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代庆阳人保卫丝绸之路

汉代庆阳人保卫丝绸之路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汉武帝派遣张骞通使西域以来,丝绸之路历经两千多年,为经济、文化交流发挥过巨大作用,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庆阳是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城镇,曾在历史上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从北石窟寺的开凿、唐朝游击将军穆泰墓出土的文物,以及清朝末年几位外国旅行家对庆阳的文字描述得到证实。汉初,庆阳就出了两位志士,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出生入死,做出了贡献。

汉代庆阳人保卫丝绸之路

汉武帝派遣张骞通使西域以来,丝绸之路历经两千多年,为经济、文化交流发挥过巨大作用,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2014年,我国会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消息传来,国人无不雀跃。这是对丝绸之路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也为丝绸之路今后的发展开启了新纪元。

庆阳是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城镇,曾在历史上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从北石窟寺的开凿、唐朝游击将军穆泰墓出土的文物,以及清朝末年几位外国旅行家对庆阳的文字描述得到证实。

汉初,庆阳就出了两位志士,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出生入死,做出了贡献。

他们是傅介子和甘延寿。

傅介子,庆阳人。少时聪颖好学,豪迈勇武,立志报国。一次饮酒时,他突然掷掉酒杯,仰天长叹: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应当驰骋疆场,立功绝域,怎么能做一个闲散文人呢?于是他弃文从武,在征战中获得了骏马监官职。那时,丝绸之路时通时阻,很不安全。汉昭帝时,龟兹楼兰等国都曾杀死过汉朝派遣的使臣,引起朝廷的重视。傅介子申奏朝廷,要求出使大宛等国,带着皇帝的诏书去说服楼兰、龟兹等国王,恢复丝绸之路的畅通。此时掌握实权的大将军霍光同意了他的意见,让他先去楼兰试试。傅介子只带百人,便去了西域诸国。他深知西域小国敢如此得罪汉朝廷,是因为有强敌匈奴为其撑腰,所以他前次去西域时,曾在龟兹国斩杀了匈奴的使臣,引起震动。因此功,他由骏马监升为平乐监。他这次去楼兰当面责问国王安归的失信与背叛,并利用楼兰国王的贪心,刺杀了国王。当时汉朝廷认为:傅介子凭借自己机智与勇敢,智取楼兰国王之首,震慑了西域各国,为维护汉王朝的天威、确保西域诸国的归附立下了大功,因此封傅介子为义阳侯,赏赐食邑700户。(《前汉书·傅介子传》)他去世后,归葬于故里庆城县西塬七里庙的石人坳,受到历代祭祀

甘延寿,字君况,庆阳人。出身于名门,很有力气,轻功也很好,被选在御林军内,深得皇帝赏识。车骑将军许嘉推荐他担任了郎中和谏议大夫职务,随后朝廷派他出使西域,任都护骑都尉,担负起保卫西域安全和丝绸之路畅通的重任,他与副校尉陈汤共同发兵,诛斩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前汉书·甘延寿传》)

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匈奴内乱,五单于争立,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北匈奴郅支单于被迫西迁,与康居国国王联合,修建五重城(又称五色城)作为都城。匈奴以此为根据地,经常扰乱西域各国,强征贡物,继续与汉朝为敌,扣押汉朝的原使臣江乃始等人,又杀死汉朝廷新派的使臣卫司马谷吉。

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的一天,陈汤请甘延寿发兵攻取北匈奴部。甘延寿赞同这个意见,想先奏明朝廷待其同意后再实施。正考虑上书奏请,忽然得病,只好搁置一旁。

甘延寿在调理疾病时,一天,陈汤擅自发兵万人请行。如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延寿带病与陈汤将兵分为六队,即日起行。三队从南道越过葱岭,由大宛国绕往康居国;他与陈汤率领三队人马,从北道过乌孙国都,入康居国境。几路合围,经过激战,汉军攻破匈奴都城,郅支单于被乱刀砍死。(www.xing528.com)

甘延寿与陈汤建此大功,汉元帝本想加封,中书令石显与朝廷重臣匡衡却以为:“延寿、汤擅兴师矫制,幸得不诛,如复加爵士,则后奉使者争欲乘危侥幸生事于蛮夷,为国招难,渐不可开。”(《前汉书·陈汤传》)在此之前,甘延寿与陈汤已将擅自兴兵一事向皇帝上书认了罪。但因重臣有意阻挠,汉元帝迟迟下不了加封的决心。此时,光禄大夫、中垒校尉、宗正刘向以《论甘延寿陈汤功疏》上书朝廷,请封甘、陈二人。其疏的大致内容是:

郅支单于扣杀汉廷使臣和随从将吏百余人,此事国内外都知道了,有损汉王朝的威严。群臣既怜悯这些受害者,又气愤郅支单于的狂暴,皇上也想诛杀他为臣下报仇,所以时时想着西域这件事。都护延寿、副校尉陈汤,身负皇上旨意,受到神灵的保佑,动员西域其他国家的国王,带领屯田的汉兵,出生入死,攻破了康居国,占领了五色城,斩了郅支单于的首级,一雪谷吉被杀的耻辱,弘扬了汉王朝的威严,西域各国表示臣服,连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也愿累世称臣。这是立了千载之功,群臣都认为二人所建的功勋是很大的。

这封请书正合元帝之意,于是元帝下诏曰:“今延寿、汤睹便宜,乘时利,结城郭诸国,擅兴师矫制而征之。赖天地宗庙之灵,诛讨郅支单于,斩获其首,及阏氏贵人名王以下千数。虽逾义干法,内不烦一夫之役,不开府库之臧,因敌之粮以赡军用,立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海。为国除残,兵革之原息,边境得以安。然犹不免死亡之患,罪当在于奉宪,朕甚闵之!其赦延寿、汤罪,勿治。”(《前汉书·陈汤传》)元帝乃封延寿为义成侯,赐陈汤爵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拜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后延寿迁城门校尉、护军都尉,卒子宫。

甘延寿动员了在西域屯垦的万名汉军攻破了匈奴都城,斩杀了郅支单于,做到了“内不烦一夫之役,不开府库之臧,因敌之粮以赡军用,立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海。为国除残,兵革之原息,边境得以安”的效果,实在难得。虽然他在发兵时思想上有擅兴军旅的顾虑,但当陈汤假借他的名义将兵调动起时,他不顾身体有病,也不顾及事后朝廷的问罪,还是以汉朝廷在西域的利益着想,同意了陈汤的意见,并亲自出马,率军攻战,取得成功。

当然傅介子、甘延寿的行为,其主观目的是为了效忠于汉朝廷。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在缅怀古人时,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为现代的丝绸之路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文为参加省史学会在嘉峪关市举办的“丝绸之路研讨会上的论文”,选入本书时有删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