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口纪晚期(820Ma±)刚刚汇聚的扬子板块、华夏古板块发生伸展,形成华南裂谷系,在安徽形成了“一陆、一隆、二盆(谷)”的格局,即张八岭裂陷海盆、苏北-皖中陆块,下扬子裂陷海盆、江南隆起(图3-2)。研究区位于皖南,包括下扬子裂陷海盆和江南隆起。
图3-2 青白口纪晚期华南裂谷系示意图
下扬子裂陷海盆:下扬子裂陷海盆的北界以苏北-皖中陆块为界,其南侧与江南隆起毗邻。盆地的广大地区为后期沉积物、中生代火山岩所覆盖或花岗岩类所侵位。基底仅在南缘零星分布,以江西修水群为代表,其厚度大于3 200m,为一套深海相浊积岩,局部夹层状或似层状变流纹岩、变英安岩和变细碧岩。上部夹扁豆状大理岩和瘤状、透镜状灰岩。故该盆地属于不太活动的裂陷海盆。
江南隆起: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区,与江西省北部及浙江省西部相毗邻。在青白口纪早期江南岛弧的基础上,北部出现磨拉石建造的沥口群碎屑岩夹火山岩沉积,南部出现昱岭关群下部的周家村组磨拉石碎屑岩沉积、井潭组的火山沉积建造。
北缘沥口群铺岭组火山岩的岩性为英安岩、流纹岩、流纹质英安岩、流纹斑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据毕治国等(1992)研究,该火山岩为形成于大陆拉斑玄武岩向岛弧安山-玄武岩系列的过渡类型。据刘寿和、夏邦栋(1990)对沥口群火山岩的稀土研究表明,稀土的总量较低,变化在(121~136)×10-6之间,配分形式微向右倾,近于平坦型,与弧后缓解的拉斑玄武岩的曲线形式非常相似。∑LREE/∑HREE在2.4~2.6之间,属轻稀土元素微富集型,说明铺岭组的细碧岩是一种钠质玄武岩,它形成于弧后盆地向岛弧过渡的环境。(www.xing528.com)
南部昱岭关群的下部为周家村组的磨拉石碎屑岩沉积;上部为井潭组火山沉积建造。当时岛弧区还有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侵入。据毕治国等(1992)研究,岛弧区的昱岭关群井潭组火山岩的岩性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流纹斑岩,属钙碱玄武岩系列,形成于造山带与岛弧构造环境。据刘寿和、夏邦栋(1990)对昱岭关群井潭组火山岩的稀土研究,稀土总量变化在(302~363)×10-6之间,比地壳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165.35×10-6)高出2倍左右,比上地幔的稀土(17.30×10-6)高出30倍左右,稀土元素配分形式明显右倾,表明井潭组火山岩是属于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型的钙碱性火山岩系列,轻稀土与重稀土元素的比值(∑LREE/∑HREE)在5.0~5.6之间。上述特征说明井潭组火山岩的物质来源于地壳,而不是地幔。在岩浆形成演化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明显的分异作用。可见,青白口纪周家村组为造山期后近岛弧一侧弧前盆地非稳定条件下沉积的火山碎屑岩系,井潭组为一套浅变质中酸性岛弧型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建造,厚度大于750m,具拉张环境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特点。
综上所述,820Ma左右的武陵运动是华南最重要的运动。它使具有微陆块性质的地块拼合,使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沿宜丰—景德镇—伏川一线(安徽境内称三阳坑断裂)发生碰撞形成统一的“华南古大陆”。随后,隆起发生拉张垮塌熔融,导致早期形成的岛弧地壳发生再造,铺岭组、井潭组双峰式火山岩喷发,井潭组底砾岩中含有下伏含铬铁矿蛇纹岩砾石(陈思本,1987),是蛇绿岩早于井潭组火山弧形成的地质依据。且766~753Ma的灵山、莲花山、白际及石耳山等岩体侵入于井潭组火山-沉积岩系,代表了青白口纪晚期离散环境的产物。区域上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它们是大陆拉张-裂谷或裂陷槽火山沉积。邓家组底部砾岩可能不是同晋宁造山期的磨拉石沉积,而是在晋宁期增生杂岩基底上发育的夭折大陆裂谷沉积,代表着另一构造旋回开始。在区域上南华纪休宁组及相当层位平行不整合或小角度不整合在新元古代早期大陆裂谷沉积沥口群和井潭组等之上,反映的是夭折大陆裂谷沉积与区域性海侵沉积之间的构造事件。因此,以其不整合面上覆地层底界确定晋宁不整合面位置的做法是十分不妥的(郝杰等,2004)。大陆边缘的裂陷作用一直持续到南华冰期。笔者认为晋宁运动(武陵运动)代表的是发生在青白口纪中晚期的一次区域性造山事件。
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南华纪、震旦纪)岩相古地理及环境演化即是在青白口纪晚期华南裂谷系(皖南为一隆一谷)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