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是事故高发行业之一,由此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十分巨大,因此改善建筑业的安全状况,确保建筑生产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认识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筑安全生产有如下特点。
1.作业环境局限
建设产品往往被放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这样就使得整个施工所要用到的人员、器械等都必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下作业,从而导致了作业环境具有局限性,伤亡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会因此提升。同时,现阶段国内建设工程大多数属于体积庞大的建筑、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这就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有了更大的威胁,建筑物的特点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影响施工人员的现场操作,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加。
2.安全管理难度大
流动性大、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使得安全管理难度高。由于建设产品的固定性及建设工程的流水作业特点,使建筑安全管理更富于变化。一个产品顺利完成后,施工单位就要进行转移,奔赴下一个产品规划所在地,由于队伍人员的流动性以及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若要及时地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就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工程项目生产的过程中,作业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为了能从容应对这些变化对生产所带来的挑战,安全管理人员就必须不断进取、勇于创新,适时而有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生产环境在不断变化,要进行安全生产,施工计划和组织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才行,然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却将计划做得过于精确,失去了原有的指导意义,甚至和实际情况不符,产生混乱,因此现代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更强调灵活性和有效性。
3.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多
露天作业导致作业条件恶劣,工作环境差,出现伤亡的概率会大增。同时,项目工程的体积通常都比较大,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在高空中作业,发生高空坠落的概率大大提高。另外,施工过程中经常伴随各种恶劣天气情况的出现,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荷,还有寒冷或炎热等气温影响工作效率或工作心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www.xing528.com)
4.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具有保证性
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的保证性是由产品多样化、施工工艺多变性所控制的。例如,一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直至竣工验收,每道施工工序都有各自的特性,并且具有不同的不安全因素,这就造成了多样化的建设产品,多变化的施工生产工艺。与此同时,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也在随着工程建设进度的变化发生着改变,因此施工单位应学会因时制宜,准确而及时地采取安全管理措施。
5.建筑法规制度协调难
正是因为前面提出的建设项目的诸多特点,带来了建设工程施工难度的加大,才对施工安全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为保证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得时刻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监督,这对现场管理人员及工程负责人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只有管理者的参与还远远不够,还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施工操作规范等来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的约束,防止由于个人的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不安全事故。在这些法规中,既有国家性的法规也有地方性的法规,必须通过各种法规制度的共同约束,协调工作,才能确保施工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由于建筑安全生产的诸多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的不易和对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高要求。在实际施工工程中,应尽一切可能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施工人员的一些不安全行为进行及时指正,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设备等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监控,强化对建筑施工安全的保障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