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海战,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俄罗斯什么事,因为俄罗斯几乎没有出海口。它的周边和国土内有四个海——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还有两个名为“海”的咸水湖——里海和咸海,只有一个出海门户,即处在北极圈上的白海,这里每年九个月冰冻期,等于一个出不去海的出海口。
伊凡雷帝深知,在海洋时代没有出海口,俄国必将窒息而亡,但他至死也没能在西边打下一个出海口,夺取出海口的历史重任落在了彼得一世身上。传统上,沙俄自认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在寻求出海口的道路上,彼得一世首先选择了冲出亚速海,夺取黑海出海口。1696年10月,彼得一世下令组建俄罗斯第一支海军——亚速海舰队。此后,几百年间,几代沙皇都在为夺取这个出海口与奥斯曼帝国没完没了地打仗。
1854年,为控制俄国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东地中海,英国与法国联手帮助奥斯曼帝国抗击俄国,双方在克里米亚上演了拿破仑帝国崩溃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同时,它也是世界海战史上划时代的“高科技”战争。
1853年11月30日,俄国黑海舰队进入黑海南岸锡诺普港湾,要求奥斯曼舰队升起白旗投降,奥斯曼指挥官拒绝投降并下令开炮,俄土第九次战争由此打响。俄国风帆战列舰配备了法国炮兵军官亨利-约瑟夫·佩克桑(Henri-Joseph Paixhans)发明的专门发射爆炸弹的长管身加农型平射炮(即佩克桑炮,俗称轰击炮)。这种炮发射爆炸力极强的开花弹。此炮有精度不足的弱点,但59磅重的开花炮弹只要落到船上,就可轻易摧毁风帆战船脆弱的木壳,给军舰造成毁灭性打击。经过近4个小时的激战,在俄军76门佩克桑炮大口径爆炸弹的轰击下,奥斯曼海军损失军舰15艘,死伤3000人,唯一突围的战舰是一艘由英国人驾驶的蒸汽明轮巡航舰。
1860年正式入役的光荣号,宣告着铁甲舰时代的到来
锡诺普一战,让佩克桑炮青史留名。从军事史的角度看,它的最大贡献不是终结了木壳风帆战舰时代,而是直接催生了军舰的装甲化,开启了铁甲舰的时代。克里米亚战争的走向,很快就证明了这一点。当俄国人为他们爆炸弹的威力得意扬扬之时,令人玩味的“黄雀在后”显现了。1854年1月4日,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支援奥斯曼帝国,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海战利器——铁甲舰,爆炸弹转眼变为“明日黄花”。
英法投入的海军异常强大,有34艘战列舰(其中4艘蒸汽动力)、55艘巡航舰(其中50艘蒸汽动力),俄国海军面对英法如此强大的海上力量,采取了避免海上作战,退守岸上要塞的战法。双方都没想到的是,正是要塞战让英法海军的闪光点爆燃。(www.xing528.com)
1855年10月17日,英法联合舰队来到布格河、第聂伯河和因克尔河的共同入海口,对扼制尼古拉耶夫港入口处的金伯要塞实施猛烈炮击。这座要塞并不大,只有四座炮台,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英法联军派出一支由10艘战列舰、80艘其他舰船组成的炮击舰队。交战中,俄国人发现英法联军炮击舰队中由法国蒸汽动力舰拖曳着三艘古怪的东西进入了战队的最前方。它们就是法国最新式的海上浮动铁甲炮台毁灭号、冲击号和雷鸣号。这是法军锡诺普海战发生之后,为了对付爆炸弹赶制出来的秘密武器。这种浅水炮舰排水量1400吨,长55米,宽25米,吃水深13米,木质舰身,水线上包裹35厘米厚的铁甲,安装了18门50磅舷侧炮。
这三个铁甲怪兽冲到距离金伯要塞不足100码的地方开炮射击,完全不惧岸炮攻击,雷鸣号中弹70发,毁灭号中弹64发,丝毫不影响它们的战斗力。最终,金伯要塞被炸成一片废墟,尼古拉耶夫港投降。这显然不是对一个要塞的胜利,它直接引发了法国大型装甲舰的制造。
法国人的铁甲舰之梦做了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1834年,法国炮术专家贝桑将军就提出装甲舰的设想。既然风帆战舰的木壳船无法抵御越来越强大的火炮轰炸,应该考虑在战列舰上覆盖一层180—200毫米的铁装甲,为了防止在舷侧加装铁甲后造成船体重心上升,可以撤除上层甲板的火炮。时隔20年后,特别是经历了克里米亚海战检验后,法国造船总监迪普·德·洛姆设计出了大型装甲战舰,解决了浅水浮动炮台速度太慢、装炮太少的弱点,它就是世界上第一艘蒸汽铁甲舰光荣号(La Gloire)。
光荣号于1858年建造,长77米,宽17米,排水量5630吨,装8台锅炉,载煤665吨,2500马力引擎,混合航速13.5节,载员570人。为了给船舷扣上107—120毫米的铁甲而拆除了主炮,最终只装备了后装式50磅炮30门,如此配置的光荣号还算不上战列舰,它被划为了护卫舰。1860年8月,光荣号正式入役,宣告了铁甲舰时代的到来。
当然,光荣号并不是纯铁制的,只是给木骨木壳战列舰的船舷外侧包铁甲而已,但它奠定了蒸汽装甲战舰在近代海军舰队中举足轻重的统治地位和发展方向。在接下来的战争中,适应一段时间风帆蒸汽混合动力战舰后,真正铁骨、铁壳的全铁甲舰时代到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