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上复杂的形状一般分为地物和地貌两大类,它们的总称就是地形。地物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固定性物体,可分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如房屋、道路、江河、森林等。地貌是指地球表面起伏形态的统称,如高山、平原、盆地、陡坎等。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在某个测站上用仪器将该测区的所有地物和地貌测定,或在某个测站上用仪器将该片区的所有建筑测设,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如图1.13左图所示,在A点设站,仅能测绘附近的地形,对于山后面的部分都观测不到,因此需要在若干点上分别施测,最后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形图(图1.13右图)。同样地,图中虚线矩形P,Q为计划建设的建筑物,也需要从A,F两点进行测设。因此,在进行某个测区的测量工作时,首先用较精密的仪器和较严密的方法,测定分布在全区的少量控制点(图中A,B,C,…,F)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测绘或测设的框架和依据,从而保证整个测区的精度,这一项工作称为控制测量;然后以控制点作为已知点,测定其他点的坐标和高程或测设需要施工的点位,这一项工作称为碎部测量。
然而,无论测定控制点时采用了多精密的仪器和多严密的方法,逐渐测量下去,测量误差都会积累得越来越大,最后可能达到不能容许的程度。因此,测量工作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原则和作业程序。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两个:一是在程序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在步骤上“由控制到碎部”;二是“步步检核”,即前一步工作未经检核,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第一项原则是针对测量工作整体而言。任何测量工作都应该先总体布置,然后再分阶段、分区、分期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先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确定控制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建立全测区(或施工区)的统一坐标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碎部测量和测设建(构)筑物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测区(或施工区)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而且减少了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测区(或施工区)成果质量。(www.xing528.com)
第二项原则是针对具体工作而言。对测量工作的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成果都必须检核。只有在保证前期工作无误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后续工作,否则会造成后续工作的困难,甚至全部返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测量错误,从而保证测绘成果的可靠性。
图1.13 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