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刘猛
地域范围:★★★(并州)
起讫时间:★★★★〔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正月至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正月〕
战争规模:★★★
影响力:★★
组织目标:恢复对匈奴旧地土地人口的管理权力(www.xing528.com)
最终结局:被监军何桢、胡奋,骁骑路蕃等镇压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曾经将南匈奴一部徙入河西五原之地,该部遂在当地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至董卓之乱后,并州萧条。为方便管理,曹操将匈奴之众分为五部,左部以於夫罗子刘豹为左部帅,统万余落,居太原兹氏(今山西汾阳);右部六千余落,居祁(今山西祁县东南);南部三千余落居蒲子(今山西隰县东北);北部四千余落居新兴(今山西省忻县);中部六千余落居大陵(今山西文水东北)。虽然划分为五部,但仍散居在汾水之滨。在泰始六年(公元270年),匈奴人自认为是汉室外孙,故冒姓刘氏。
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正月,匈奴右贤王刘猛起兵反晋,叛出塞外。刘猛虽贵为右贤王,但仅为中部帅,并不能控制五部匈奴的全部部众。关于刘猛反晋的原因,可从三十多年后另一匈奴右贤王刘宣的几句话中寻找到答案:“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又刘宣劝首领刘渊起兵时说:“晋为无道,奴隶御我,是以右贤王猛不胜其忿,属晋纲不弛,大事不遂,右贤涂地,单于之耻也……方当兴我邦族,复呼韩邪之业。”可见匈奴部落认为待遇不公和丧失昔日的土地人口管理权力才是酿成此次反抗的主因。刘猛叛出塞外,即屡屡对边境实行骚扰。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十一月,刘猛进攻并州,被并州刺史刘钦击破;转年正月,刘猛再次与晋军交战,在晋军监军何桢、胡奋,骁骑路蕃[4]的共同打击下屡战屡败,何桢暗地以利招诱刘猛的部下帐下将李恪[5],李恪杀死刘猛投降。
点评:刘猛反晋,表面上看他是反对晋朝统治,事实上折射出的却是几个世纪以来匈奴部族对因实力衰退而寄人篱下的不满。刘猛虽然失败,但是匈奴部族终究不可压制,三十余年后,刘渊正式称帝,敲响了西晋灭亡的丧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