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设计与构造第2版:疏散设施设计指南

建筑设计与构造第2版:疏散设施设计指南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范》中规定,民用建筑应根据其建筑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及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一般规定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除此之外,决定安全出口宽度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与层数、使用人数、允许疏散时间、疏散路线等。

建筑设计与构造第2版:疏散设施设计指南

1.疏散楼梯

(1)疏散楼梯的数量与形式。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①除幼儿园托儿所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

②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应符合表6-4的规定。

表6-4 可设置1部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

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易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且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超过10°。如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22cm时,可不受此限制(图6-8)。适合于疏散楼梯踏步的高宽关系,如图6-9所示。

图6-8 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b≥22cm)

图6-9 楼梯踏步的高宽关系(600mm≤2h+b≤640mm)

(2)疏散楼梯间。民用建筑楼梯间根据其使用特点及防火要求,常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①普通楼梯间。普通楼梯间是多层建筑常用的基本形式。对标准不高、层数不多或公共建筑门厅的室内楼梯,常采用开敞形式,如图6-10(a)所示;在建筑端部的外墙上常采用设置简易的、全部开敞的室外楼梯,如图6-10(b)所示。该类楼梯不受烟火的威胁,既可供人员疏散使用,也可供消防人员使用。

封闭楼梯间。按照《规范》的要求,医院、疗养院、病房楼、影剧院、体育馆以及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楼梯间应为封闭式。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并能自然采光和通风。

图6-10 普通楼梯间

(a)室内用;(b)室外用

当建筑标准不高且层数不多时,可采用不带前室的封闭楼梯间,但需设置防火墙、防火门与走道分开,并保证楼梯间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如图6-11所示。为了丰富门厅的空间艺术效果,并使交通流线清晰、明确,也常将底层楼梯间敞开,此时必须对整个门厅作扩大的封闭处理,以防火墙、防火门将门厅与走道分开,门厅内装修宜作不燃化处理。

图6-11 封闭楼梯间

为了使人员通行方便,楼梯间的门平时可处于开启状态,但须有相应的关闭办法,如安装自动关门器或做成单向弹簧门,以便起火后能自动或手动把门关上。如有条件可适当加大楼梯间进深,设置两道防火门而形成门斗(因门斗面积很小,与前室有所区别),可提高其防护能力。

③防烟楼梯间。为了更有效地阻挡烟火侵入楼梯间,可在封闭楼梯间的基础上增设装有防火门的前室,这种楼梯间称为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可按要求设计成封闭型和开敞型两种形式。

a.带开敞前室的防烟楼梯间。此种形式常采用阳台或凹廊作为前室,如图6-12所示。此时,前室可增强楼梯间的排烟能力和缓冲人流,并且无须再设其他的排烟装置,是安全性最高和最为经济的一种类型。

图6-12 防烟楼梯间

(a)利用阳台做开敞前室;(b)、(c)利用凹廊做开敞前室

b.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此种类型平面布置灵活,可放在建筑物核心筒内部,但此时需采用机械防烟、排烟设施。

2.安全出口

(1)安全出口的个数。《规范》中规定,民用建筑应根据其建筑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及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除人员密集场所外,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埋深不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当需要设置2个安全出口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①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a.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

b.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符合表6-4规定的公共建筑。

②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b.建筑高度大于27 m,但不大于54 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c.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且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能通过屋面连通,户门应具有防烟性能,且其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当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过屋面连通时,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

(2)安全出口的宽度。一般规定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除此之外,决定安全出口宽度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与层数、使用人数、允许疏散时间、疏散路线等。为了使设计既安全、经济,又符合实际使用情况,通常疏散宽度按百人宽度指标确定。

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计算,且不应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

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场、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可增加1.0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②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6-5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6-5 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 m/百人

③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6-6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6-6 体育馆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 m/百人

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www.xing528.com)

①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6-7的规定计算确定。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6-7 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 m/百人

②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③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④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

⑤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⑥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宜按0.75人/m2确定。

⑦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6-8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对于建材商店、家具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6-8规定值的30%确定。

表6-8 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 人/m2

(3)安全出口的其他要求。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房间内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通行人数不超过30人时,门的开启方向可以不限,疏散门不宜采用转门。

为了便于疏散,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等),不应设置门槛,其宽度不应小于1.4m,靠近门口处应设置台阶踏步,以防摔倒伤人。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疏散楼梯、太平门,应在室内设置明显的标志和事故照明,疏散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疏散走道总宽度的要求,最小净宽不应小于3m。

3.辅助设施

为了保证建筑物内的人员在火灾时能安全、可靠地进行疏散,避免造成重大伤亡事故,除了设置楼梯为主要疏散通道外,还应设置相应的安全疏散的辅助设施。辅助设施的形式很多,有避难层、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疏散阳台、避难带等。

4.消防电梯

高层建筑中的普通电梯由于没有必要的防火设备,既不能用于紧急情况下的人流疏散,又难以供消防人员进行扑救。因此,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以便进行更为有效的扑救。

(1)设置条件。根据《规范》规定,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①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②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③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

(2)可不设置消防电梯条件。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仓库),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1台消防电梯,但符合下列条件的建筑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①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置电梯,任一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的高层塔架。

②局部建筑高度大于32m,且局部高出部分的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的丁、戊类厂房。

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货梯可兼作消防电梯。

(3)除设置在仓库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外,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并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经过长度不大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②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

③除前室的出入口、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和《规范》规定的户门外,前室内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④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

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

(4)消防电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能每层停靠。

②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③电梯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60s。

④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控制面板应采取防水措施。

⑤在首层的消防电梯入口处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⑥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

⑦电梯轿厢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