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制度来完善我国新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其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公平、合理与高效地在高等院校之间分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即解决的主要是一个“分”的问题。而“分”这个问题只是整个高等教育拨款制度的一步,接下来更关键的一步是“用”的问题。而这个“用”的问题则直接将焦点指向了各个高等院校。因此,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制度,还要将其与高等院校的内部财务制度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拨款真正的目的与效果。并且高等院校内部拥有合理、科学、高效的成本、预算及财务管理制度也是整个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得以顺畅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同时针对高等院校微观层面的资金管理体制予以改革,使其能够与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制度相适应,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拨款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价值。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便在于促进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的提高。而把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制度的设立与高等院校微观财务管理体制的改善相结合,则是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拨款经费使用效率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重要环节即协调机制的建立,一方面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应该遵循“公平、透明、效率”的原则,将高等教育资金分配给各个高等院校,从宏观层面上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针对这种宏观层面的拨款制度的设立还需要辅之以高等院校科学的微观层面上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形成对高等院校有力的监控机制去促进高等院校自身提高高等教育拨款的使用效率。从微观层面来讲,高等院校的内部财务管理是整所院校内部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而预算管理则是高等院校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预算质量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各高等院校的整个财务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相关机制的建立,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等院校面向社会独立办学局面的逐渐形成,高等院校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自主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面对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制度设立的新形势,高等院校内部财务管理也将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针对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严肃性方面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面对如此的新环境和新形势,如何对高等院校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配置,提高高等教育拨款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有效协调与整合是整个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
各高等院校目前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范校内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使财务预算更加全面与科学,并能够为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拨款局提供真实可靠的预算数据,从而使高等教育拨款也更具科学性与准确性。并且需要坚持综合财务预算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预算高校自身所需资金规模及数额。同时也应该适当增加二级单位的经费自主权,使高等教育拨款更能体现其效率性。
第二,做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并实行严格的财务监督制度。国家通过各种“基金”“工程”“计划”等途径拨付给高等院校的专项资金,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效益性的要求,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不得任意截留或挪用,因此,针对专项资金应确保各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责任清晰、规范使用,并与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建立相关的监督协调机制,以使高等院校的资金使用状况受到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监督。
第三,保证教学等常规性经费的充足。常规性经费是各高等院校得以运转的基本保障,因此除少数研究型高等院校侧重于科研之外,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采取教学与科研并重或者是以教学为主的策略。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在坚持公平原则指导下对高等院校的常规性经费需求予以分配,而各高等院校仍然有义务将常规性经费更加有效地予以利用,当然利用的前提便是使教学经费的投入比例进一步明确,从而保障高等院校教学经费的充足。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高等院校都需要拥有一种科学合理以及高校的预算编制方法。绩效预算是一种被许多国家或政府部门证明了其先进性的预算编制方法,被誉为“世界性的财政改革潮流”,也被认为是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20]把绩效预算引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深化高等院校预算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理顺财务关系,加强与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协调完善预算管理的需要,进而有助于整个高等院校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实现“目标—投入—产出—效果—新目标”的良性循环,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要求。
【注释】
[1]颜廷兰:“基于绩效管理理论的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改革研究”,载《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24期。
[2]邵毓琳:“谈谈高校科技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对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评估方法的借鉴”,载《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第1期。
[3]如上海某校,为了使排序提前些,加大了被SCI、EI收录的奖励和在业绩考核中的权重,1999年与1998年比较,SCI增加了106篇,EI增加了52篇,这充分说明几篇、几十篇的差别,说明不了多少问题。
[4]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5]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6]孙志军、王善迈、成刚:“论现代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7]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www.xing528.com)
[8]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9]沈洪涛:“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改革的思考”,载《财会月刊》2015年第14期。
[10]如国家层面设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级层面设立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1]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12]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13]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14][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主编:《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15]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16]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17]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18]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19]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载《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20]颜廷兰:“基于绩效管理理论的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改革研究”,载《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2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