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福德船坞的皇家乔治号和剑桥号下水》是老约翰·克里夫利(John Cleveley the Elder)1755年创作的油画,但它并非像标题所表达的那样是一幅纪实作品,事实上,作者为了画面壮观,将两个事件以虚构的方式组合于一个画面之中。
伦敦东南部的德普福德船坞是英国的著名造船厂之一。1755年10月21日,这个船坞完成了图左边的新船剑桥号(Cambridge),但图右边的皇家乔治号(Royal George)则是第二年才在伦敦伍尔维奇船坞下水。老约翰·克里夫利将这两艘船画在一幅画里,时间和地点都“穿越”了,但画中的船却真实而细腻,今天看亦有再现历史之功。
伍尔维奇是伦敦南部的小镇,早在15世纪,这里就建有军港。从1471年到1793年的三个多世纪里,这里先后建起伍尔维奇船坞、皇家兵工厂、皇家骑兵炮团等一系列“皇家”字头的军事设施。今天这里还保留着一支皇家炮兵部队。当然,今天最让这个小镇自豪的是阿森纳足球俱乐部。“阿森纳”(Arsenal)就是“兵工厂”的意思。
这是要说的是当年伍尔维奇船坞的骄傲之一——皇家乔治号。这艘1756年入役的一级战列舰装有100门火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战列舰。它服役后,参加过“七年战争”和“圣文森特角之战”,可谓战功赫赫。不过,谁也没想到让它“出名”的会是一次灭顶之灾。
《德普福德船坞的皇家乔治号和剑桥号下水》,老约翰·克里夫利,1755年(www.xing528.com)
1782年8月29日早上7点,锚泊在朴次茅斯外海的皇家乔治号上的水手准备对船体外壳进行维修。当时,多数船员都在船上,还有一些前来探亲和参观这艘船的观众。常规维修水线以下的船体,要人为制造船体侧倾,以便维修。通常就是把军舰一侧的火炮全部推到军舰的中线去,船体重心就会产生侧倾。这一次,制造侧倾的水手挪动火炮的幅度显然大了些,位置越过了中线,令船体倾斜度大大超过预料。于是,船长赶紧下令把火炮复原,让军舰恢复平衡。然而,在军舰严重侧倾的同时,偏偏迎水一侧的下层炮窗盖忘记关闭,导致海水快速涌入,侧倾变得越发不可收拾,船沉没的速度极快,以致900多人来不及逃生,获救的只有255人,其中包括11名妇女和1名儿童。
这就是著名的皇家乔治号沉没事件。如同它当年下水入役,这起沉没事故也成为著名的绘画题材,版画《1782年8月29日皇家乔治号的沉没》大约创作于1795年。皇家乔治号沉没后,英国政府多次试图把它打捞上来,因为它沉没在繁忙港口水下20米,这样大的沉船,严重阻塞了航道。直到1840年,皇家海军终于成功地捞起了皇家乔治号。这一年约翰·克里斯蒂安·塞特基(John Christian Schetky)创作了一幅更为精彩的油画《皇家乔治号的沉没》。
《1782年8月29日皇家乔治号的沉没》,约创作于1795年
皇家乔治号上岸后,人们用其船体木料制作了一批台球桌,有些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捞出来的几尊铜炮被熔化了,一部分铜被用作特拉法尔加广场纳尔逊纪念柱的基座,另一部分制作成铜炮模型,炮管刻上铭文:“皇家乔治号之遗存,1782年沉没,1840年打捞出水”。用皇家海军退役解体船和沉船材料制作纪念品是皇家海军一项重要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