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回报上的两性差异仍然明显,拥有同样教育程度的两性在就业机会、工作收入、就业层次上仍存在着差异,这说明两性接受同等的教育并不意味着赢得同等的发展机会。
1.就业机会上的两性差异
首先,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并且困难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现实中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使女大学生就业信心受挫。“面向21世纪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信心不足。女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攻读高一级学位的比例少于男生,选择就业的比例多于男生,且女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明显不如男生自信。认为自己就业信心不足的女大学生有15.9%,比男生高3.5个百分点。女大学生倾向认为缺乏就业信心的原因是“市场饱和,就业难”与“本专业人才水平普遍高,竞争激烈”,分别占30.3%和14.4%,比男生高3.5和7.7个百分点。因此,有14.6%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对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女大学生有就业指导需求的占17.6%,而男生认为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比例是9.2%。[41]
也有学者提出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女性发展的阻力。它与经济结构调整有关,也与女性生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关,同时也与女性的专业选择有一定的关系。[42]
其次,女性面对的就业机会不平等。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从1998年开始,我国每年有一百多万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行列。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施行,使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困难,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据悉,2004年大学毕业生有280万人,其中80万人不能及时就业,而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2005年的毕业生达338万人,其中女大学生占44%。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注。
在1996年1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市场第二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参加招聘的42家国家机关中有27家标明限招或不招女生。同年,在深圳市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大会上,用人单位招聘职位中的80%要求录用男生,只有20%表示性别不限。在1997年上海市大中专毕业生洽谈会上,复旦大学女生就业发生困难,新闻、化学等院系的女生签约率不足30%,而男生基本解决。2000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24%的男生、60%的女生和47%的用人单位认为“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且很严重”。2002年5月对山东师范大学10个专业的210名大四女生的问卷调查显示,73%的女生认为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女生普遍比男生更刻苦,57%的女生认为在综合素质方面男女生没有明显差别。然而在求职过程中,只有10%的女生认为男女生的就业机会是均等的,71%的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曾遭遇过性别歧视,36%的女生表示对择业就业无可奈何。江苏省妇联在2002年的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女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在同等条件下,女生签约率明显低出男生8个百分点。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栏里明确写着“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的条款。厦门大学对200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低于男生,同工同酬的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用人单位用专业不对口、低层次、低收入的工作机会来安排女大学毕业生,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男女生实际就业率差距不太大的假象。2004年,某些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又有了新花样。女生必须拉一名优秀的男生“入伙”,方能被录用。吉林某公司多年来主动到黑龙江工程学院招收学生,2004年来该院招聘前原明确表示不要女生,只招男生。到该院后发现所需道桥专业男生分配紧俏,女生相对分配不很理想。为多“抢”些男生,他们向学校提出了新的招聘条件:给三个男生,就可收一个女生。上述种种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女大学生就业难并不表示她们毕业时找不到工作,而是与男大学生相比,选择职业的范围、机会及待遇等不如男生。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实际上说明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环节上存在着性别歧视的问题,而这恰恰是教育结果性别不公平的主要体现。
高等教育结果的性别公平是指,无论男女,在接受高等教育后获得同样的学历资格和同等水平的就业机会。现实中女大学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男女两性即使在相同或相似的人力资本条件下也不一定能获得相同的回报。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政策法规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传统的社会性别偏见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导致了这一不公平现象的存在,这不仅会影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使优秀的知识女性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社会人力资源难以合理有效地配置。
图12-8 女性受教育投资与收益循环图
男女两性人力资本的差异并非是个体完全理性的选择,而是个体在现行观念、制度下的有限选择。现实社会中女性在职场上的发展较男性困难,收入较男性低,必将会影响教育投资者的投资愿望。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家长的教育投资会偏向男孩或者将财力投资于其他项目,导致女性放弃接受教育或者在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后,被迫或自动地放弃追求更高程度的教育,从而造成人力资本的存量较男性小,形成恶性循环。对女性教育投资意愿低包含着社会文化的因素。首先,在传统观念里教育与人未来生活幸福的关联程度女性较男性弱,女性可以通过婚姻改变人生,而婚姻对女性受教育的要求并不很高。其次,女性被预期投入劳动的时间相对较少,特殊的三期(怀孕期、分娩期和哺乳期)使雇主对她们低生产率的预期相对较高。再者,“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模式使社会对于女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仍然首先定位在“贤妻良母”的角色上,女性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这种对家庭角色的强调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女性从属于家庭”的刻板印象,造成社会对女性在教育、培训、提拔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能力事实上低于男性。社会对两性不同的期望态度、给予两性不同的条件和机会严重降低了女性的成就动机。职业上的性别隔离使女性较多从事社会地位评价较低、工资较少的职业。在同一行业内部,女性的职位相对较低,升迁时间较长。这些都导致了女性自卑的心理,自甘落后,缺乏长远目标和实际规划,竞争意识较弱,认同传统的角色分工。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同等教育程度下,女性的下岗失业率高于男性。(www.xing528.com)
表12-1 同等教育程度下两性的下岗失业率比较(%)
从上表来看,除了小学这一类别外,在同等的教育程度下,女性的下岗失业率都要比男性高一些。尤其是在大专和大本类别中,女性的下岗失业率分别高出男性2.69和1.67个百分点。同等的教育程度并没有带来同等的就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也不能避免下岗失业的遭遇。[43]
2.就业层次的两性差异
在农村,就业层次主要体现在从事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区别上。有研究者已经提出,存在“农业劳动女性化”的趋势。
同等教育程度下,农村女性在业者从事农业的比例要高于男性。这说明,在农村,教育并不能给女性进入非农转移渠道提供完全平等的机会。
无论其教育程度如何,女性在以下几种职业类别中都占到了多数:“村居委会负责人”、“护理人员或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小学、幼儿教师”、“经济业务人员”、“餐饮娱乐及居民生活服务人员”、“商品采购销售及仓储人员”。这几种职业几乎都是传统认定的“适合于女性”的职业。而在另外的几种职业中,如“各类负责人(除村居委会负责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其他商业服务业人员”,女性却均不占优势。这样一种性别行业分布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教育期望,也会“反馈性地影响两性进一步的教育投入”。[44]
3.收入回报上的两性差异
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同等的教育程度可以带来同等的收入回报吗?在控制了教育程度变量的前提下,两性收入的差异是怎样的呢?
表12-2 同等教育程度下两性的收入比较
如果单看女性的收入中位值(因为收入数据是一个偏态分布,如果使用均值,某些极端值对结论的影响将会很大),可以说,教育对于收入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另一方面,毫无例外地,每一种教育程度下男性收入的中位值均高于女性。由此看来,不仅进入工作岗位的机会是不均等的,即使进入工作岗位,同等的教育程度也不一定能带来同等的收入回报。[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