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之方法,汉唐以来,多重章句名物,采训诂考据,若《十三经注疏》之伦。中唐啖助、赵匡辈,摆落传统注疏,尝试以己意解经,韩愈《赠卢仝》诗所谓“《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以为《三传》不足信,即使弃传从经,亦可以“无传而著”。啖、赵之说,影响宋人之疑经疑传,间接促成经典之创造性诠释。
陈寅恪曾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亦指出: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是空前绝后的。[1]赵宋开国,由于宋型文化之濡染陶铸,儒学之研究亦体现创新开拓之气象。[2]治经不复以训诂考据为已足,亟思借力使力,乘筏登岸,另辟一立地乾坤,别开一崭新天地。若北宋邢昺之著《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南宋朱熹之《四书集注》《诗集传》者然。[3]研治经学之风尚,由注重训诂考据,转变为偏向义理、性理之精微阐发。日本京都学派内藤湖南、宫崎市定所倡唐宋变革论、宋代近世说,推衍出所谓宋清千年一脉论,与之相较,可谓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4]
时至清代乾隆、嘉庆间,汉唐注疏之学复盛,专重章句名物、训诂考据。于是汉学、宋学渐行渐远,竟成楚河汉界,不能相通,纷纷扰扰,势同水火。[5]《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以为:两千年来之儒者,治学凡六变:“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其实,就汉学、宋学之成就而言,各有其优劣得失:“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6]居今之世,已时移势异,实不必再蹈汉宋意气纷争之陋习。《四库》馆臣主张会通汉宋,考据与义理兼融并济,此固大道之公论。(www.xing528.com)
宋人生于汉唐之后,通儒达人治经,固然以义理阐发、性理诠释为主体,其中亦不乏凭借汉唐注疏之学为根柢,利而用之者。雕版图书在宋代,作为商品经济,最可反映供需相求之信息:传世宋刻经书注疏版本一百零八种,《左传》共二十七种,数量居冠。其次为《礼记》十八种,《周礼》十四种,《尚书》十种,《周易》《毛诗》各八种,其余经书二至四种不等。印本图书作为知识传播之媒介,基本反映南宋时期经书传播之现况:经书以《左传》最受青睐,其所刊刻者,实以注疏本为主流,而义理阐发者不与焉。此一信息,与《宋史》中的《儒林志》《艺文志》所载并无不同。[7]衡以传播、阅读、接受、反应之学理,宋代治经风尚,看似以义理阐发为主轴,实则兼容并治章句训诂之学,利用而厚生之。换言之,研经学风之旗向,仍徘徊于两端,依违于考据与义理之间。此一依违现象显示:在汉学典范成功转移为宋学典范之前,宋人始终尽心于新平衡之寻觅,致力于新模式之建构。因此,有此游移之双重模态。[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