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巾大起义:三国历史的另类视角

黄巾大起义:三国历史的另类视角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角为了提升黄巾军士气,应用太平道中的三才之说,自称天公将军,分别称弟弟张宝和张梁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正式在魏郡誓师起兵。汝南黄巾军在召陵击败太守赵谦,并乘胜进军到颍川,会合了陈国的义军,兵势大振。荆州南阳的黄巾军首领张曼成自称“神上使”,攻杀太守褚贡,并占领宛城作为活动据点。

黄巾大起义:三国历史的另类视角

领导者:张角张宝、张梁、波才、张曼成、赵弘、韩忠、孙夏、彭脱、卜己等

地域范围:★★★★★(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

起讫时间:★★★〔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至十一月〕

战争规模:★★★★★

影响力:★★★★★

组织目标: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纲领,表明起义以推翻东汉统治为最终目的

最终结局:被皇甫嵩、朱俊、卢植、曹操等讨平

东汉开国得益于豪强地主的大力支持,因此自光武帝刘秀开始,就多方维护皇族、功臣和各地豪强的利益,他们长期把持各级政府,形成了世袭的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团尾大不掉,循循相因,已渐成朝廷隐忧。

而从和帝之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朝政多数时候把持在宦官或者外戚手中,他们彼此相互倾轧,东汉政府的统治日趋黑暗。尤其是前后两次“党锢之祸”,大批清流被迫害逃亡,士大夫对中央政府离心力增强,而灵帝对此不仅不加以注意,反而穷奢极欲,卖官鬻爵,将上至公卿、下至郎吏的官职标价出售,造成天下吏治大坏,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同时,买到官职的豪强地主疯狂聚敛钱财,兼并原本属于自由民的土地,“民有田而复夺之”,富户“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而普通农民丧失土地,成为豪强地主的奴婢和随从,不仅需要缴纳高额的赋税,承担沉重的徭役,人身也往往受大姓的支配,过着身无寸缕、风餐露宿的生活。人民为此发出愤怒的呐喊:“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轻!”当时的东汉政府恰如坐在了一个火药桶上,随时都有可能被愤怒的贫民引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巨鹿人张角开始了他十年如一日的传道历程。东汉中叶,方士于吉于曲阳泉水上得到神人所授《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该书之中多巫觋杂语,颇与黄老之学相杂。于吉弟子宫崇在顺帝时将此书献给朝廷,但此书不合顺帝之意,因而不为朝廷所用。桓帝时,廷尉襄楷再次推荐此书,然而仍被朝廷忽视。但该书在民间却受到了一些方士的重视,慢慢辗转流传开来。有一种看法认为,后来被张角奉为圭臬的《太平经》就是在西汉时甘忠可《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和此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太平经》的内容和文笔上看,该书体例不一,当是多人合创而成。该书共计一百七十卷,按照十天干分成十部,每部十七卷,内中既有对《道德经》的继承,也有一些符箓咒术、养生术、神仙方术之类的论述,还有一些内容则包含着对统治阶层的强烈敌视和反抗。该书属于早期道教的发轫篇章之一,但内容还比较粗糙。不过张角是一个善于创造机会的人,他不是简单孤立地宣传教旨,而是将书中的一些符咒之术用于为贫民治病上,间或有人被他治愈,于是众人都以为是神明庇佑,一传十、十传百,张角所创的太平道慢慢在民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角还命弟子周行四方,辗转相传,获得了广泛支持,因此到了黄巾起义爆发前,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都有太平道的信众分布,甚至连中常侍张让这等重量级的大宦官也派遣宾客与张角沟通往来。那时张角在信众的心目中是神一样的存在,甚至有大量远方的信徒变卖家产,流移奔赴,在途中病死的人也以万计。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没有引发东汉政府的足够重视,各级郡县反倒认为张角以善道教化百姓,应该得以揄扬。

张角默默观察和审视着东汉政府的一举一动。到了汉灵帝统治后期,他认为时机已然成熟,于是对天下的太平道信徒予以整编,共计设立三十六方,大方有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每一方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军事宗教合一的单位,都任命了首领。他以“苍天己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起义口号,命信徒用白土在京城寺门和州郡官府上书写“甲子”二字,其中大方首领马元义先在荆、扬二州收得数万人,约定到时在邺城起兵。马元义还多次往来京师,前后联络义军,并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定于该年的三月五日在京师内外一同举义。

然而就在这时,太平道里出了一个可耻的叛徒,张角的弟子济南人唐周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然上书首告。东汉统治者这才如梦初醒,仓促之际捕获马元义,于洛阳将其车裂。灵帝又下诏给三公、司隶校尉等官员,查验宫省内卫和普通百姓中信奉张角太平道者,当即捕杀千余人。他们追本溯源,发现张角才是这次变乱的根源,于是移书冀州,要求捉拿张角。

张角等人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于是令人火速传递消息给四方信徒,临时决定提前起兵。因为起义军都以头戴黄巾作为标识,所以被官方称为“黄巾贼”。张角为了提升黄巾军士气,应用太平道中的三才之说,自称天公将军,分别称弟弟张宝和张梁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正式在魏郡誓师起兵。凡是黄巾军聚集的地方,当地官府都是首要攻击目标,因为各郡县长官多数没有准备,所以很多官吏弃官逃亡。不过旬月之间,天下响应,关东地区遍地烽火,京师震动。安平国(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州)、甘陵国(治所甘陵县,今山东临清东北)的百姓将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擒住以响应黄巾军。汝南黄巾军在召陵击败太守赵谦,并乘胜进军到颍川,会合了陈国的义军,兵势大振。幽州广阳的黄巾军杀刺史郭勋和太守刘卫。荆州南阳的黄巾军首领张曼成自称“神上使”,攻杀太守褚贡,并占领宛城(南阳郡治,今河南宛城)作为活动据点。

汉灵帝面对如此形势,紧急采取如下举措: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封慎侯,率领左右羽林、五营(即东汉禁军所属的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同时为预防黄巾军西入,在函谷、太谷(关名,今河南洛阳东南太谷口)、广成(关名,今河南临汝县西)、伊阙(关名,今洛阳市南伊阙山)、轘辕(关名,今河南偃师东南)、旋门(关名,今河南荥阳)、孟津(关名,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是黄河上重要渡口之一)、小平津(与孟津关毗邻,因为地位次于孟津,故以小为名)八关设立都尉,以此八关来拱卫京师。在召集群臣会议时,北地太守皇甫嵩认为应当解除党禁,并从宫禁内库中拨发钱财,还应该从皇家所属的园林西园之中调拨良马分给军士。制造党禁、打击清流是灵帝默许和认可的,而内库中的藏钱都是灵帝毕生搜刮得来的,皇甫嵩的这番话伤及皇帝痛处。灵帝问中常侍吕强怎么办,吕强说:“党锢久积,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听到这番话后,灵帝也害怕了。四天后,他迫于内外压力终于废止党禁,赦免天下被拉入黑名单的党人,唯有张角等人不在其列。

黄巾起义虽然轰轰烈烈,但各地之间的义军却缺乏统一指挥与可靠的联络手段。在初期的浩大声势和云集响应过去之后,朝廷发现黄巾军虽然分布很广,但是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分别是冀州和幽州南部、颍川汝南及南阳。因此朝廷决定分而治之,率先攻打威胁洛阳的颍川黄巾军,其次是冀州张角等人的黄巾军大本营,然后再推进到其他地区。

东汉朝廷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大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公卿俱称谏议大夫朱俊有才略,灵帝拜其为右中郎将、持节,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节,并将禁军五校、三河骑士及招募而来的兵勇共计四万余人配予二人,使其各领一军分头克难。日后叱咤风云的孙坚此时只是朱俊下属佐军司马,他募集在下邳的乡里少年、往来商旅及淮泗精兵,共得千余人之众,随同朱俊征战。同时因为四府举荐尚书卢植,故朝廷又以卢植为北中郎将、持节,并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副将,两人另引部分北军五校和征募的各地郡兵讨伐张角。

朝廷规划虽然正确,但东汉政府军队甫一出师就吃了一个败仗。右中郎将朱俊率先抵达颍川,与颍川黄巾波才所部遭遇,然而波才军士气正旺,人数又多,朱俊被打得大败。左中郎将皇甫嵩见己方兵少,遂退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波才乘胜追击,将皇甫嵩团团围住。一开始东汉军队见双方兵力悬殊,对己方并不抱胜利的希望,但主帅皇甫嵩经过观察发现,波才勇则勇矣,却是一个缺乏军事经验的匹夫,他在胜利面前迭出昏着,居然命令士兵在草木葱郁的林间安营。(www.xing528.com)

五月,皇甫嵩针对波才的布营拟定了火攻破敌的办法。在一个大风的夜里,皇甫嵩令士兵手持火把登上城墙,以混乱黄巾军的视线,同时选调精锐冲出城外,纵火大呼,城上的人也举火相应。皇甫嵩亲率一支军队杀出城外,波才不意皇甫嵩突出杀招,毫无防备的黄巾军登时乱成一团。这时接受灵帝命令的骑都尉曹操和前番败退的朱俊也率军赶到,官军里应外合,大破波才所部,黄巾军死伤数万人,波才向阳翟(今河南禹州)方向逃窜。此战即为扭转黄巾军和东汉政府所处形势的长社之战,役后主动权落入政府一方,黄巾军被分隔为南北两大战场。

皇甫嵩和朱俊不肯给黄巾军留下死灰复燃的机会,他们随即率领官军追踪而至,并向汝南和陈国的黄巾军发起攻击。当年六月,波才所部再次于阳翟战败,另一路义军首领彭脱也在西华(今河南西华)被破,汝南和颍川、陈国三郡的黄巾军群龙无首,纷纷归降,前后有数万人之众,三郡重归东汉政府控制。皇甫嵩将功劳归于朱俊,于是朱俊被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汉灵帝下诏让皇甫嵩转战东郡,而让朱俊所部攻打南阳。

这时官军在北线也连连得手。卢植率领官军到达冀州后,屡战屡胜,打得黄巾军毫无还手之力。原来张角在冀州的黄巾军人数虽然众多,却多数缺乏军事训练,将领的素质也普遍不高,所以屡战屡败,前后损失万余人。迫不得已,张角率领张梁退保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而以张宝统偏军北走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两者呈掎角之势,彼此呼应。

卢植知道广宗城内黄巾军众多,若是硬攻必有损伤,于是就筑起长围,开挖沟堑,制造云梯,意欲等黄巾军缺食少粮、士气懈怠之时发起总攻。然而就在他拟发起攻击时,朝廷派来小黄门左丰视察军队,这些宦官都贪于财物,卢植左右的人都劝他给左丰送一些钱财,以免左丰乱嚼舌根。然而卢植表现出了大知识分子的真性情,坚决不听劝告。左丰贪鄙成性,果然向灵帝奏了一本,说道:“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汉灵帝大怒之下,用槛车将卢植征还,减死罪一等,同时调任东中郎将董卓前往广宗城下。

再看南阳黄巾军的情况。张曼成最初起事时,因为没有敌手,所以发展得很是顺利,不仅拥有数万军众,还占领了宛城一百多天。六月新任南阳太守秦颉与张曼成交战,张曼成不幸战死,黄巾军又推赵弘为领袖。在接纳了周边地区的黄巾军后,南阳黄巾军更胜从前,军众达十多万人。这时朱俊和荆州刺史徐璆率领的援军也赶到宛城,加上秦颉的地方兵,共有一万八千人。然而起义军抵抗非常顽强,从六月到八月,政府军还是没能拿下宛城。汉灵帝换将己成习惯,就在他准备撤掉朱俊时,司空张温的一席话让他放弃了这一打算:“昔秦用白起,燕任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俊讨颍川,以有功效,引师南指,方略已设,临军易将,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

朱俊听到消息后,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拿下城池,于是加紧进攻,击杀了黄巾军赵弘。城内黄巾军又推韩忠继续领导义军。朱俊兵力太少,不可能四面均匀用力,于是在城外张围结垒,造作土山。朱俊观察到宛城东北是薄弱之处,于是命令部下在城池的西南角拼命击鼓,自己率领精兵五千人埋伏在城池东北,等黄巾军大众纷纷赶赴西南之时,便对城池发起猛烈攻击,一举拿下了外城。这时韩忠率领败军退往小城,他看到形势不利,请求向朱俊投降。朱俊的司马张超、刺史徐璆、南阳太守秦颉等都同意,唯独朱俊坚决不肯。韩忠一看投降之路已被堵死,于是拼力保全小城。朱俊连续进攻之下,小城岿然不动。这时他登上土山观望城中形势,终于发现了破城的办法。他对司马张超说:“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其害甚矣。不如彻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随即他命令撤掉包围,以示黄巾军可以出城。韩忠果然中计,引兵出城准备突围。朱俊早就等待这一机会,他放手全力一搏,韩忠大败,朱俊乘胜追击数十里,斩首数万级。韩忠在这时又想到了投降,然而南阳太守秦颉因所部在进攻中多有损伤,已不给他投降的机会,直接将其斩首示众。

剩余的黄巾军见到主帅投降后被斩首,一时群情激奋,再次推举孙夏为首领,退到宛城中抵抗。朱俊命大军全力攻城,属下佐军司马孙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人随之入城,大破宛城黄巾军。混乱中孙夏率兵突围,朱俊引兵穷追不舍,双方在西鄂精山再次对阵,孙夏兵败,又有万余人被杀。在南阳活动的黄巾军遂被完全镇压了下去。

八月,皇甫嵩在仓亭(今山东阳谷东北,位于古黄河边)大破东郡黄巾军,生擒卜己,斩首七千余级。因为进攻广宗的东中郎将董卓劳师无功,朝廷遂命皇甫嵩替代董卓进攻广宗。因张角已于城中病死,皇甫嵩于是和张梁交战。张梁所统都是精锐之师,皇甫嵩仓促难以攻克,于是再次施展诈术,他闭营休士,表面上看起来意甚闲适,其实是在用心理战术瓦解城内黄巾军的斗志。正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广宗城内黄巾军在精神紧张了一段时间后逐渐松懈下来。皇甫嵩抓住机会,趁夜勒兵,等到第二天早上鸡鸣时分驰赴敌阵,突然发起总攻。这时正是人的精神最为倦怠的时候,黄巾军阵势大乱,经过了短促的突袭和乱斗,申时黄巾军败局已定,官军斩杀张梁,共得首级三万余,黄巾军另有五万多人不愿投降,纷纷赴河而死。皇甫嵩焚烧辎重三万余辆,将黄巾军遗留的妇女儿童全都抓获。张角虽然已死,但也被开棺戮尸。皇甫嵩命人把张角的首级送往洛阳,以示元凶巨恶已除。

随后,皇甫嵩乘胜北攻,与巨鹿太守郭典合兵一处,攻打张宝据守的下曲阳。不久下曲阳失守,汉军斩杀张宝,并杀黄巾军十余万人。皇甫嵩以这些人的尸首筑起京观,一方面炫耀自己的武功,一方面也是对其他起义军的威慑。黄巾军在坚持了九个月后,遂告全面失败。

点评: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依托宗教、有组织有纲领的大规模起义,它和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隋末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起义一起成为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代名词。张角的信徒中不仅有大量平民,甚至还有皇宫中的中常侍充当内应,因此尽管叛徒唐周的告密打乱了约定的时间部署,但还是对东汉王朝造成了极大冲击。在起义初期,黄巾军在各地首领的指引下,以磅礴无畏的气概横扫关东地区,又以冀州、豫州和荆州位于长江以北的地区作为起义军的核心分布地域,在这些地方黄巾军驱逐当地官吏,打击豪强统治,成功地建立了大片根据地。

然而张角的举措也有不当之处,造成了黄巾军自身的局限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张角对起义军全局缺乏规划,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从目前史料来看,张角在叛徒告密后仅仅是派人通知各地义军首领火速起义,在此之后并没有任何联络其他义军的记载,这就使得黄巾军各自为战,被回过神来的东汉官军分割打击。而且张角在义军初起时没有任何战略层面的规划,缺乏清晰的进军目标。相比较来说,东汉政府的举措就切实而迅速得多:灵帝在得知义军起事后,很快就做出了固守洛阳、由近及远的战略计划。他设置了八关拱卫京师,又派遣皇甫嵩、朱俊、卢植等一批得力将领率领禁军分头克难。他们先拿下对洛阳威胁最大的颍川黄巾,切断了黄巾军南北两部之间的联系;随后在宛城击败南阳黄巾军,平息了荆州的反叛;最后再移师冀州,彻底扑灭黄巾军。

其次,张角对黄巾军组织层级设定不明晰,除了设定军政合一的“方”之外,并没有对下一级组织做出明确规定,当然就更没有各层级领导的缺位递补和合理晋升了。所以一旦黄巾军首领出现变故,就一定会对全军造成重大打击,这一点在南阳黄巾军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首领张曼成牺牲后,起义军靠推举才选出了下一任领导人赵弘。而在赵弘死后,义军也是依靠同样的方法选出了韩忠、孙夏继任义军领袖。众人推选的领袖当然是最具人望的,但却未必是最能带领组织走出困境的,这一点来自更上一层的张角是清楚的,可惜他没有在此前做好预案和安排。黄巾军的几个主要领导者故去,剩下的便是一盘散沙,很容易便被朝廷平定。

最后,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黄巾军利用宗教发动了大规模起义,但在起义过程中,宗教却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起义军一开始攻势很猛,但遭到挫折后很快便难以为继,后程发力不足。

不管怎么说,黄巾起义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起义,它虽然很快就陷入低谷,但却瓦解了东汉政府对地方州郡的控制力,成为后续军阀独立的原始动因,更促进了三国时代的诞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