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侵体系域:海水主要从北东方向入侵,该期海侵体系域主要由休宁组二段组成。海侵期江南古陆仍是物源的主要供给区,但由于受古地形轮廓、物源、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该期沉积在岩石类型、厚度、颜色、沉积组合特点、沉积环境各个方面在不同地区呈现一定的差别。
从岩相古地理图可以看出(图5-5),该期为陆源碎屑沉积环境,沉积厚度一般为1 000~2 000m,局部达3 000余米。出现的岩石类型有砂岩-粉砂岩组合、砂岩-凝灰岩-粉砂岩组合、砂岩-粉砂岩-泥岩-灰岩组合、粉砂岩组合、粉砂岩-泥岩组合、粉砂岩-砂质页岩组合、粉砂岩-凝灰岩-泥岩组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远离古陆的东至县城附近、黟县美溪—歙县临溪镇一带出现一套呈带状展布的火山碎屑岩沉积组合,主要有沉凝灰岩、晶屑、玻屑沉凝灰岩、鲕状凝灰岩、凝灰质砂岩、泥岩、粉砂岩等,火山灰鲕结构极其明显,灰鲕一般d=0.3~0.5mm,密集的火山灰鲕含量可达80%以上。有学者认为是反映了古陆上有火山活动,笔者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沿东至—黟县—歙县一带存在海底火山喷发,否则陆上火山活动不可能在海域中形成远离古陆而呈带状分布的火山碎屑岩;再者,在火山岩展布地区嗣后的沉积环境也出现了分异,出现了与隆升地貌相类似的障壁砂坝。也就是说早南华世堡岛体系的形成可能与早期沿东至—黟县—歙县一带存在的东西向带状海底火山喷溢作用有关,目前尚未发现熔岩流,但值得今后工作中予以重视。从沉积等厚线也可以看出,厚度最大的地区是出现在火山碎屑岩分布区内的东至—黟县—歙县一线,这一现象也很难用物源与沉降的关系来解释。
图5-5 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南华纪NhSO1-TST期岩相古地理图
该期总的表现为一个海水逐渐加深的过程,在古地理的不同部位,垂向上出现不同相带的变化(图5-6),从闭塞海的潮坪、潟湖到障壁体系的砂坝逐渐过渡到无障壁的海滩环境。表明在沉积过程中海底地形出现差异变化,在东至—黟县—歙县一线首先出现障壁体系(可能与早期的火山作用有关),在江南古陆的北侧组成堡岛系统,平面上自江南古陆向北依次出现潮坪环境、砂坝、海滩环境的前滨带和近滨带。砂坝内侧的潮坪沉积古潮差80~180cm。(www.xing528.com)
图5-6 下扬子海NhSO1-TST、NhSQ1-CS沉积相柱状对比图
总之,皖南地区该期地壳活动性较大,沉降速率快,气候较炎热、干燥,陆源碎屑物质来源丰富,从陆源碎屑成分变化特点、波痕、斜层理等古流向资料显示,当时海水主要来自北方,陆源碎屑供给主要来自江南古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