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元古代中晚期磁性地层学研究尚处于资料积累阶段。但皖南是最早进行磁性地层学研究的地区,1965年李椿就对休宁组砂岩的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之后,朱鸿、丁放、王贤方(1987)对皖南休宁蓝田剖面南华纪和震旦纪地层分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工作。
(一)古纬度
古纬度数据是磁性地层的重要参数之一(表2-3)。在南华纪和震旦纪时期,皖南休宁地区的古纬度变化在37°~66°之间,除皮园村组纬度(65.9°)较高外,其他各期处于中纬度地带。据布里登·伊尔文(1964)资料,世界上95%以上的碳酸盐岩形成时期的古纬度大多在20°~35°之间。南华纪早期(休宁组)沉积时期,古纬度为54.2°,形成大量紫红色砂岩、岩屑砂岩;南华纪大冰期,皖南地区的古纬度为51.8°。震旦纪早期,皖南地区沉积了大量的含铁锰质灰岩、含磷层及碳酸盐岩,宏观藻类等生物繁衍,此时的古纬度处于36.7°;震旦纪晚期的古纬度较高为65.9°,为厚层硅质岩沉积。可见,各个时期的沉积作用、生物面貌及气候环境与所处的古纬度基本是吻合的。
1.与浙西、赣东北地区古纬度的对比
据叶素娟、方大钧对浙江建德县下涯埠南华纪—震旦纪剖面采集的古地磁资料,古纬度变化在12°~34°之间,除休宁组属中纬度(34.2°)外,其他各期均处于低纬度地带。南华纪晚期,下涯埠组(段)古纬度17.0°、洋安组(段)古纬度23.0°、雷公坞组(段)古纬度15.7°,反映冰川作用到低纬度地区,与沉积作用反映当时的全球性雪球地球事件吻合;而震旦纪的陡山沱组(12.3°)、灯影组(21.3°)碳酸盐岩沉积也与要求的古纬度相一致,但它们与皖南地区差异明显。
再据天津地质研究所八室对江西德兴郎口—富家坞剖面采集的古地磁资料,古纬度变化在4°~25°之间,各期均处于低纬度地带。早南华世所处古纬度20.28°,晚南华世所处古纬度25.14°,早震旦世4.13°,晚震旦世18.20°。它们与皖南地区差异明显,但与浙西地区较为近似,所处纬度较为接近。(www.xing528.com)
2.与皖北地区古纬度的对比
据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项目协作组1984年对两淮地区(淮南、淮北)上前寒武系开展的系统磁性地层学研究成果,两淮地区南华纪、震旦纪时期,纬度大多处于20°~30°,属低纬度的亚热带地区。由于它与上述地区(皖南、浙西与赣东北)处于不同的板块,说明了现在处于扬子板块之北的华北板块,在新元古代中晚期几乎处于同一纬度带或更南,它与广泛出露的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是吻合的。
(二)古地磁极迁移轨迹
图2-19分别为皖南、赣东北、浙西地区在南华纪—震旦纪时期的古地磁极游移轨迹图,从中可以看出,皖南在南华纪—震旦纪时期古地磁极位置在东经50°—160°、北纬5°—50°范围内游移,大致沿顺时针方向迁移,构成一个简单封闭的古地磁迁移轨迹;赣东北地区的古地磁极迁移轨迹大致与皖南相似,但位置相差甚远,古地磁极位置在东经190°—230°、北纬13°—44°范围内游移,呈顺时针方向迁移;浙西地区也基本呈顺时针方向迁移,它在东经28°—340°、北纬55°—80°范围内游移。以上3个地区游移曲线相距甚远,但游移样式较近似,均向游移起点回归。表明皖南休宁与浙西、赣东北地区同处于扬子板块,经历了南华纪—震旦纪时期相似的板块漂移历程。赣东北、浙西游移曲线显示虽处于同一块体但在南华纪冰期时曾一度靠近,可能是微块体间相互作用的反映。
图2-19 皖南、赣东北、浙西地区南华纪—震旦纪视古地磁极游移轨迹图
皖南地区:1.休宁组;2.雷公坞组;3.蓝田组;4.皮园村组;5.荷塘组
▲赣东北地区:1.休宁组;2.猛虎山组;3.铜岭桥组;4.塘坞里组
●浙西地区:1.休宁组;2.下涯埠组;3.洋安组;4.雷公坞组;5.陡山沱组;6.灯影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