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料中看,移民不仅仅是从山西向外移民,还有从苏杭、湖广、山东、燕北等地向外移民的。但是人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根说是在洪洞呢?原因有三:
一是从山西向外移民的数量最多,而在山西,又以平阳府向外移民的数量最多。平阳府,就是现在的临汾。当时的平阳府辖六州二十九县,是山西省管辖的州县最多、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当然移出的居民就最多。
二是明朝官方管理移民的办事机构设在洪洞县的广济寺,由后军都督府佥事负责将各州里的移民向这里集中。广济寺左边有一棵大槐树,据说是汉代的,“树身数围,荫遮数庙”。树下为山西各地移民来此办理手续的暂时歇息处。移民到这里后,由官方按册点清人数,确定迁徙地,发给迁移证和川资路费,然后编队分别发送。因此,广济寺和大槐树被称为移民的“点行处”和“启行处”。还有一种民间传说:山西人不愿离乡背井,抗拒向外地迁移,官府便下令:“凡不愿迁移者,限三天内集合到洪洞县老槐树下。”人们齐往老槐树下跑,很快集中了数万人。这时,官兵将集中起来的人围住,逐一登记,用绳捆绑,强行外迁。为了防止他们中途逃跑,用刀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人们哭声惊天动地,边行边回首,最后望见的只有那棵大槐树的枝杈和枝杈上的老鸹窝。
三是从山西迁移出的百姓分布最广,其后裔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要去向有:河南、河北、北京、安徽、山东、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等。以河南、河北、山东为最多,各有七十多个县市区。在这些地区,你所看到的县志和流传久远的族谱上,都清楚地记载着他们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迁来的史实。由于这些史实,因此,人们一问起老家来何处?便会不约而同地说:山西洪洞大槐树。(www.xing528.com)
作为明初山西移民见证的大槐树,在今洪洞县西北2公里许的广济寺遗址左边,毗邻汾水。据《洪洞县志》记载,广济寺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唐宋以后,这里建有驿站,南北的阳关古道从这里通过。由于交通极为便利,明初官方就将移民的办事机构设在了这里。不幸的是,汾水泛滥,冲毁了广济寺和大槐树。后虽在大槐树东边蘖生出第二代古槐,然而因年代久远,也已干枯,而且在1974年被飓风刮倒,政府拨款整修,用钢筋水泥予以加固。现在,由二代古槐蘖生的第三代槐树已有合围之粗,枝繁叶茂,正是兴旺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移民遗址更为重视,多次进行了修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洪洞县已将移民遗址辟为公园,内设了“寻根祭祖堂”,供各方游客在这里寻根访祖。祭祖堂共设十个神橱,每橱有多少不等的姓氏牌位,其中姓氏牌位最多为二号橱有56个,最少的为十号橱,有29个,共有姓氏牌位378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