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早在《汉书》中就有了明确记载,但是古代历史文献中却很难找到海上丝绸之路的汉至唐代海船图像,沉船中也没有完整的汉至唐代的沉船存世。
唐代文献中有唐代海船的记载:喀什僧侣慧琳的佛学著作《一切经音义》中曾记有一种叫“苍舶”的海船,其船“长达二十丈,可载六七百人”。这个说法显然夸张。二十丈相当于66米长,至少到明代才有可能造这样的大船。西域文献也有大唐海船的记载:9世纪阿拉伯商人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亦称《苏来曼东游记》)中,记录唐朝商船很大,无法通过阿曼暗礁群,唐朝商船交税也比其他船交得多。
这些历史信息虽然都来自唐代,但不是信息夸张,就是不够具体,让人无法推测出唐代海船的基本轮廓。唐代的海船历史图像,唯有敦煌石窟第45窟南壁观音经变中的“观音救海难图”(它的上方就是著名的反映丝路艰险的“胡商遇盗图”),它是敦煌石窟所有舟船图像中绝无仅有的海船。此船一桅一帆,彩色条纹风帆,表明此船用的不是席帆,而是唐代的锦帆。这种帆在唐代很常见,李商隐有诗云:“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画上还绘有船夫们的操作台——廊,船夫正在舷板上操作。在船的尾部,有一船夫把橹,掌握航向,此橹有舵的作用,但只能在江河湖泊中使用,无法在大海中控制转向。画上的救难叙事主要是一群撑篙、摇橹的船夫在与海上妖魔搏斗,这种船“渡”的只能是佛经中的“苦海”,真正的大海是无法渡过的。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金朝海舶青铜镜,上方铸有祈福铭文“煌亟昌天”
这幅画是目前唯一存世的唐代“准海船画”,也就是说,海上丝绸之路的唐代海船历史图像几乎为零。
宋代的海船历史图像存世的极少,并且也仅存于宗教画中。如山西高平开化寺的佛经故事壁画《入海求珠图》,此图像或许接近宋代的中国海船。此外,宋代青铜镜背面图案中也有祈福的海船图案。我在辽宁省博物馆看到一面金朝的海舶青铜镜,刻画了一艘桅杆高耸的船在惊涛骇浪中前行,钮上方铸有铭文“煌亟昌天”,意为上苍保佑,天下兴盛。这种图案和铭文的青铜镜,不仅是海船上的生活用具,更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祈祷用具。但作为古船的历史图像,还是过于粗糙。
中南半岛是中国帆船海上西行的必经之路,在柬埔寨吴哥通王城巴戎寺的浮雕中,可以看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宋代海船留下的一点影子。巴戎寺有大量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的浮雕,其中描绘高棉人日常生活的浮雕中就有表现帆船的清晰画面。根据浮雕上的船头起锚绞车、船尾巨大的轴舵,以及两个主桅上的席帆等中国帆船的主要特征来判断,它是一艘中国海船,而不是东南亚的“昆仑船”。
唐宋船在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海外身影,还有当时与中国有着密切往来的东邻日本。日本有两幅著名绘卷描绘了中国唐代的海船。
日本13世纪制作的《华严宗祖师绘卷》中的唐代海船
日本僧人1298年绘制的《鉴真和尚东征传绘卷》(局部)
一是《华严宗祖师绘卷》。此卷由日本京都高山寺开山祖师明惠上人(1173—1232),根据新罗元晓(617—686)和义湘(625—702)两位僧人赴大唐长安学习华严宗的经历,撰写绘词,由僧人画师创作绘画,卷中描绘了新罗僧乘唐船去大唐学习佛教的场景。
二是《鉴真和尚东征传绘卷》。此卷长达83米,由六郎兵卫和入道莲行等画僧于1298年绘制。现残留五卷,是日本重要文化遗产。卷中有部分画面展示了制造“唐船”和“唐船”东渡的情节。
两件绘卷成书时间已是中国元朝,画中表现的是唐代故事,其中描绘的唐船应当借用的是宋船。两件绘卷中的船十分相近,都是两桅,席帆,方头,方尾,船头开角,船尾高高,图中还明确描绘了唐宋船采用斜穿铁钉的平接技术。这种船多制造于江浙沿海,是唐宋时期黄海海上交往的重要船型,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料。(www.xing528.com)
不过,人们现在可以见到的较完整的宋晚期沉船,一艘在泉州,另一艘在阳江。
据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的朋友介绍,1973年,泉州后渚港的渔民在附近海滩上捡了很多烂在泥沙中的木板,就拿回家中当柴烧。刚好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在泉州考察海上交通史迹,听到此消息后,感到这或是一种考古发现,立即赶到现场,发现这里确实是一个古沉船遗址。1974年8月,中国首次大型海湾考古发掘工程在后渚港展开,当沉船上面2米多厚的堆积层被清除后,一艘(实际上是半艘)古船出现在人们面前。经测算,沉船残长24米,残宽9米,船下部有12道隔板隔出的13个水密隔仓,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它应当是一艘首部尖、尾部宽、高尾尖底的福船型海船。沉船年代大约在南宋德祐二年(1276),即宋室南逃至泉州之际。
人们从船舱中发掘出4700余斤香料木及贵重药物,还有500多枚唐宋铜铁钱、50多件宋代陶瓷器、90多件木牌木签、2000多个暖海种贝壳,此外还有许多桃、李、橄榄、荔枝等果核,及船上水手娱乐用的象棋子共14种器物出土。这艘商船应是载着南洋等地的货物从海上归来的船,不幸沉在了家门口。
据古船专家介绍,这艘泉州古船的龙骨由两根松木接合而成,采用体外龙骨的设计和直角榫合的工艺,增大了船的纵向强度。海船的船壳、船底用二重板叠合,舷侧则用三重板叠成。自龙骨至舷侧板14行,1—10行由两层板叠合而成,11—13行由三层板叠合而成,采用搭接和拼接两种结构工艺,以钉榫为主要构件。里层船壳板的上下板之间都用子母衔榫合。尖底造型使船壳弯曲弧度大,多重板工艺使取材、建造和维修较为容易,二重或三重板加固的侧板与船壳板使全船的强度大为提高,更耐波浪的冲击,利于远航。古船还使用了铁钉,舶板采用榫联和铁钉加固,并用桐油、麻丝、石灰等嵌缝,以防渗漏和钉头锈蚀。此船形特点是底尖、船身扁阔,长宽比小,平面近于圆形,应是宋代泉州海船。
以泉州这艘船为例,它可装载200吨货物,相当于丝路上700头骆驼的承载量。海船借助季风,即使是去东非,160天也够了。东西贸易无论是速度上还是运量上,海上运输都是陆路运输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后来泉州等港口在宋元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2007年12月,随着巨大的海上吊臂将20年前在广东阳江海面发现的“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移入阳江海边专门为它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阳江这个寂寂无名的粤西小城转眼之间天下闻名了。
从已打捞出的几千件文物中,人们发现最能证明它沉没时间的是船上的古钱。这艘古船也很古怪,好似一个古钱博物馆,最早的有汉代五铢钱,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的“绍兴元宝”。2018年,又发掘出刻有“丙子年”年款的大瓷罐。宋朝有三个“丙子年”,最后一个为宋德祐二年,即1276年。如果取此下线,那么它就是一艘宋末古船。以此而论,“绍兴元宝”古钱和“丙子年”年款的大瓷罐就近乎是“南海一号”的身份证。
2019年,我再次到“南海一号”考察,经过特许,下到发掘面:船舱发掘已近尾声,可看到整个船体基本清空的13个隔舱,船底板也露了出来。未来几年,将要清除船壳外的海泥,届时会显现出完整的船壳。新近公开的信息是,此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属于“短肥”船型,更符合“福船”型海船特征。从目前显露的船体看,船形近于泉州古船。
中国现已发现的两艘最古老的沉船都是南宋古船。前有“泉州古船”,今有“南海一号”。从所载货物看,“泉州古船”是载着国外的香料等货物从南洋归来;而“南海一号”则是载着中国南方的陶瓷等货物远赴南洋。一前一后,一来一去,为人们勾画出一个南宋海上交往的实证链条。
从目前“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瓷器看,多产自南方名窑,如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福建德化窑、晋江磁灶窑,产品多是精细瓷器。这些精美的产品显示,作为瓷器大国的大宋,既可出口原创产品,也可来样加工,如棱角分明的酒壶和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带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
它们很有可能是南宋商人接受海外“来样加工”的外销瓷器,而福建德化窑、晋江磁灶窑等沿海名窑都有给阿拉伯地区加工瓷器的历史,“南海一号”终到码头,很可能是阿拉伯某个港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