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稽地富庶,内史府丰厚补贴

会稽地富庶,内史府丰厚补贴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郡守向为二千石官,会稽内史更可享受“秩中二千石”之待遇,高于一般郡守,这在《晋书》中诸葛恢、王舒出任会稽内史时均有明确记载。会稽内史作为方镇都督,获得百十户丁壮自在情理之中。正因为如此,作为东晋第一望郡的会稽,一直成为士族竞相争夺的焦点,也因此使会稽内史的地位愈加突出。东晋中后期会稽内史之身份地位超越吴国内史,甚至超过丹阳尹,只怕与此有直接关联。

会稽地富庶,内史府丰厚补贴

东晋一朝,士族专权,属于典型的门阀政治,权力分配体现为主弱臣强、国弊家丰。因为这一格局,往往出现藩镇都督遥制朝廷的现象,如桓温、庾亮、桓玄等皆然。此外,在俸禄待遇方面也是外官高于京官,即使求一县令也远较在朝为官富裕,如太原王述求为宛陵令、新蔡干宝求补山阴令皆因家贫,便可知悉。

据《晋书·职官志》记载,尚书令职为三品,但其秩禄为“千石”,标准是“食俸月五十斛。赐春绢三十匹,秋七十匹,绵七十斤。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而郡守向为二千石官,会稽内史更可享受“秩中二千石”之待遇,高于一般郡守,这在《晋书》中诸葛恢、王舒出任会稽内史时均有明确记载。中二千石的标准是:“食奉日三斛。给春赐绢五十匹,秋绢百匹,绵一百斤。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46]其食俸是中书令、仆射的近两倍。此外,东晋财政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很多时候连官员的俸禄都要拖欠折减。“是时天下凋敝,国用不足。”[47]“众官廪俸,权可减半。凡诸役费,自非军国事要,皆宜停省,以周时务。”[48]“于时军旅荐兴,国用虚竭,自司徒已下,日廪七升。”[49]类似记载,在《晋书》中比比皆是。因此,京官的俸禄不仅微薄,即使规定标准亦无法保障。反观出任藩镇的州郡长官,其获得俸禄的保障性较好,部分来源于“以禄代耕”,可自行控制。“都督可课佃二十顷,州十顷,郡五顷,县三顷。……然后重居职之俸,使禄足以代耕。”[50]

除朝廷年俸高于同级别京官外,州、郡长官尚有许多灰色收入,远较俸禄为多,尤其是吴会等富裕地区。其中主要一项就是“迎送费”,庾琛为会稽太守时,主簿虞预曾上陈时弊:

自顷长吏轻多去来,送故迎新,交错道路。受迎者惟恐船马之不多,见送者惟恨吏卒之常少。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仿效,流而不反,虽有常防,莫肯遵修。加以王途未夷,所在停滞,送者经年,永失播植。一夫不耕,十夫无食,况转百数,所妨不訾。愚谓宜勒属县,若令、尉先去官者,人船吏侍皆具条列,到当依法减省,使公私允当。又今统务多端,动加重制,每有特急,辄立督邮。计今直兼三十余人,人船吏侍皆当出官,益不堪命,宜复减损,严为之防。

——《晋书》卷八十二《虞预传》

由上引材料可知,“送故迎新”已是常态,而且“受迎者惟恐船马之不多,见送者惟恨吏卒之常少”。若是“省烦从简”那便是“薄俗”。不仅州郡长官,即使“令、尉”去官者,“人船吏侍皆具条列”;而且所送者似以田亩为主,“送者经年,永失播植”。田亩之外,似还有房舍可占,“先之室宇,皆为私家,后来新官,复应修立”[51]。难怪很多士人出任藩镇令守,旨在求田问舍,聚敛财货,任职后便长期定居,尤其是富庶的吴会地区。如“好聚敛,积钱数千万”的郗愔“乐补远郡”[52];“性贪财好色”的周札“惟以业产为务”[53]等。

如果说“迎新”送的是田产房舍,那么“送故”送的便是财资丁壮了。试看两例:

(孔愉)出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在郡三年,乃营山阴湖南侯山下数亩地为宅,草屋数间,便弃官居之。送资数百万,悉无所取。(www.xing528.com)

——《晋书》卷六十七《郗愔传》

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邓)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

——《晋书》卷九十《邓攸传》

上引两例说明,郡守去官,送迎钱系惯例,而且也有标准,送资均为“数百万”。郗愔“积钱数千万”,就被史家讽刺为“好聚敛”[54]。由此可知,这“数百万”绝非一个小数目。孔愉、邓攸悉无所取,而被史家赞颂,也正好说明一般官员循例获得“送故”财资之事实。

方镇都督去官还有以丁壮器杖为送故者,这可从范宁谏书中窥斑见豹:“又方镇去官,皆割精兵器杖以为送故,米布之属不可称计。监司相容,初无弹纠。其中或有清白,亦复不见甄异。送兵多者至有千余家,少者数十户。既力入私门,复资官廪布。”[55]在农耕时代,劳动力就是生产力,送一次就“千余家、数十户”,这与京官宰辅“给田驺六人”相距实在太大。会稽内史作为方镇都督,获得百十户丁壮自在情理之中。

虽然当政者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送故实为东晋政府与官僚地主之间分割财源的一种形式,是与当时主弱臣强的权力分配格局相适应的一种财力分配形式,因而长期难于得到纠正”[56]。正因为如此,作为东晋第一望郡的会稽,一直成为士族竞相争夺的焦点,也因此使会稽内史的地位愈加突出。东晋中后期会稽内史之身份地位超越吴国内史,甚至超过丹阳尹,只怕与此有直接关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