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博物馆社区保护与管理研究

生态博物馆社区保护与管理研究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组织产生于20世纪初,他们以草根民主对历史遗产保护施加影响,是社区遗产地重要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我国的城市社区组织——居委会,一度也是政府管理城市社区的重要协助者,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这一组织逐渐解体。

生态博物馆社区保护与管理研究

20世纪遗产保护运动的一个重要变化还在于从对“物”的保护转向对“人”与“生活”关注。从对物质遗存及其空间的研究中发现了其背后的主宰力量,而社区包含了居民的生活共识与价值认同,社区人文元素赋予了历史空间以场所感,社区本质实践了古迹空间的文化内涵。20世纪遗产保护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变化还在于遗产保护从自上而下的精英意识、国家权威的观念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地方文化认同,并逐渐扬弃传统一元化的论述,纳入多元意见,从研究过去变成探索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联,而生态博物馆有关构成生活文化圈的区域——聚落及聚落内居民的生活与区域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过程的博物馆,正如法国博物馆学家Francois Hubert所言“生态博物馆的首要关怀的就是地域的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39]

聚落离不开其衍生和发展的土地——社区,也不能脱离其主体——社区居民。“社区”是个被生态博物馆强调的因素。帮助建立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的挪威生态学家达克·梅克勒伯斯特提出了社区保护的“六枝原则”,即

“(1)村民是其文化的主人,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

(2)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

(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

(4)旅游与保护发生冲突时,保护优先,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

(5)避免短期经济行为损害长期利益;

(6)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

(7)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8)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

(9)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40]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管委会就是按这一原则组建的,其人员包括三部分:

(1)区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代表;(www.xing528.com)

(2)12个村寨代表;

(3)专职管理人员和财务代表,为强化文化主人观,博物馆事务还将逐步转交给当地苗族群众[41]

这就是生态博物馆的社区保护组织与经营理念:以乡土文化为主体,涵构了地方人文及自然生态的历史回顾,由社区组织经营保护和管理社区遗产。

一个生态博物馆的社区遗产保护和展示应具有以下特点[42]

(1)文本的延伸——从器物收集到生态展示和综合保护,以综合保护和“生态展示”的方式将人、土地和生活三者的关系加以立体化综合保护与呈现。“生态展示”是指利用展览物,为参观者提供了解小至一物品大至一环境的功能性及社会性之展示方式,在生态博物馆中,“人”本身也可以被当作是“展品”,“人的活动”——如艺术家工匠在展示其技能或使用传统工具——则是“表演”。

(2)功能的延伸——从古迹保存到技艺传习,对于古迹及其相关空间最有效的保存方式就是以它原来的功能适当使用它,对发源于其中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技艺一方面记录保存,另一方面社区也组织继承、传习和推广。

(3)界域的延伸——从建筑空间保护到生活空间、仪式空间保护,传统习俗与信仰是传统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常作为传统聚落中心的庙宇、地方盛事的庙会,许多产业与技艺都由此衍生,在保存文化整体脉络性的策略下,须保护这些空间形态和与之相应的空间功能——空间中的活动。

在美国,邻里组织就是从事遗产保护的非官方组织中最重要的一类。“邻里”在美国城市中既是地理概念又是社会过程。邻里组织基于物理空间、社会行为、身份认同而形成,它们各自也因社会地位,参与社会政治的程度、策略与影响而有所区别。这种组织产生于20世纪初,他们以草根民主对历史遗产保护施加影响,是社区遗产地重要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华盛顿州的利文沃思(Leavenworth)曾是一个兴旺的铁路沿线小城,1920年代末期铁路线改道不再经过利文沃思,使这座小城日渐衰落。1960年代这里人口已不足2 000,社区管理者决定唤起整个社区的共同意识来努力扭转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况,利用当地群山环绕的自然风光和既有的遗迹将旅游业引入该区域。他们修复了市区街屋,开设了众多餐厅商店,设置了许多“节日”,晚上全城的建筑都挂上七彩的灯泡,以吸引访客。如今利文沃思已成为西北平原旅游的支柱,游客规模年逾百万,尽管不会再有火车驶来,利文沃思火车站却屹立依旧。更重要的是居民们在危机中挽救家乡、促进社区发展的精神也成为一个传奇[43]

我国的城市社区组织——居委会,一度也是政府管理城市社区的重要协助者,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这一组织逐渐解体。但近年来住区建设中出现的“生态村”理论和方法[44],虽然并非一种专门的遗产保护方法,但“生态村”的观念——倡导建造生态人居环境,保护生物与文化的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体现了聚落遗产地保护的原始价值;而从文化/精神、生态、社会/社区三个维度建构的生态村理论,以社区手段和生态手段为特征的生态村实践方法,都可作为聚落遗产地保护的参照(表10.3)。

表10.3 生态村建造的理论原则

资料来源:http://gen.ecovillage.org/about/index.html,http://gen.ecovillage.org/about/index.html,http://gen.ecovillage.org/about/index.html,http://gen.ecovillage.org/about/index.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