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稽王长期摄政统一承大,会稽内史资望日隆

会稽王长期摄政统一承大,会稽内史资望日隆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稽王的发达必然同时促进会稽内史政治地位的提升。永和十年,以前会稽内史王述为扬州刺史。兴宁三年,以会稽内史王彪之为尚书仆射。由上可知,自咸康以来至东晋末约六十年中,会稽王或摄政总揽朝纲,或承绪临朝称制;也因为这层关系,会稽郡之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会稽内史也愈见显贵,备受重用,以致皇族中司马道子和司马休之也先后担任过会稽内史。

会稽王长期摄政统一承大,会稽内史资望日隆

会稽内史乃“王国之相”[39],与会稽王上下隶属,互为唇齿,关系密切。会稽王的发达必然同时促进会稽内史政治地位的提升。东晋会稽王是除琅邪王外最尊贵的封号,其中简文帝司马昱和孝武帝司马曜都曾担任会稽王,两人在位时间长达二十五年,占了东晋一朝的四分之一。咸康八年(342)以来,自会稽王司马昱受顾命入朝辅政,先后以录尚书六条事、司徒丞相之尊,历经三朝,“专总万机”,位极人臣,成为司马皇族中实际掌权人,最后更是废帝自立,入统皇极。史家多以为废立之事是桓温专横所致,其实从《晋书·海西公纪》可知,此事全由司马昱主导策划,桓温只是出面主持而已,“太和四年(367)十一月辛丑,桓温自山阳及会稽王昱会于涂中,将谋举事”[40]。“咸安二年(372)正月,降封帝为海西县公。四月,徙居吴县,敕吴国内史刁彝防卫,又遣御史顾允监察之。”[41]从密谋、降封、徙居、防卫、监察等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司马昱主导的。这也从侧面说明司马昱位高权重,已完全凌驾于皇权之上。在他当政的二十余年间,会稽内史频繁调动,且都为显职,这与他以会稽王身份辅政不无关系,兹录于下。

永和十年(354),以前会稽内史王述为扬州刺史。

兴宁三年(365),以会稽内史王彪之为尚书仆射。

太和二年(367),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都督徐兖青幽四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徐州刺史。

上引三条分别录自《晋书》卷八《穆帝纪》和《哀帝纪》,会稽内史调任情况在帝纪中出现的并不多见,而这段时间却特别集中,亦足以说明问题。(www.xing528.com)

三人中,王彪之系作为司马昱心腹股肱调任,实是为了压制桓温专权,他是当时与桓温周旋的核心人物。王述虽出身太原王氏,但才资平平,终其一生也无突出事迹。司马昱也知道他的弱点:“简文帝每言王述才既不长,直以真率便敌人耳。”[42]王述的率真在史书中多有记载,试举一例:“初,述家贫。求试宛陵令。颇受赠遗。而修家具,为州司所检,有一千三百条。王导使谓之曰:‘名父之子不患无禄,屈临小县,甚不宜耳。’述答曰:‘足自当止。’”[43]贪财好货之心毫不掩饰,难怪王羲之看不起他,还因王述做了扬州刺史,“耻为之下”而“称病去郡”[44];但即便如此,仍能“得蒙显授”,原因与司马昱为会稽王而王述曾为会稽内史不无关系。

还有一个现象也特别值得注意,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衔者除孔愉外,王恬、王彪之、王蕴、王荟、谢玄等五人的任职时间(358—389),均集中在会稽王(昱、曜)主政和称制期间,这说明在此期间的会稽内史备受朝廷信赖。

此外,太元十七年(393),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马道子徙封会稽王,此后一直把持朝政,专权多年,直至晋末去世。由上可知,自咸康以来至东晋末约六十年中,会稽王或摄政总揽朝纲,或承绪临朝称制;也因为这层关系,会稽郡之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会稽内史也愈见显贵,备受重用,以致皇族中司马道子和司马休之也先后担任过会稽内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