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工程测量-钢尺量距小段测距

建筑工程测量-钢尺量距小段测距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直线定线图2.24端点尺与刻线尺图2.25钢尺量距辅助工具当两个地面点之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为使量距工作方便起见,可分成几段进行丈量。在实际工作中,钢尺量距一般只用于短距离且地面平坦的情况下。比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施工楼层上,测设或复核建筑物轴线间尺寸时可以使用钢尺量距的方式。相对于光电测距,钢尺量距的精度和工作效率都较低。

建筑工程测量-钢尺量距小段测距

1)丈量工具

钢尺是钢制的带尺,常用钢尺宽10 mm,厚0.2 mm;长度有20 m、30 m及50 m几种,卷放在圆形盒内或金属架上(图2.23)。钢尺的基本分划为厘米或毫米,在每米及每分米处有数字注记。一般钢尺在起点处一分米内刻有毫米分划;有的钢尺,整个尺长内都刻有毫米分划。由于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的区别。端点尺是以尺的最外端作为尺的零点,当从建筑物墙边开始丈量时使用很方便,如图2.24(a)所示。刻线尺是以尺前端的某一位置作为尺的零点,如图2.24(b)所示。

图2.23 钢尺

丈量距离的工具,除钢尺外,还有测钎[图2.25(a)]、标杆[图2.25(b)]和锤球。测钎用粗铁丝或钢筋制成,用来标志所量尺段的起讫点和计算已量过的整尺段数;标杆又称花杆,长2~3 m,直径3~4 cm,杆上涂以20 cm间隔的红、白漆,以便远处清晰可见,用于标定直线;锤球用来投点。此外,丈量工具还有弹簧秤[图2.25(c)]和温度计[图2.25(d)],用来控制拉力和测定温度,用于钢尺精密测距。

2)直线定线

图2.24 端点尺与刻线尺

图2.25 钢尺量距辅助工具

当两个地面点之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为使量距工作方便起见,可分成几段进行丈量。分段测量距离时,需要将分段点定在两端点的直线上。在已知直线上确定若干点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直线定线的方法分为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1)目估定线

如图2.26所示,首先在A,B端点上竖立标杆,指挥者甲在A标杆处后1 m处由A瞄向B,同时指挥乙持标杆在相应位置处左右移动,直至乙所持标杆与A,B端点的标杆完全重合,则此时立杆处就在AB直线上。同法可以定出其他分段位置,在定出各分段位置后应做标记,而且注意各分段距离应小于一个整尺长。

图2.26 目估法定线(www.xing528.com)

(2)经纬仪定线

如图2.27所示,经纬仪定线是在直线的一个端点上安置经纬仪,对中调平,用望远镜十字丝竖丝瞄准另一个端点目标,固定望远镜照准部,观测者指挥另一测量者持测钎(或木桩上定小钉)由远及近,在仪器十字丝竖丝方向上定出各分段点。

图2.27 经纬仪定线

3)一般钢尺量距及精度评定

(1)平坦地区的距离丈量

如图2.27所示,丈量前先将待测距离AB的两个端点A,B以及各分段点1,2,3,4,5用木桩(桩上钉一小钉)标志出来,然后开始丈量;依次丈量A1,12,…,5B等分段距离,为了防止丈量中发生错误,提高量距精度,距离要往返测量。上述为往测,返测时要重新进行定线,取往测和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

(2)精度评定

对于距离测量的精度评定,通常采用相对精度来衡量,比如当AB两点间的距离往、返测量后,得D和D,则相对精度K和最终距离为:

注意:相对误差表现的形式,一般要求分子为1,分母为一整数。

【例2.1】假设地面两点A,B间用钢尺丈量距离,往测D=162.73 m,返测D=162.78 m,试求这段距离的精度及最终结果(容许相对误差1/3 000)。

目前距离测量大多使用全站仪进行。在实际工作中,钢尺量距一般只用于短距离且地面平坦的情况下。比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施工楼层上,测设或复核建筑物轴线间尺寸时可以使用钢尺量距的方式。相对于光电测距,钢尺量距的精度和工作效率都较低。因此,本项目只介绍上述平坦地面的钢尺量距,倾斜地面和不平坦地面钢尺量距,以及钢尺精密测距的方法不再介绍,如有需要可参看相关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