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池杂稿》佚文考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池杂稿》佚文考证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此观之,虽有张岱、徐沁之辑补,徐渭晚年未曾刊刻的《樱桃馆集》中所散佚之文章当不在少数。四篇佚文辑录于下,并作简要说明。而张岱辑录之《徐文长逸稿》,寿序尤多,故作为一种文体类型专门编录于卷十五中,达三十七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池杂稿》佚文考证

佚文方面,相对于诗歌比例更高,仅八篇就有四篇为《徐渭集》所失收,正应了陶望龄“诗存其九,文存其五”之选编标准,然收入《徐文长三集》中的仅有一篇,其他三篇为张岱补辑,编在《徐文长逸稿》中。以此观之,虽有张岱、徐沁之辑补,徐渭晚年未曾刊刻的《樱桃馆集》中所散佚之文章当不在少数。四篇佚文辑录于下,并作简要说明。

其一 答朱太卿

尊公老先生是一古人,习问久矣,独不知其诗亦古人诗也。昨以襄江持过,偶读之,亦譬如今人读古人诗,不免羡叹耳。何遂问于古人之大家君公耶!赐三本,敬领谢!

本篇为徐渭答谢朱太卿以其父诗文集相赠所作之尺牍。从书信内容看,徐渭与朱太卿及其父并不熟悉,往来亦不多,然仍以出版之书籍三本相赠,说明当时徐渭在文坛之影响甚大,亦可窥当时赠书之风尚。

其二 寿周太母章氏序

山阴后马之周,若会稽章(道墟之章),并越之显族也。而居不在城市,是以其家往往多朴厚长者,两闺阃不时以德称父兄矣,则子弟鲜不肖。女教笃则姬媛多幽肎,姬媛幽肎以教其女,其职也。虽于其子之职多属父师伯仲间,而男子多外事父师伯仲。偶妨以外事,则母与妻不嫌于兼奉以揽,以辅其夫与子。后马周先生之应者,道墟章太君其母也。之应之子某者,章太君其祖母也。之应以明经科荐于崴,宰通城,为良吏。之应之子某以明经科荐于乡,守春闱,称隽异才。而周固大家,其父师伯仲或妨于外事,束必旦,旦而课之夕,夕而量之而子为良吏,孙为隽异才,人皆曰母预有勤焉。夫宫调而商不应,乐能龠如乎?雄唱而雌不随嘤,嘤者有缺响矣。二姓皆世野处,风气之醇厚,钟于性情者深矣。而内外不失其养,无寒杲之间,有夙夜之勤,辟之瑾瑜璞美矣。而稆楠材良矣,而郅者工倕,欲不为良吏不登隽科,不可得也。太母今九十,某月某日其生辰也,挨孙某等乞某文以祝。夫良吏宰通城,百里之民受其福,隽才守春甲者,他日拜馆阁。则凝望其福之及天下不可穷,然皆成于太母。太母之福施于世,若彼蒙福于太母者,宁不以无穷之爱答祝于太母乎?此报施之常也。语曰“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其斯之谓与!

从《徐渭集》观之,徐渭所作寿序颇多,然《徐文长三集》中所录却又极少。类似篇章仅于卷十九末录《寿史母序》《张母八十序》《赠沈母序》三篇。而张岱辑录之《徐文长逸稿》,寿序尤多,故作为一种文体类型专门编录于卷十五中,达三十七篇。《徐文长佚草》亦辑录《寿王翁六十序》《寿叶太封人六十序代》等数篇。寿序为叙议结合之文体,多为应酬之作,本属应用文范畴。细观徐渭四十余篇寿序,在章法谋篇议论等各方面绝少雷同。可见其作寿序态度之认真,及对文字的负责,并非如当代对应用应酬之作往往千篇一律如出一辙。

其三 太侄疏稿序代

今给事中于南科,为山阴龙寰徐君,旧知丹徒。余叨恩赴命过丹徒,与语,日侧忘倦。古所云倾盖如故者非耶!无何,君从丹徒给事于南,而予亦迁于南部,长历刑与吏,复与君朝夕论时事。君出疏以示,则胆益张,气益劲,非复曩昔刍物元元。知丹徒,远其父母矣,君真通才,羡哉!而近疏南北之警者尤切。且悉世宗朝当东夷北虏时,武进唐都御讳顺之者,始从家以兵郎起职方郎,经纪南北。凡疏以简且朴,无一冗语,几汉之赵充国然。汉时疏体,无首之冐,若今时所幺朱语,若尾之结,云如蒙乞敕幺幺者。盖即唐汉三代时,君臣相告戒于一堂,事竟则语亦竟,故简可也,朴亦可也。后世百事冗繁,疏之首语,不得不提纲以备案,尾之语,不得不丁宁恳綮觐其必行。属书生辈为之,多祖其故,生时所守括帖,及缴结语,览之渐厌晕,下大臣拟可否上之,即多可,而下之者,亦善几矣。惟唐之陆贽之疏也,事少而文简,或事冗而文繁,人主未尝厌,而下诸海内,事所未尝不济,盖几于充国若顺之矣。君诗谏若干,疏表若干,往论及昔备幸边之札,近论南北戎夷,尔雅不出生格,而亦不尽废其格,通融今昔,以故圣明多可之,即下大臣拟,大臣亦未尝不可。其彬彬于汉之充国唐之贽大明之顺之欤。君门人王生私刻之,乞予序之。噫,其在他日《续皇明经济录》者采之欤。

本篇系徐渭为其侄徐桓疏稿所作的序言[34]。徐桓为徐渭叔父徐鎡之孙,万历四年(1576)中举,八年(1580)进士,知丹徒六年,于万历十四年(1586)内召,任给事中(给谏大人),职类御史。《徐渭集》中有《答兄子官人》及《改草》两章,皆是就作序之事而书之尺牍,其中《答兄子官人》云:“父弟田水月拜覆兄子给谏大人,信来具见远念,并惠廿字(“廿字”二字据《天池杂稿》本补,指银两),正逼岁除,真雪里炭也。疏稿虽未尽读,然譬之流水,才观丈澜,便知其源与委,不万里不止也。相委云云,恐刻者自擅此技,或嫌于倩人,又老朽向来只做倒包,观田水月三个字可知已。倘许倒包,幸另定一官人,或擅技者名氏,如此则不苦辞也。”[35]本文与《答兄子官人》参照阅读,颇能给人诸多启发。作为又一篇“倒包”之作,徐渭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当时名人作序,托伪成风,于此皆可管窥一二,且此风与时下并无二致。徐渭早年即关注奏疏写作,其《胡公文集序》曰:“往渭冠时,得见今右布政使胡公边事疏于季长沙公所,盖读之累日夜,即仰而叹曰,是古晁错、赵充国之流欤?”[36]本文作为一篇疏稿序文,提出了诸多理念及历朝范本,如奏疏需“以简且朴,无一冗语”“尔雅不出生格,而亦不尽废格”“通融今昔”等,历代范本名家则有汉之赵充国、唐之陆贽、明代则为唐顺之。这些理念和信息,对我们更好地理解疏体文和把握徐渭之应用时文不无裨益。

其四 答沈四书

曩承寄寿诗及《涨阻》,将凡比圣,某与四丈好似王方平与麻姑叙渊,云不见者已五百年矣。寿诗及《以雨涨阻访》诗,某次答书扇头,不知丈亦凄切,不书尾颂。《四声猿》惜《女状元》一出,夫昔欲改,今亦没气力也。《□醉歌》一曲,《借尾犯序》《赵娘与伯喈序》众曲云我和你无限别离情,歌罢作书幸答。谅知□,见访诗托一人奉寄,乃狡者也,竟不行。□□□□生虑兄名,亦每以□□超□铿,亦宫商外摆脱悠然,鼎镬宽万嘉,幸与同进也。

沈四应,指沈明臣(1518—1596),字嘉则,父文桢,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徐渭有《答嘉则二首次韵(一七十见寿,一沮雨废访)》[37],与尺牍中“曩承寄寿诗及《涨阻》”相暗合,则文中提到的“次答书扇头”之诗即为《答嘉则二首次韵》。从徐渭“七十见寿”推算,本文当作于万历十八年(1590),时沈明臣七十三岁。明臣“沈四”之称,或与其晚年易事词赋有关,据汪道昆《沈文桢传》载:“明臣数奇,卒业博士,易事词赋。时诸沈毕事词赋显者四人,……而明臣老布衣,名籍籍出三人上。知明臣者皆谓文桢有子云。”[38]《沈文桢传》中未见其子息之记载,“知明臣者皆谓文桢有子云”则暗示文桢子息不旺,又徐渭早年与沈明臣诗文酬唱中未见有以“沈四”相称者,故沈明臣晚年“沈四”之称,当与“诸沈毕事词赋显者四人”有关,他应在四人中排行最小。沈明臣之经历与徐渭颇为相似,早年为诸生,累赴乡试不中,嘉靖间与徐渭同为浙江总督胡宗宪幕府记室,其事迹亦附列于《明史》卷288《徐渭传》中,故两人关系极为密切。沈明臣以诗才得宠于胡宗宪,“宠礼与渭埒”[39]。胡宗宪系死狱中,幕客星散,独明臣走哭墓下。徐渭《嘉则衷绯而西二绝(沈往吊少保公,故有后绝)》诗二首,即是沈明臣往吊胡宗宪时徐渭的送行之作。沈明臣有《徐记室新居记事》《从大司马胡公过睦州道中即事呈徐文长记室》《狱中访徐文长》[40]等诗,均是两人友情之见证。惜文中提到的寿诗及《以雨涨阻访诗》在沈明臣《丰对楼诗选》中均未见著录,颇有遗珠之恨。但徐渭之《答嘉则二首次韵》(其一)诗表达的情感与上引尺牍亦颇合符契,参照阅读,庶可补文末缺字之憾:“十年才一问平安,只尺浑如对面看。旧日诗评虽有价,近来公论孰登坛。百年忽已崦嵫暮,一齿时崩苜蓿盘。腊雪秋潮同马日,何人不道是金兰。”有着共同经历的两位同僚十年未见,抚今追昔,有“无限别离情”,生出几多感慨。而另一首诗中“桃花大水滨,茅屋老畸人”[41],则更是徐渭一生之写照,其《畸谱》之称,当由此诗而来。尺牍中还提到了曾欲修改《四声猿》中《女状元》之事。据此推之,则徐渭之杂剧《女状元》当为其晚年作品。

(本文原载于《文献》2017年第4期)

【注释】

[1]宁波天一阁藏息耕堂抄本《徐文长佚草》与中华书局1983年版《徐渭集》所录之《徐文长佚草》(抱经堂刊本)内容出入较大,前五卷为抱刊本所不载,剔除与《徐渭集补编》重出部分,尚有佚诗一百七十九首,佚文五十三篇。笔者对此另有专文《息抄本〈徐文长佚草〉之辑佚与证伪》论述,此不赘述。

[2]天津图书馆前身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建的直隶图书馆,开馆初期累计藏书近20万卷(册),其中有直隶督署下发的图书1万余卷,为直隶检本之来源,故存世善本古籍较多。天津图书馆研究馆员刘尚恒《天津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叙录(七)》亦有介绍,见《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年第2期。

[3]《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34页。

[4]《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29页。

[5]徐朔方:《徐渭年谱》,《徐朔方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6]钱伯诚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16页。

[7]《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46页。

[8]同上,第779页。

[9]陶望龄:《歇庵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6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07—408页。

[10]徐渭:《路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4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32页。

[11]《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9页。

[12]陈洪绶等:《酒牌》,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9—139页。

[13]《徐文长佚草》,集部第13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页。

[14]王霖:《弇山诗钞》,《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4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页;内容与《天池杂稿》及张岱所录《徐文长逸稿》中《酒牌引》小引相同,见《徐渭集》第1096页。(www.xing528.com)

[15]王霖:《弇山诗钞》,《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4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201页。

[16]平步青:《霞外攟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31页。

[17]《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页。

[18]《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9页。

[19]盛鸿郎:《徐文长先生年谱》,《徐渭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2页。

[20]《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4、766、822页。

[21]同上,第1032—1035页。

[22]《明史》卷210《赵锦传》。

[23]《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司马贞《索隐述赞》。

[24]《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00页,第599页。

[25]《万历绍兴府志》卷十七刊载的萧良干《三江闸见行事宜》非徐渭作,张元忭的《修闸记》系在徐渭《闸记》基础上修改增删而成。修三江闸时间在《万历绍兴府志》中有明确记载:“万历十二年知府萧良干增石修之,改其近岸旁四洞为常平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319—1326页。

[26]张汝霖:《刻徐文长佚书序》,《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48—1349页。

[27]《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9页。

[28]同上,第146、560页。

[29]同上,第199、161页。

[30]释清珙:《石屋禅师山居诗》,《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06页。

[31]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9页。

[32]《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17页。

[33]同上,第258页。

[34]据徐渭:《二兄配冯太儒人生日序》“丙子举于乡,庚辰举于会,第于甲”,及《康熙会稽县志》卷二十《选举志》丙子科乡举有徐桓,故可确定徐渭侄子为徐桓。

[35]《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5页。

[36]同上,第518—519页。

[37]《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2页。《徐文长逸稿》中辑录的《答沈嘉则次韵》与《答嘉则二首次韵(一七十见寿,一沮雨废访)》中第二首内容相同,为《徐渭集》重出诗,第724页。

[38]《明文霱》,《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094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39]《明史》卷二八八《徐渭传》。

[40]沈明臣:《丰对楼诗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4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86、517、492页。

[41]《答嘉则二首次韵》,《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