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堑河濒”的防御模式,承继了环壕、临水、及城墙与水相辅相成的不同时期,但是随着这种情形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社会观念的变化,另一种形式得以出现,即传统“城堑河濒”的城防设施只用于宫城部分,而对于宫城以外的郭区,则失去了传统的城防设施。这种情形符合许宏对中国古代城市总结出的“大都无城”的观点[23]。
秦都雍城、秦咸阳城与汉长安城三者可谓一脉相承,均是采用了这种“非城郭制”的城市布局[24]。
秦咸阳城仅在宫殿区发现有城墙的遗存,而在宫殿区外围并未发现有大城城垣的遗迹,说明秦咸阳城可能“不曾形成真正的外郭城,充其量只有向西南扩展的附郭”[25]。根据《三辅黄图》的记载,秦咸阳城“北至九崤、甘泉,南至鄠、杜,东至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聊属”。记载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可能也是秦咸阳城并无外郭城的一个佐证。根据文献,咸阳城南、北以山为屏障,东、西以水设防,这也是对前人城防传统的继承。综上,秦咸阳城应该是宫殿区和外围“离宫别馆”的共同体,其外围并无城墙,仅以山川为城墙的象征,这也体现了秦人统一六国后囊括四海、放眼宇内的胸襟。(www.xing528.com)
汉长安城的性质问题至今都未有定论,学界讨论的焦点在于该城究竟是“宫城”或“内城”,还是“郭城”。杨宽认为汉长安城是具有“内城”性质的“宫城”,因为该城中宫室、宗庙、官署以及达官贵人的府邸占较大比重,平民居住的“里”所占面积不大;除此之外,汉长安城的东部和北部存在较大的外郭城,且外郭城是以山川和沟渠进行防御的[26]。刘庆柱则认为该城具有“郭城”或者说是“大城”的性质。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城内“里”所占面积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里”。有“里”的话,汉长安城则不可能为宫城[27]。其实,汉承秦制,汉长安城在城的布局与规划上,与秦都雍城以及秦咸阳城十分相似,均是“非城郭制”的结构[28]。除了秦咸阳城城墙环围的部分主要为宫殿区之外,秦都雍城周围的河流与汉长安城城墙围起的部分,均存在宫殿区与平民居住区共存的现象。但是,这围起来的部分,并不是广义的“城”的全部。经过发掘,这三座城外均发现有平民居住区、墓葬、离宫别馆等遗存。学界也都承认这三座城外围存在对城市有辅助作用的区域[29]。可以说,“广义”的汉长安城是其城墙以内的部分以及其外围与城市相关联的部分的共同体。与秦都雍城、秦咸阳城相似,这一“广义”的城或是这一“共同体”的外围无城,即并未修建城墙。
与上述三座城址相似,东汉洛阳城郭城的外围也不存在城垣遗存,而是以河流和沟渠设防的。正如许宏在《大都无城》一书中所说,东汉洛阳城是最后的“无郭之都”。自此以后,中国古代的城市进入“无邑不城”的阶段[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