成矿作用以及生物演化都有重要影响。

休宁组二段火山事件:主要分布于东至、黄山等南部边缘,出现强烈的裂谷拉张钙碱性火山活动。见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鲕状凝灰岩,岩石为凝灰结构,由微晶—隐晶长英质及部分长石石英晶屑及晶玻屑、火山碎屑等组成,其中火山碎屑最高占60%,火山晶屑玻屑占20%,局部见灰白色沉凝灰岩砾,砾径2~3mm,次棱角状。其中长英质等由火山灰经脱玻化重结晶形成,分布略具定向性。伴随火山活动及海底热水循环,沿东至—黄山一线出现海底隆出地貌,形成砂坝,造成砂坝内侧潮坪—潟湖的形成,并一直影响到休宁组三段,在休宁组顶部出现的含锰砂岩、含锰碳酸盐岩、含锰泥岩的沉积可能均与该热事件有关。(www.xing528.com)

南沱组下涯埠段、雷公坞段火山事件:前者主要分布于黄山市黄山区—绩溪煤炭山一带,后者还在东至城西一带见及,地层普遍含火山物质,而且普遍遭受热力变质,见有含砾晶屑沉凝灰岩、含砾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含砾凝灰质泥岩、含砾晶屑凝灰质粉砂岩、含砾晶屑凝灰质砂岩。含砾晶屑凝灰质粉砂岩:岩石含砾及火山角砾,砂状及晶屑凝灰质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变余层状构造及块状构造。砾石为火山角砾(小于5%),其中火山角砾为酸性火山灰凝灰岩。其中对某一单层统计显示,砾石成分中石英30%、粉砂岩30%、灰岩(泥灰岩)10%、粉砂质泥岩10.6%、具火山物质砾石19.4%,其中具层圈构造砾石占10%左右。含砾晶屑沉凝灰岩:岩石具有沉凝灰结构、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块状结构,岩石成分中砂-晶屑60%~65%,变质火山灰35%~40%,副矿物小于1%。含砾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镜下具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其中细角砾15%,凝灰率屑50%~55%,(晶屑40%,岩屑10%~15%),火山灰30%~35%。沉积等厚图揭示了冰期堆积的特点,大凡火山活动强烈地段地层厚度就大,这一现象显然是与火山热事件有关,在火山活动强烈地区除火山喷发本身可提供大量的物源外,热事件可以造成大量携带陆源碎屑的冰筏消融,产生坠石沉积,最终可以在海底形成隆起地貌,改变相带的展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