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微辞隐义的破译:古代属辞比事的发现

《春秋》微辞隐义的破译:古代属辞比事的发现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程颐《春秋传·序》称:《春秋》大义易见,惟其微辞隐义、时措从宜者为难知。欲禁乱、止乱、平乱,其惟运用“属辞比事之《春秋》教”乎!属辞比事何以为解读《春秋》之不二法门?仲尼《春秋》,固然因事而属辞;儒生读《春秋》、治《春秋》,则往往即辞以观义。叙次“所由来久矣”之本末始终,有赖属辞比事《春秋》教之发用。历史之发展,有始、微、积、渐之脉络,故《春秋》体现前后始末之叙事以因应之。

《春秋》微辞隐义的破译:古代属辞比事的发现

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其中之褒贬抑扬,多出于孔子之独断别识,《孟子》所谓“窃取之”(私为之)者,故游、夏之徒不能赞一词。[9]王安石以为:《春秋》比他经为难,《三传》又不足信,故《春秋》不列于学官,且戏称为“断烂朝报”。程颐《春秋传·序》称:《春秋》大义易见,惟其微辞隐义、时措从宜者为难知。以朱熹之博学多能,平生却不敢说《春秋》。《朱子语类》载朱子言,称《春秋》难看、难知、难说、不可晓、自难理会云云,且谦称:“《春秋》熹所未学,不敢强为之说。”[10]《春秋》之难知、难领会,主要在于其叙事“都不说破”,“盖有言外之意”。[11]四库全书总目》胪举宋学有四弊:一曰杂,各自论说,不相统摄;二曰悍,摆落汉唐,独研义理;三曰党,驱除异己,务定一尊;四曰肆,主持太过,各抒心得。[12]王安石目《春秋》为“断烂朝报”,厚诬古书古人最甚。而《四库》馆臣但揭示宋学有杂、悍、党、肆四大缺失,却未开立救病良方,能破而不能立,亦难餍人意。

准的无依,徒乱人耳目,将令研治经学者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笔者之学位论文,先后受教于周虎林教授,习得史学方法;师从黄永武教授,学得诗歌鉴赏方法。深知方法学之掌握,为学术探索之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利之工具、适合之方法,有助于寻得登堂之阶梯,进而掌握入室之门径。有鉴于此,为研治《春秋》学,乃出入于汉唐经学之中,优游于宋、元、明、清《春秋》宋学之际,斟酌权衡者再,揣摩推敲者三,于是发现“属辞比事”之书法,可以作为研究《春秋》之津梁与锁匙。由于真积力久,日起有功,乃不揣冒昧,思将一得之愚,就教于学界。

礼记·经解》称引孔子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春秋》之失,乱。……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13]称《春秋》为“断烂朝报”,固乱;研治经学而有杂、悍、党、肆之偏,亦乱。若凭私臆决,穿凿附会,尤乱之大者。欲禁乱、止乱、平乱,其惟运用“属辞比事之《春秋》教”乎!然则,何谓属辞比事?简言之,即连属辞文,排比史事之方法。属辞比事何以为解读《春秋》之不二法门?《春秋》为编年体,相关事迹不连贯,一也。历史之发展,以始、微、积、渐为脉络,二也。《春秋》多褒讳刺讥挹损之文辞,多借或笔或削以见义,非运用系统思维,通全书而观察之,不足以破译解密,三也。换言之,《春秋》微辞隐义之解读诠释,必须连属上下前后之文辞,类比、对比、比兴相近相反之史事,合数十年积渐之时势,而通观考索之,即可求得《春秋》都不说破之言外之意,此之谓属辞比事。[14]

若扬弃《三传》,独抱遗经,孔子作《春秋》所“窃取”之义,可以考索推求之乎?曰:亦无不可!仲尼笔削鲁史记,而作成《春秋》。《孟子·离娄下》揭示:“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强调其事、其文、其义三者,为《春秋》编纂学之三大要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称,孔子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15]亦提示义法之建构,以辞文之约饰、史事之去取为二大顶梁柱,而指义即隐寓于其事、其文之中。唐啖助、赵匡见孔子制作《春秋》,简易其文,昭著其义,乃提出“若能以直质见之,则可不俟传注而自通矣”之见解。于是梳理类例,提出“上下相应,而见其理”之法,是以终始本末诠解《春秋》。[16]其次,则揭示《春秋》缀叙之意十:悉书、省辞、变文、即辞、示讳,略常、记是、详内、阙略、损益。前五体,主约文属辞;后五体,尚编比史事,[17]开示《春秋》宋学无数法门。

宋胡安国《春秋传》,以《春秋》曾经仲尼笔削,乃史外传心之要典。所谓传心,即推求孔子“窃取”之义。通观历代《春秋》学论著,然后知“唯义之求”,乃《春秋》学家治经之志业。然孔子曾云:“我欲载诸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胡安国《春秋传序》亦云:“空言独能载其理,行事然后见其用”,故孔子制作《春秋》,乃借其事、凭其文,以寄寓微辞隐义。仲尼《春秋》,固然因事而属辞;儒生读《春秋》、治《春秋》,则往往即辞以观义。由此可以考知,推求指义之方法有二:一、排比史事,足以求义。二、约文属辞,亦可以求义,此显而易见者。由于有门可入,有法可寻,故自孟子、董仲舒司马迁、杜预、孔颖达以下,解读诠释《春秋》,多运以属辞比事之法,往往事半功倍,成效彰明较著。(www.xing528.com)

刘师培《左盦集》称:“爰始要终,本末悉昭,则记事以详为尚”,指此乃古春秋记事之成法。[18]孔子《春秋》,既笔削鲁史记(即《鲁春秋》,又称《不修春秋》)以成书,于是叙事传人之际,古春秋记事之成法于《春秋》中自有具体而微之体现。《左氏传》以历史叙事解释孔子《春秋》经,为突破编年体事迹不相连贯之缺失,于是左氏以始、微、积、渐为线索,叙述一事之始终、一人之本末,然后丝牵绳贯,脉络潜通,以得其事之是非成败、其人功过毁誉之史义。晋杜预《春秋序》析分《左传》释经之法:“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辨理,或错经以合义,随义而发。”《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所云:“《春秋》一书,《经》则比事属辞,义多互发。”不止《春秋》如此叙事,《左氏传》亦化用比事属辞,原始要终,张本继末而叙事之。南宋吕祖谦《左氏传说》卷首,有《看左氏规模》一文称:“看《左传》,须看一代之所以升降,一国之所以盛衰,一君之所以治乱,一人之所以变迁。……然后看一书之所以得失。”[19]代之升降、国之盛衰、君之治乱、人之变迁,乃至于一书之得失,皆有始、微、积、渐之脉络,事态发展自非一朝一夕之故。叙次“所由来久矣”之本末始终,有赖属辞比事《春秋》教之发用。

历史之发展,有始、微、积、渐之脉络,故《春秋》体现前后始末之叙事以因应之。元程端学《春秋本义·通论》称:“大凡《春秋》,一事为一事者常少,一事而前后相联者常多。其事自微而至著,自轻而至重;始之不慎,至卒之不可救者往往皆是。”解读《春秋》,必合数十年之通而后能见首尾,故程氏有大属辞比事、小属辞比事之说。[20]清顾栋高《读春秋偶笔》有见于此,亦称“《春秋》有只一书以见义者,不必属辞比事而可知也”;然而《春秋》书法多“屡书、再书、不一书以见义者,此须合数十年之通,观其积渐之时势”,始能洞晓圣人之意于字句之外。因此,顾栋高称引韩愈《赠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解说之曰:“‘究终始’三字最妙,此即比事属辞之法。”[21]由此可见,就人与事之始、微、积、渐,排比其史事,连属其辞文,张本继末,探究终始,通全《经》而观察之,自是考求指义之另一要法。

其事、其文、其义,为历史编纂学之三要素,《春秋》之笔削鲁史,《左氏传》之历史叙事,《史记》《汉书》《三国志》之史传文学叙事,乃至于《唐传奇》之叙事模式与架构杜甫之叙事歌行所行属辞比事之法,欧阳修《新五代史》叙事之显隐偏全、总提分疏,大抵百家腾躣,要皆不越此藩篱。事、文、义三者之中,义尤居关键。义,犹将帅、如指针、似领航,故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篇称:“《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竹林》篇亦云:“《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盖《春秋》之叙事,以义为指归,其事、其文皆以义为马首是瞻,亦由此可见。桐城方苞古文义法,提出“义以为经,而法纬之”之口诀。盖义在先,法居后,法以义起,法随义变;犹作文,未下笔先有意,意在笔先;犹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孔子作《春秋》,或笔或削之际,已落实“义以为经,而法纬之”之理念:虽未落笔,早已拿捏或抑或扬之别识于胸中,斟酌或褒或贬之裁断于方寸之内,然后史料之或取或舍乃有准的,辞文之或因或革方有依据,叙事步调方不错乱。若更进一步,如何编比史事?如何连属辞文?微茫杪忽之际,所以独断于一心,而见别识心裁者,皆丝牵绳贯于义,脉络潜通于义。总之,比事与属辞,讲究“如何书”之法,在在回龙顾主,万水朝宗,必然归本于“何以书”之义。

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上》称:“《春秋》之义,昭乎笔削。笔削之义,不仅事具始末,文成规矩已也。”“事具始末”,指比事以显义;“文成规矩”,即属辞以观义。若仅持属辞与比事之《春秋》书法,以推求孔子于《春秋》窃取之义,章学诚以为似有未足,故曰“不仅……已也”。因此,如何考索《春秋》之微辞隐义?层面当然有必要增广推拓。故章学诚续言之:“以夫子‘义则窃取’之旨观之,必有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而后微茫杪忽之际,有以独断于一心。”[22]《春秋》或笔或削之义,实为孔子独断于一心之别识心裁。表现于外,初为其事之排比,其文之连属;继则因应历史叙事、文学叙事之现实,遂转化为详略、异同、重轻、忽谨诸叙事书法。详略、异同、重轻、忽谨诸书法,皆相反相对,相衬相映。若持宏观视野,运用系统思维,于或笔或削之书法进行比对较量,当可见进退抑扬之间,可以互发其蕴、互显其义。作者作品之笔削大义,独断于一心之著述旨趣,可以呼之欲出,甚至昭然若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