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省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衡,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在不同省区内的分布更是不均。北京、上海、湖北、陕西、江苏是著名的高等教育大省,而青海、宁夏等地高等教育的资源相对贫困。另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历史的积淀,使得部属高校相对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普遍比较高,在所在地的招生数量较大,因此各省区拥有的部属高校越多,学生进入优质高校的机会就越大。据2005年7月19日《中国青年报》公布的有关数据,2005年,相当一部分直属教育部并主要以中央财政为经济支撑的全国重点大学,当年招收的本地生源所占比例明显过高,有的超过一半。如: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3400人,其中上海本地生源2147人,所占比例达63.1%;浙江大学本科招生计划5500人,在浙江投放招生计划3715人,本地生源所占比例为67.5%;中山大学本科招生计划7210人,在广东招4500人,本地生源占62.4%。
另外,省属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优于高职高专类学校。从就业率来看,本科毕业的学生就业困难较小,因此,省属本科院校也相对算做优质资源。以目前高等教育分布来看,不仅部属优质学校分布极不均衡,各省区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也不均衡。
表6-1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院校数及在校生数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科研网。(www.xing528.com)
从上表可知,目前各省优质高等学校(包括部属和省属本科院校)分布很不平衡。高等学校数量在各省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经过扩招、合并、新建等学校发展运动,这种差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标准差由18.98上升到22.72。另外有数据显示,高校在校生平均规模的差异也在扩大。
优质资源分布的另一个特征是城乡差异。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例,农村学生比例远远小于城市学生比例。
表6-2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农村学生占招生人数的比例
资料来源: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见中国农村研究网。
研究表明,农民子女进入高校的机会不及城镇人口子女的三分之一。在北京师范大学1998~2002年录取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也从30.9%下降为22.3%。还有学者认为,如果就大学类型和专业进行数据统计,农民子女和城镇人口子女在就学机会上将显示出更大的差异。[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