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诚意到慎独,实现下学上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诚意到慎独,实现下学上达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7]因此,他必然要采取孔子“下学而上达”的路径。[32]所以,“慎独”就在于这个“慎”,以谨凛的工夫来参证天道。从人道上升到天道,这就是“下学而上达”的要求。如上所述,“诚意”与“慎独”是分别对应“心”与“性”的范畴。[34]可见,“慎独”是学问的最终归宿,而心则以此为主,否则就失去了定盘针。因此,刘宗周想以“慎独”之学挽救时弊,使之归于正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诚意到慎独,实现下学上达

刘宗周以传承孔门圣学为自己的治学目的,并多次把自己视为儒学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人物,曾曰:“吾舍仲尼奚适乎?”[27]因此,他必然要采取孔子“下学而上达”的路径。其中,下学是人道,而上达则是天道。人道与天道不分,人道最终上升至天道,这是君子修齐治平的本分。刘宗周曾撰书斋联以明志:“每于独觉还真觉,敢谓凡心即圣心。”又曰:“道证形而下,心求良以前。”[28]可见,求圣心、求良以前之直觉,是他一贯的追求。当然,求直觉要从人道开始,人道重在“诚意”,而天道重在“慎独”。所以,孔子“下学而上达”的路径就是从“诚意”走向“慎独”。

之所以说人道重在“诚意”,因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诚”是天地之大道,而思“诚”者则是人之道,这就要求人道体现出“诚意”。

天道重在“慎独”。刘宗周曰:“无极而太极,独之体也。”[29]又说:“独体即天体。”[30]可见,“独”是太极,即天道。因此,要推行天道,就必须要“慎独”。刘宗周《〈宋儒五子合编〉序》曰:“夫天即吾心,而天之托命即吾心之独体也。率此之谓率性,修此之谓修道。故君子慎独而曰戒慎乎其所不闻,所以事天也。此圣学之宗也。”[31]天道把天命托付于人心之独体,顺着“独”体行事就叫“率性”,按着“独”体修养则称为“修道”。道心惟微,它无声无臭、不睹不闻,一切都体现在显微之处。“独体只是个微字,慎独之功,亦只在于微处下一著字。故曰道心惟微。”[32]所以,“慎独”就在于这个“慎”,以谨凛的工夫来参证天道。(www.xing528.com)

从人道上升到天道,这就是“下学而上达”的要求。如上所述,“诚意”与“慎独”是分别对应“心”与“性”的范畴。在刘宗周看来,“心”为形而下者,而“性”则为形而上者。刘宗周《学言上》曰:“形而上者谓之性,形而下者谓之心。”[33]可见,刘宗周的学问是要从形而下者之“心”,提升到形而上者之“性”。因为,“心”如果不受“性”的统辖,则没有主使,往往为物所化。刘宗周曰:“学不本之慎独,则心无所主,滋为物化。”[34]可见,“慎独”是学问的最终归宿,而心则以此为主,否则就失去了定盘针。事实上,这也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弊端。刘宗周《与以建》曰:“道,形而上者。虽上而不离乎形,形下即形上也。故曰‘下学而上达’。……是故君子即形色以求天性,而致吾戒惧之功焉。……今世俗之弊,正在言复而不言克,言藏密而不言洗心,言中和而不言慎独,……何怪异学之纷纷也!”[35]世俗往往言致知而不言格物,言中和而不言慎独,离相求心,指空为道,异端邪说纷纷而起。因此,刘宗周想以“慎独”之学挽救时弊,使之归于正道。

总之,圣人千言万语,说本体、说工夫,总归就是“慎独”两个字。刘宗周《阳明王子》:“孔门之学,其精者见于《中庸》一书,而‘慎独’二字最为居要。”[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