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甫诗史与《春秋》书法:中华文化论丛成果!

杜甫诗史与《春秋》书法:中华文化论丛成果!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考察“诗史”之“史”字,如之何与《春秋》书法有所联结?《春秋》主解,稿隶躬亲。杜甫“诗史”,固然与《左传》之史家叙事笔法有关;夷考其实,尤其与“推见至隐”诸《春秋》书法关系密切。杜甫所作叙事歌行,诗法往往暗合《春秋》书法,观宋、明学者品评杜甫《哀江头》,可以知其然。杜甫诗史之解读,无论叙事、史学,或《春秋》书法,多与“属辞比事”之《春秋》教息息相关。

杜甫诗史与《春秋》书法:中华文化论丛成果!

杜甫所作诗歌,何以称为“诗史”?就“诗”而言,杜甫曾言:“诗是吾家事”[9],盖薪传自祖父杜审言,作诗乃杜氏之家学渊源,此毋庸置疑。若考察“诗史”之“史”字,如之何与《春秋书法有所联结?则检阅杜甫三十岁时所作《祭远祖当阳君文》,自可明白。其文曰:

维开元二十九年,岁次辛巳月日,十三叶孙甫,谨以寒食之奠,敢昭告于先祖晋驸马都尉镇南大将军当阳成侯之灵。……恭闻渊深,罕得窥测。……《春秋》主解,稿隶躬亲。呜呼笔迹,流宕何人?静思骨肉,悲愤心胸。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10]

当阳君、驸马都尉、镇南大将军,即是杜预。以文武全才,无所不有,当时号为杜武库,为杜甫十三世之先祖远祖。杜预自称有《左传》癖,著作《春秋经传集解》,以章句训诂批注《春秋》与《左传》,后世称扬杜预为《左传》之功臣。又著有《春秋释例》,发明《春秋》义例独多。[11]杜甫身为杜预第十三世孙,于《祭文》中先推崇“《春秋》主解,稿隶躬亲”,复感叹笔迹流宕,悲愤心胸;文末宣言“不敢忘本,不敢违仁”。由此观之,除了“诗是吾家事”之外,《春秋》书法、史家笔法之绍述与发扬,当是杜甫克绍箕裘,报本还始,落实体现,当仁不让之自我期许。清刘凤诰《杜工部诗话》卷一,论证杜甫《祭文》之“《春秋》主解,稿隶躬亲”,举例申明杜诗遣词隶事,多采用《春秋左氏传》,如《怀李白》《兵车行》《前出塞》《投赠哥舒开府》诸什,多运化《左传》事语。杜甫作诗,宗法《春秋左氏传》,肯堂肯构如此,“洵为克承家学者矣!”[12]此所谓家学,即指《春秋》学、《左传》学而言。

杜甫“诗史”,固然与《左传》之史家叙事笔法有关;夷考其实,尤其与“推见至隐”诸《春秋》书法关系密切。何以言然?左丘明历史叙事解释孔子《春秋》经,除了杜预《春秋序》所谓先经、后经、依经、错经之外,成公十四年“君子曰”揭示《春秋》五例,前四例涉及曲笔与直书之文章修辞;昭公三十一年“君子曰”提倡“《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善人劝焉,淫人惧焉”;以及杜预于《春秋经传集解》发明《左传》之凡例义例,多有助于解读《春秋》经。杜甫所作叙事歌行,诗法往往暗合《春秋》书法,观宋、明学者品评杜甫《哀江头》,可以知其然。

《哀江头》,即《长恨歌》也。《长恨》费数百言而后成歌,杜公言太真之被宠,则“昭阳殿里第一人”足矣。言富贵,则“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足矣。言马嵬之死,则“血污游魂归不得”足矣。[13](www.xing528.com)

善述事者,但举一事,而众端可以包括,使人自得于言外。若纤悉备记,文愈繁而味愈短矣。[14]

举一概余,以偏概全之叙事法,正是《春秋》书法之衍化。《谷梁传》解《春秋》经,有举重、举轻之说,钱锺书《管锥编》阐发之。《春秋》僖公二十三年:“陨霜,不杀草”,以为“草轻而菽重,举不杀草”,则霜不杀菽可知。定公元年:“陨霜杀菽”,以为举“杀菽”,则霜亦杀草可知。[15]《春秋》书法,或举重以明轻,或举轻以明重,无论《谷梁传》《公羊传》,其例多,不赘。[16]除外,《春秋》书法又有举大以该细,即细以见大者。[17]如杜诗《冬狩行》,“言杀获之多,举大以该小。言追逐之广,举小以该大”[18],是其例也。《春秋》举重、举轻之书法,衍变为历史叙事,则成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所倡之“尚简”“用晦”书。所谓“能略小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19],叙事文字而“尚简”“用晦”,则近乎诗似歌语言矣。《春秋》书法,又有常事不书,非常、违礼乃书者,故隐公四年《春秋》书“卫人立晋”,《公羊传》以为“立者,不宜立也”;以之观察杜诗《洗兵马》《留花门》诸诗,乐府新题之正言若反,反言显正,诡辞谬称,文与而实不与,亦饶《春秋》书法之风味。

司马迁私淑孔子,典范《春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谓:孔子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20];《孟子·离娄下》称孔子作《春秋》,包含其事、其文、其义三元素;《礼记·经解》云:“属辞比事,《春秋》教也。”[21]就比较而言,约其辞文,即是其文、属辞之功夫;去其烦重,乃其事、比事之安排。统其事、约其文而一之,自是“法”之表现。掌握其事、其文之史法或书法,而言外之义,事外之旨,作者著述之苦心孤诣,别识心裁,可以借形传神,即器求道。清章学诚《上朱大司马论文》云:“古文必推叙事,叙事实出史学,其源本于《春秋》比事属辞”;《信摭》亦称:“史家叙述之文,本于《春秋》比事属辞之教”[22]。可见,叙事艺术、史家笔法、《春秋》书法,多从“比事属辞”之《春秋》教,夺胎衍化而来。杜甫诗史之解读,无论叙事、史学,或《春秋》书法,多与“属辞比事”之《春秋》教息息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