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的想象力:一只病猫几条腿?

孩子的想象力:一只病猫几条腿?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您还没有听孩子提过能体现想象力的问题,可以问问身边4—7岁的孩子:一只病猫几条腿?允许孩子瞎掰并不是要故意屏蔽科学,其实孩子提出看法时是很好的契机,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形成现象的多种可能性,允许孩子天马行空去猜测,经过一番观察、思考、想象和辩证,最后再得到科学的解释。

孩子的想象力:一只病猫几条腿?

张展在给爸爸画了那张像之后,我请求了好几次给我也画一张。3岁6个月的一天,她终于答应了。这张画只有脸可以辨认,我问她下面那些绕哇绕的是什么,她回答“是妈妈的肠子”。我立刻想起曾经跟她谈到过肠子这个器官。在还没有认清人体的全身结构之前就知道了肠子,靠着想象去糅合尚不健全的认知,所以画出来的妈妈是这样的“怪物”。

张展3岁6个月画的,《妈妈》

瘦猫的影子却很胖

《奔跑的兔子

4岁7个月,张展画画还是会出现很多涂鸦线条。下面这张就是瞎涂涂就放下了,我问这是画的什么?她立即耍个小聪明说:“这是一只奔跑的兔子,你看连腿都看不清了!”这样的“瞎掰”我也不揭穿她,只要她能瞎掰得出来,肯定是动过脑筋的。《许多孩子许多月亮》的作者蓝剑虹说:“瞎掰和想象几乎是同一种能力。”允许孩子想象,不要拒绝看似离谱的瞎掰,就是在帮他发展想象。

如果您还没有听孩子提过能体现想象力的问题,可以问问身边4—7岁的孩子:一只病猫几条腿?不要解释,就只有这一个问句。孩子的回答不仅能证明想象力的存在,还能让我们窥见儿童的逻辑。

这是我小时候我爸讲的故事,印象特别深刻。后来我问了好几个班,总结下来,幼儿园中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回答多为3条,也有说5条、6条和8条的。二年级有些孩子听了问题就蒙了,说“不知道”或者“不确定”,也有回答3条、4条的。三年级及以上,大部分孩子会坚定地说4条。

具体讨论下去可能会是这样的:

为什么是3条腿呢?

因为它病了。(www.xing528.com)

病了就3条腿吗?

它的腿生病了。

腿生病了就没有了吗?

它的腿手术了。

我们没有说它手术哇,只是病了,还不一定是腿的病呢。

这么一说,孩子就无语了。他们也能理解大人的逻辑推理,但孩子的第一反应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孩子能对大脑已存的认知通过想象进行匹配组合,但缺少严密性,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童趣!

我爸讲的时候,他的故事有一个搞笑结尾。有一个孩子问:“算尾巴吗?”真是智者千虑呀!

有的家长能接受孩子想象却不能接受瞎掰,其实这两者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在听到孩子的幼稚逻辑时着急讲解科学道理,家长可能忘记了,那些属于世界瑰宝级的经典童话故事其实也就是“瞎掰”呀:《小红帽》里的大灰狼猎人剖开肚子填入石头,等它睡醒起身到井边喝水时,才因为石头的重量掉进井里淹死;《豌豆公主》里只有真正的公主才能感觉到十几层被子下的一颗豌豆;《灰姑娘》里的姐姐为了穿上水晶鞋削掉了自己的脚后跟;B612小行星上的小王子搬着椅子一天看44次日落……哪一样不是荒诞至极?还有比这更加离谱的正宗荒诞派文学呢。

想象和瞎掰的区别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当面对现实,需要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时,想象有助于开拓思维,瞎掰就不合适;当仅仅是要讲故事、制造乐趣的时候,瞎掰甚至更易获得快乐;当想要向孩子说明深奥的哲理时,瞎掰的故事也许更有吸引力。允许孩子瞎掰并不是要故意屏蔽科学,其实孩子提出看法时是很好的契机,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形成现象的多种可能性,允许孩子天马行空去猜测,经过一番观察、思考、想象和辩证,最后再得到科学的解释。用想象和科学两种思维对待不是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