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李豫像
前面我们讲了唐晚期已经千疮百孔,这个时间段还有宦官专权。宦官专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后来在唐肃宗时期又出现了李辅国。李辅国权倾朝野,唐肃宗夫人张皇后,不想让后来的唐代宗登基,想改换其他的皇子,而唐代宗是在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的支持之下发动兵变,把张皇后给处理了,[1]他才可能登上宝座,所以唐代宗对宦官就百般笼络。
唐代宗干了一件事情,设立了枢密使,也就是说这是皇帝的中枢机要之司,好些事情由枢密使发令。枢密使尤其掌管军政。[2]枢密使为枢密院主官,在唐末出现,一直经宋、元,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唐代宗处理掉了大太监李辅国、鱼朝恩,但是宦官专权的局面没有改变。到了唐德宗时期就出现过神策军,归宦官所统领。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说法,叫做“四贵”。四贵指的是神策军的统领,即两个中卫,以及枢密院的两位枢密使。这“四贵”全是由宦官担任。唐王朝晚期皇位的传承得宦官同意,说白了是几位皇子找到了相应的宦官作为自己的支撑,把宦官当作牌打出去,为自己皇权的博弈服务。[3]有学者指出,虽然唐晚期出现了几位帝王死在太监手里的情况,比如说唐顺宗、唐宪宗、唐敬宗、唐文宗。但是宦官取代皇帝自立,这种现象恐怕还是没有的,宦官一定得依附皇权。也有学者,比如说像陈寅恪先生的弟子汪篯先生在《汉唐史论稿》中指出,唐朝宦官专权其实程度不如东汉晚期,在财政以及地方事务上,它的干涉程度比东汉要小。黄永年先生在《唐史十二讲》中也曾经指出,与其说是若干宦官专权,不如说是宦官背后若干皇子集团的势力博弈。这样的解读比较客观,唐代宦权呈现出其他时代所不具有的特色。
宦官的势力等于是皇权势力的分支,宦官集团作为皇权的附庸如果异化的话,皇权会和臣子们站到一起打击宦权。如果臣子权力膨胀,皇帝还会用宦权力量铲除异己,当时的博弈关系是微妙的。于是就有一个称呼,叫南衙北司。所谓南衙指的是臣子的办公衙署,它在皇帝的宫城之南,城南衙。太监的衙署在宫城的北部,所以称北司。南衙北司之争在唐晚期也非常明显。
其中有一个事件,就是二王八司马事件。大家在中学学过一篇很著名的古文,是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为什么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其实和二王八司马事件有关。当时唐顺宗想进行改革,运用了宰相的势力,一个是王叔文,一个是王伾,还有一大批臣子来打击太监。推行改革涉及很多方面,主要是刷新吏治,削夺宦官的力量,限制藩镇的势头,加强皇权等等。总之对藩镇不利,对宦官不利。宦官不仅在宫廷内作祟,而且他还能够到地方军队上去监军,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宦官巧取豪夺,大家学过有一首诗叫《卖炭翁》,是白居易写的,那个“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宦官,是奉了皇恩圣旨去民间巧取豪夺,宣称是公事,这种做法民怨沸腾。这次改革史称永贞革新,这一年是公元805年。
《卖炭翁图》
于是宦官形成了强大的压力,逼着唐顺宗把皇位让给太子李纯,也就是唐宪宗,历史上称之为永贞内禅。永贞内禅发生之后没有多久,唐顺宗就暴卒,有人说就是被宦官所害,这是很有可能的。原先和王伾、王叔文进行改革的一群官僚倒了大霉,王伾、王叔文罢官身死。而一群官僚中,包括刚才提到的柳宗元,咱们熟知的刘禹锡,纷纷被下放,这场改革彻底失败。
另一次南衙北司之争,是史书上的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发生在唐文宗时间。唐顺宗之后有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文宗烦透了太监,一上来就除掉了韦元素、王守澄等大太监,然后联合臣子李训、郑注、韩约等人骗大太监仇士良,到大明宫金吾卫大厅后面的石榴树上去观赏甘露,这下布下口袋阵,想把大太监仇士良当场处决。没想到这消息走漏了,仇士良先发制人,李训、郑注、韩约以及宰相王涯一干人等通通被斩尽杀绝,长安城又一片腥风血雨,史称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的记载非常多,除了正史像《资治通鉴》《两唐书》之外,还有许多笔记。有的就记载说当时宰相王涯都已经跑掉了,跑到了永昌里的茶肆之中,[4]被太监一干人等给抓住,死在了城西南角的柳树之下,这场政变株连甚多。
仇士良权倾朝野,但是甘露之变发生之后,他也不敢弄死唐文宗,因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后来他活到了唐武宗年间,据说在他退休以后曾经对他的徒弟(也是太监)讲,你不能让这些个皇帝接近文臣,不能让他理朝政,否则的话他就会打击太监,得让皇帝成天声色犬马,让他纸醉金迷,咱们才有好日子过。[5]
甘露之变等于把皇权和宦权的矛盾白热化。我们也能看出来,在甘露之变发生之后,他也不敢处死皇帝,这就说明一点,是皇帝还有力量。所以宦权一直和皇权是若即若离的关系。
在唐文宗之后是唐武宗,历史上的唐武宗时期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会昌灭佛,这是“三武灭佛”之一。三武,我们讲过北魏太武帝,以及周武帝,还有唐武宗。“三武灭佛”打击和尚,没收寺院田产,对于加强王权有一定的功效。
唐武宗之后登基的是唐宣宗,唐宣宗在历史上还是比较有好名声的,一度被人称之为小太宗,他喜欢读《贞观政要》,昭雪冤案。[6]司马光写到这的时候予以盛赞。[7]唐宣宗开创的就是大中之治。大中之治从公元846年一直持续到859年,十三年之久。
唐文宗李昂像
唐武宗李炎像(www.xing528.com)
唐宣宗李忱像
大中之治,这个唐宣宗李忱比较有意思,首先他这个身份就特殊,是唐武宗的叔辈,是唐宪宗的儿子。李忱生性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甚至智商也不高,一度被人们称之为傻子。他被封为光王。当时这个李忱登基也是太监的主意,为什么找到这个叔辈光王李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盛传李忱是傻子,太监能够操控朝政。这个李忱就这么糊里糊涂地登上舞台。没想到,登上舞台,这些太监傻了,朝臣们也傻了,他一点儿也不傻,装傻装了二十多年,所以这下他大刀阔斧地整治太监,尤其是他要整治异己势力。
唐宣宗李忱他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以叔父的身份登基,我们知道这是没法在宗庙里说得过去的,因为前面的皇帝是他的侄儿,哪有叔父拜侄儿的道理?这是很神奇的一个现象。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要么说这个李忱非常高明,精通《贞观政要》,把这部书读得滚瓜烂熟。于是他想出一个法子,直接祖述他的父亲就是唐宪宗李纯。我们曾经讲过,李纯是怎么死的?李纯死在大太监陈弘志手中,是几派太监皇子势力博弈的结果。李纯不立皇后,自此晚唐也不立皇后,防止争斗。他宠幸的郭贵妃,也就是郭子仪的孙女,就想把自己的儿子李恒(也就是后来的唐穆宗)扶上君位,于是他们勾结太监发起了政变。那么这下的话,到了唐宣宗时候反攻倒算,我得给我的爸爸报仇,于是把当时一干人等斩尽杀绝,而且宣布后代几朝帝王,包括唐穆宗、唐静宗、唐文宗、唐武宗在内,全是僭越登基,属非法,不合理,直接祖述他的父亲就是唐宪宗。你说这是傻子吗?这样的话,他获得了王朝的实质性权力。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打击藩镇,加强皇权,使得当时唐代的社会又出现了清明的迹象,而且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很像他的祖先唐太宗所为,所以不少人称之为小太宗。
其中还有一个非常好玩的故事,大家知道有一个很著名的诗人,叫做温庭筠。温庭筠是花间派创始人,写了一大堆艳歌小词,这在文学史上非常的出名。温庭筠非常悲惨,而且他长相非常丑陋。温庭筠善于作弊,这是作弊第一高手。据说他能在几位主考监督之下,替若干人等代考写卷子,考官全都发现不了。他的手摆动几下,一首诗就做出来了,人称“温八叉”。一度他在长安邸店里头就跟另外一个人口角起来,这两个人长得都挺难看,按今天的话可以用猥琐形容。于是他问那个人,你是什么样的小官?你是参军、主簿,还是县尉?那个人实在被他气得要命。那个人是谁?那个人就是唐宣宗。[8]唐宣宗经常微服私访,这个时候碰上一个愣头青温庭筠,于是发生这么一场口角,弄得很不愉快。所以后来这个温庭筠在官场上宦海浮沉,五十多岁出入扬州,写一些艳歌小词,穷困潦倒,甚至被巡逻兵丁打掉牙。
唐宣宗时期出现了许多名臣,也出现了不少文学之士,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这样的话,唐王朝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回光返照,而回光返照终归是回光返照,许多矛盾还没有解决,尤其是藩镇,成为唐王朝的心腹大患,纠结着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最后如火山喷发,一发不可收拾。
[1]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二唐纪三十八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宝应元年:“后召越王(李)系谓曰:‘太子仁弱,不能诛贼臣,汝能之乎?’对曰:‘能。’系乃命内谒者监段恒俊选宦官有勇力者二百余人,授甲于长生殿后。乙丑,后以上命召太子。元振知其谋,密吿辅国,伏兵于陵霄门以俟之。太子至,以难吿。太子曰:‘必无是事,主上疾亟召我,我岂可畏死而不赴乎!’元振曰:‘社稷事大,太子必不可入。’乃以兵送太子于飞龙厩,且以甲卒守之。是夜,辅国、元振勒兵三殿,收捕越王系、段恒俊及知内侍省事朱光辉等百余人,系之。以太子之命迁后于别殿。时上在长生殿,使者逼后下殿,并左右数十人幽于后宫,宦官宫人皆惊骇逃散。丁卯,上崩。辅国等杀后并系及兖王僴。”
[2] 《文献通考》卷五十八《职官考》十二《枢密院》:“唐代宗永泰中,置内枢密使,始以宦者为之,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永泰中,宦官董秀参掌枢密事。元和中,刘光琦、梁守谦为枢密使。长庆中,王守澄知枢密事。旧左、右军容多入为枢密,亦无视事之厅。后僖、昭时,杨复恭、西门季元欲夺宰相权,乃于堂状后帖黄(唐代制度,皇帝降敕,如有所更改,以黄纸贴之,谓之贴黄),指挥公事,此其始也。”
[3]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唐代宦官之祸》:“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其后又有枢密之职,凡承受诏旨,出纳王命,多委之,于是机务之重又为所参预。是二者皆极要重之地。有一已足揽权树威,挟制中外,况二者尽为其所操乎?”
[4]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太和九年:“王涯徒步至永昌里茶肆,禁兵擒入左军。涯时年七十余,被以桎梏,掠治不胜苦,自诬服,称与李训谋行大逆,尊立郑注。王璠(王涯兄长,王涯第二十,王璠第五)归长兴里私第,闭门,以其兵自防。神策将至门,呼曰:‘王涯等谋反,欲起尚书为相,鱼护军令致意!’璠喜,出见之。将趋贺再三,璠知见绐,涕泣而行;至左军,见王涯曰:‘二十兄自反,胡为见引?’涯曰:‘五弟昔为京兆尹,不漏言于王守澄,岂有今日邪!’”《旧唐书·王涯传》:“十一月二十一日,李训事败,文宗入内,涯与同列归中书会食,未下箸,吏报有兵自阁门出,逢人即杀。涯等苍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并其家属奴婢,皆系于狱。”《唐才子传》卷五《王涯》:“涯榷盐(为盐铁转运使)苛急,百姓怨之。及甘露祸起,就诛,悉诟骂,投以瓦砾,须臾成堆。”《唐两京城坊考》卷之三《西京》:“次南永昌坊。给事郎李伏奴宅。茶肆。”
[5] 《新唐书·仇士良传》:“士良之老,中人举送还第,谢曰:‘诸君善事天子,能听老夫语乎?’众唯唯。士良曰:‘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书,见儒臣,则又纳谏,智深虑远,减玩好,省游幸,吾属恩且薄而权轻矣。为诸君计,莫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球猎声色蛊其心,极侈靡,使悦不知息,则必斥经术,暗外事,万机在我,恩泽权力欲焉往哉?’众再拜。士良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余年,亦有术自将,恩礼不衰云。死之明年,有发其家藏兵数千物,诏削官爵,籍其家。”
[6]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九唐纪六十五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八年:“上以甘露之变,惟李训、郑注当死,自余王涯、贾餗等无罪,诏皆雪其冤。”
[7]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九唐纪六十五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十三年:“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8] 《唐才子传》卷八《温庭筠》:“宣宗微行,遇于传舍,庭筠不识,傲然诘之曰:‘公非司马、长史流乎’又曰:‘得非六参、簿、尉之类?’帝曰:‘非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