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直道与长城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秦直道与长城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道与长城的重合地段正是直道与长城关系的结合点。从这个意义上讲,秦直道是一条抵御匈奴入侵的军事要道,起着与秦长城同样重要的作用。秦直道的修建,加强了长城的防御效能,使从咸阳到长城沿线的时间被大大缩短,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条军用高速公路”。直道的价值就在于配合长城的防御,与长城呈“丁”字相交,以加强关中和河套地区的交通联系。

秦直道与长城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秦直道是世界古代道路交通史上筑路历史最长、路线最直、路面最宽、工期最短和修建最早的一条军事专用道路,也是世界高速公路的鼻祖。它南起陕西淳化,北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全长七百公里。其先进的勘探、选址、测绘建筑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尽管经过两千多年的自然侵蚀与人为破坏,大部分秦直道已无迹可寻或深埋地下,但仍不失为世界古代最伟大的道路工程之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战胜北方的匈奴,在北逐匈奴取得河南地后修筑长城,并修建了从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麻池古城)直达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北梁武帝村)的秦直道。秦直道的起点和终点在史籍中是清楚的,但为何要放在这两个地方,却是学术界不太关注的问题。史念海指出:“直道的起讫是由九原抵云阳,这是见于《史记·秦始皇帝本纪》的记载的。《史记·六国年表》和《蒙恬列传》皆作由九原抵甘泉。甘泉在云阳,其实是一致的。秦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区麻池古城,云阳县在今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起点就是秦的林光宫。大体是南北相对的。在这两地之间修建直道,画一条南北直线,应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问题并不一定就是这样的单纯。因为自然地形和有关的人为设施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使道路的走向有所改易。”[1]司马迁的记载用的是西汉地名甘泉宫,实质上秦时这里叫林光宫。汉代在林光宫基础上加以扩大,改为甘泉宫。

笔者认为,之所以秦直道把起点放在林光宫而不是咸阳城,实质上为减少匈奴对秦都咸阳的侵袭所建立的缓冲区。林光宫既是离宫,又是秦在北方设置的战略据点。即使匈奴人打过来,从林光宫到秦都咸阳还有一段距离,便于加强防守。在林光宫与秦都咸阳之间还有一个望夷宫,顾名思义也是一个瞭望与监视站。而把终点选在九原郡,是因为九原郡是秦朝当时在北方的一个重要据点,与匈奴的距离最近,可以有效地把物资和人力运送到对付匈奴的前线,以保证北部边疆的安全。

秦直道的修建加强了中原与北疆地区的联系,为秦王朝长城防线的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战略意义非常重要。秦王朝在修建直道时,注重道路本身的实用性和附属设施的完善,集中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实力,结合沿线地理实际,“堑山堙谷,直通之”[2],从而把长城沿线地区与统治中心关中地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在修建秦直道过程中,秦也将大量人口迁徙到直道沿线,使得秦直道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秦王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西汉,仍然长期沿用秦直道与匈奴作战,汉武帝也曾利用秦直道巡游。

秦始皇所修建的直道是南北走向。据考察,中经子午岭主峰而过,经过华池县的营崾岘和箱子湾等处。营崾岘是直道与长城重合之处,也是一处交叉的十字路口、直道沿长城内侧向西北方向延绅,经营盘梁、南湾、箱子湾到白硷出长城。重合之处长约20公里。直道与长城的重合地段正是直道与长城关系的结合点。

这个重合地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正好回答了为什么秦始皇在修长城后又要修直道,回答了为什么直道必须沿子午岭主峰行进等问题。众所周知,秦长城既是一条城防线,同时长城沿线也是一条交通要道。但是,如果按照长城沿线的交通道路行进,由于路途遥远,长城所需兵员及军用物资、生活用品的运输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耗费较多的钱财。因此急需要一条近道来解决这个重大问题,子午岭秦直道的修筑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直道可以直接将士兵、军需用品和生活用品等及时地运送到营崾岘、箱子湾等处长城要塞上去,并且还可以通过营崾岘、箱子湾等处转运到以西的环县、固原以及陕西北部的长城设防之处,这就直接为秦长城的军需提供了运输上的保证。这就是为什么秦始皇在筑长城后还要修筑直道,并且对秦昭王时所修长城加以修缮、利用的道理之所在。这也给我们揭示出了秦直道与秦长城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起到的是相得益彰的作用。

长城与直道的有机联系还表现在强化秦对匈奴的军事防御体系方面。就军事防御体系而言,秦长城无疑是自成体系的,这不仅在筑造和地形的选择上体现了军事防御的要求,如在筑造上往往是就地取材,石筑、土筑或土石并举,筑成垣墙。在地形、地貌上“因边山险”“因河为固”“因地形,用制险塞”,从而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而且在长城沿线设置烽燧、城鄣等建筑物。烽燧往往设置在地势较高之处,用以瞭望报警、传递信息。城则是较大的,用来驻兵屯戍。子午岭秦直道沿线也设置有严密的、完整的军事防御设施,如关隘、烽墩、兵站等。目前在直道线上,已发现秦时兵站、关隘多处、烽墩多处,用以屯兵扎营、储存军事物资、传递军事信息。

秦长城与秦直道间各自形成的军事防御体系,在一旦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大大地强化了秦对匈奴的抵御能力,强化了秦王朝的军事防御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秦直道是一条抵御匈奴入侵的军事要道,起着与秦长城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后来的西汉王朝与匈奴的战争中表现得非常突出。(www.xing528.com)

秦直道始修于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与北方匈奴发生战争时可以迅速支援,修建了从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北梁武帝村)直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麻池古城)的秦直道。秦直道的修建,加强了长城的防御效能,使从咸阳到长城沿线的时间被大大缩短,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条军用高速公路”。

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写到,秦始皇修建秦直道的目的是:“始皇欲游天下”[3]。这种说法并不能反映出秦始皇当时的真实目的,实质上直接原因则是要防止匈奴的南下。秦统一后对匈奴的用兵,虽然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但是匈奴的实力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打击,其整体实力仍然威胁着秦北部边境的安全。直道的价值就在于配合长城的防御,与长城呈“丁”字相交,以加强关中和河套地区的交通联系。这样有利于军队的迅速调动,以应付北方的突发事件,维护秦朝的安定和统一。匈奴意识到这一运输大动脉的军事意义,从而不得不收敛它南下进犯的欲望。据记载,在修直道之前,蒙恬征讨匈奴的时候,由于路途遥远、道路不平,要从山东、关中一带运粮,一百斤粮运到九原郡,由于路途遥远,除去路上的吃用,就剩下十几斤了。秦直道修成后,快马三天三夜就可到达,成本降低了,效率也提高了。

横有秦长城,纵有秦直道,是秦留给后人的杰作。宽阔的秦直道和绵延的万里长城构成了一道收放自如的攻防体系。如果说长城像一面横挡着的盾,那么秦直道就是一柄直刺而出的矛;如果说长城是一张拉开的弓,那么秦直道就是一支即将飞出的箭。修直道与筑长城从性质上讲是既相同又不同的两项工程,修长城是出于军事斗争的需要,为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可谓军事工程。而直道则是一条交通线。战时直道可以运输军队和军用物资,没有战事的时候,又具有民用交通的功能,所以不能单纯地称其为军事道路。秦直道的修建,在维系、沟通中原地区和北方边陲地区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是现在甘肃岷县之西,然后沿洮河北进,到今临洮县,继续沿洮河继续北上,往北到兰州,沿黄河东北到宁夏,与阴山长城相连。而阴山山脉的长城,是秦始皇在原战国时期燕、赵长城的基础上加以连接和修缮,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对后来的历史影响甚远。

长城与直道的修建,大大加快了长城与内地的联系。长城地区的交通干线,在秦汉时期称做北边道。北边道的最初经营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赵武灵王策划从云中、九原南袭秦,说明这条道路的通行条件可能已较赵从南路击秦更为便利。可见,在长城最初发挥防卫作用的同时,北边道路也已初步开通,长城在营建时就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4]。长城工程调用工役数量极大。《史记·六国年表》和《蒙恬列传》都记载:蒙恬将三十万众,筑长城。《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长城”“中国内地挽车而饷之”[5]。所谓三十万、五十万者仅指“卒”而言,长城工程中作为“徒”的筑城人员更不在少数。姑且不考虑施工时木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以及工程人员来往的需要,仅“中国内地挽车而饷之”的施工人员的口粮,以100万人计,每年至少需3000万石以上。王子今认为:云梦睡虎地出土秦《仓律》城旦之垣及它事而劳与垣等者,旦半夕参,则筑城者每月口粮合二石五斗,每年计30石。由居延汉简中的材料可知,汉代戍边吏卒月食粟三石三斗三升少,计每年40石。据秦汉车辆的一般装载以定额每车25斛计,转运这些粮食,每年则需要运车120万辆次。施工人员分布长城沿线,连绵数千里,输运给养保证施工,必然要求沿线交通道路的畅通。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要以交通道路作为辅助结构。秦汉长城防御体系由交通道路连贯为一体,其中最受重视的,应当是与长安的安全有重要关系的西北区段。在长城防线构成之后,交通体系的作用首先在于强化防务,维持整个防御系统中各个边防城塞之间的联系。北边道的主体部分与长城并行,其干线应是连接北边各郡郡治和主要县治的大道[6]。可见,直道作为南北线与长城北边道的交通连接线是何等重要。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东巡海上,又“巡北边,从上郡入”[7]。五年后,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故沙丘平台,李斯、赵高秘不发丧,棺载辒辌车中,“遂从井陉抵九原”[8],而后归,并不急于回归咸阳控制统治中枢,特意绕行北边。这次出巡的既定路线是巡行北边后由直道返回咸阳,充分说明直道与北方长城之间的密切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