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图上,从巴伦支海,向北纬80°圈看去,又会看到以另一个人的名字命名的海——南森海。正是这位勇敢且聪明的探险家,给后人开辟了进入北极核心区的航路,他从北极的冰封船上活着回来,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荷兰探险家巴伦支死后,200多年里没有人敢再进入北极核心区。1845年5月19日,英国又派出富有经验的北极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试图寻找北极圈更北的西北航线。全队129人在三年多的艰苦行程中,陆续死于寒冷、饥饿和疾病,最终无一生还,成为北极探险史上最大的悲剧。
1884年,挪威气象学家亨里克·莫恩在格陵兰岛西南海岸,发现美国北极探险船珍妮特号的碎片。此船1881年6月在北极的另一边——新西伯利亚群岛海域损毁,为什么会跑到这一边的海岸?莫恩认为,珍妮特号一定是跨越北极漂移而来,它表明北极不是大陆,而是一片海洋。莫恩的理论引起了挪威的动物学家、海上探险家弗里德特乔夫·南森的高度关注。南森相信,只要造一艘特殊的船,可以被冻结在浮冰中,沿着珍妮特号相同的轨道漂行,就可以到达北极附近。
于是,南森请挪威最好的海军建筑师科林·阿切尔为他建造一艘可以抗冰封的北极探险船。从被保存下来的设计图看,这艘船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就是船体的圆度,船头、船尾都被磨圆了,船舵也可收上来。船建成首尾对称的碗形,大海结冰时,冰的挤压会使船漂浮在冰面上……南森说这艘船“会像鳗鱼一样滑出冰的怀抱”。此外,为了提供非凡的强度,船体分为三层,最外层为绿心硬木,里面两层为橡木,三层板材之间充填沥青和木屑,以利于缓冲和防腐。构成船体的三层木材厚度在60—70厘米之间,船头增加到1.25米,同时用一根突出铁杆加以保护。此船长39米,三桅纵帆,加装了220马力的辅助引擎,能够达到7节(约13千米/时)航速。当然,极地探险速度并不重要。南森提出的几条最重要的标准是:可持续漂移几年,能承受来自冰盖的长期压力,坚固而且保温。
南森与科林·阿切尔共同商定的前进号的设计图
这是一艘异常短粗的船,像一座冰海堡垒,能装载13个人和够5年用的燃料和食物,船上还备有一台可由轮机、手摇或风车带动的发电机,供北极圈过冬时使用。这艘探险船于1892年10月26日下水,南森妻子伊娃将它命名为“前进号”(FRAM)。
1893年6月24日,南森率领12名探险队员乘前进号从奥斯陆出发。这艘探险船在沿俄国北部海岸航行了一大段路程后,按计划向北,从浮冰群中找到一个缺口,向北极驶去。9月24日前进号到达了北纬78°海域后,在冰裂中缓缓前行。1895年3月,前进号漂流到北纬85°57'海域,冰盖使其寸步难行。这是北极探险史上还没有人到达的高纬度。从保存下来的历史照片看,前进号被封锁在浮冰中,船上安装的那台可带动发电机的风车显得十分威猛和怪异。(www.xing528.com)
接下去,抵达北极点的唯一选择只能是驾驭狗拉雪橇了。南森对此早有准备,他在征召探险队员时,专门招收了一位驾驭狗拉雪橇的专家。他们率领一个小分队告别其他队友,靠着狗拉雪橇,向北极点方向前进。
1895年4月8日,南森的狗拉雪橇小分队到达北纬86°13′的地方,距北极点不到400千米。但一座座高大的冰山和难以逾越的冰障挡住前进的路,南森只好返回。他们又走了4个月,于1895年8月来到法兰士约瑟夫地(Franz Josef Land)群岛。此时,又一个冬季到来了,他们只好在岛上越冬。另一个小分队在斯维尔德鲁普(Sverdrup)的带领下继续驾驶前进号随浮冰漂流,1895年11月15日竟也到达了北纬85°55′,这也是当时船舶到达的最北位置。
1896年初,恰好英国探险家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的船经过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南森的狗拉雪橇小分队幸运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颇具喜剧色彩的是,1896年初夏,英国《自然》杂志根据南森出征北极探险三年未归的事实,在该杂志上刊登悼词,对他“献身”北极探险事业表示深切的怀念。悼词刊出不久,即1896年8月13日,南森和伙伴们奇迹般地返回家乡,8天之后,另一队伙伴驾着前进号也返回挪威,在经历三年的航行和长期冰封之后,这艘异常短粗的帆船竟然毫发无损地回来了。
不能遗漏的是,这艘前进号后来又创造了另一个奇迹—1910年8月9日,挪威探险家阿蒙森驾驶它又奔向了南极。1911年1月4日,前进号到达通往南极点的基地鲸湾。10月,阿蒙森和4个伙伴乘坐52条因纽特犬拉的雪橇向南极点冲刺,12月14日,阿蒙森终于成为抵达南极点的第一人。这次探险,也使前进号成为世界上唯一一艘进入南北两极的、最坚固的木质帆船。后来,挪威人专门为这艘创造历史的船在奥斯陆建造了一座前进号极地船博物馆(Polar Ship Fram)。
被封锁在浮冰中的前进号,船上专门设计的用于带动发电机的风车清晰可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