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发展中结合民族的文化与区域特点,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创造了许多特殊范例,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丰富和完善了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
首先,民族学院的设置为少数民族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也使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增加了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民族学院大都设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地区或内地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信息传播速度快,从而加快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速度。
其次,民族院校干部培训班和民族自治地方高等院校干部培训班的设置,较好地解决了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问题。20世纪50~60年代,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大批专门人才。当时内地的普通院校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民族地区对人才的这种特殊需求。于是,民族学院和民族地区高校设置了大量的干部培训班。正是这些培训班,大大提高了民族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较大程度地缓解了民族地区的人才缺乏问题。
再次,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预科的设置也是教育体系与办学模式方面的一种成功探索,比较好地解决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造成的与高等教育接轨的断层问题,为各少数民族青年学子能够顺利地接受高等教育架起了一座桥梁。一般来说,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预科的招生分数比正常录取要低八十分左右,这样实际上是为少数民族考生进入高校搭建了一个台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且又能有效地保证高校少数民族新生的基本质量。多年来,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预科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建设了一批民族特色学科和专业,形成了其特殊的学科群。民族院校一般都创办了一批“民”字号学科和专业,如“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宗教”、“民族教育”等。这些学科已形成了包括博士生培养在内的多层次、多规格办学规模,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有关学科理论的发展,为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在民族院校逐渐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优势学科。
【注释】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司编:《新时期民族教育工作手册》,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49页。(www.xing528.com)
[2]《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409页。
[3]哈经雄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4]李邵光、那阳著:《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5]黄光学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6]西北民族学院校史编写委员会编:《西北民族学院校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