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汉风云:百足之虫也死不僵

东汉风云:百足之虫也死不僵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我们也曾经交代过,东汉一建立,遗留了很多社会问题,出现了不少弊病。所以东汉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投笔从戎的事件开始于公元73年,这时汉家又一次经营西域。那就是公元73年以后,也就是说汉家派遣大将军窦固又一次打匈奴,恢复了这条道路。目的就是要讴歌大汉。等汉章帝一死,汉和帝登基,这个窦家专横得可不得了了。2017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考古队,在蒙古的杭爱山发现了这个碑。

东汉风云:百足之虫也死不僵

光武帝刘秀像

所谓光武,是说他要光耀汉武帝的辉煌,政治意义非常明显。刘秀一上来推行的是柔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汉家的气数逐渐恢复。但是我们也曾经交代过,东汉一建立,遗留了很多社会问题,出现了不少弊病。

汉家气数也很神奇,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一直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持续了二百来年;而刘秀之后,东汉从公元25年一直到220年曹丕篡汉,又持续了二百年。也就是说汉家气象四百年。历史上有几个时代是四百年的呢?其实也不多。所以东汉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对西域的经营与管控上,两汉之交有许多军阀,在成都有公孙述,在西北有隗嚣。汉初名臣班彪起到关键作用,他儿子就是大史学家班固,以及投笔从戎的英雄班超。班彪的姑母是汉成帝时期的班婕(倢)妤,还留下了《团扇诗》。班婕妤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女性,很贤惠,但是被赵飞燕所迫害。[1]班彪是忠于汉室的文臣,一度西北军阀隗嚣非常重视他,班彪在隗嚣面前曾经谈论过历代兴衰。隗嚣问班彪,老先生,您说现在天下又大乱了,这能持续下去吗?是否呈现出战国合纵连横的样子,还是说很快就会一统呢?班彪说,这个时代很快就能一统。为什么呢?人心向汉。汉末出现了王莽这个大坏蛋,为什么会出现外戚的专权?是因为成、哀、平三代帝王非常羸弱,都没有孩子,所以他们只能过继一个继承人;过继的继承人又非常年轻,只能外戚辅政,王莽钻了时代的空子。你不能拿偶然当作必然,而人心向汉有目共睹,所以很快就能天下一统。

班彪大义凛然,但是隗嚣不听他这一套。班彪为了说服隗嚣,还写了一篇文字,叫做《王命论》。它是讲汉朝之所以有天下,是因为有种冥冥中的神秘因素,你说群雄逐鹿,怎么就汉家有了天下呢?一定是冥冥中有天命。[2]今天说这种认识是比较愚昧的,但是回到那个历史背景中,人们能想到这一点,不仅看到社会的发展方向,还为之寻找理据,也代表了这些学者的远见。

而班彪的儿子,一个是班固,一个就是班超,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班超曾经经营过西域,他是定远侯,英雄人物。班彪还有一个女儿,就是班昭,班昭由于她嫁给曹姓人,称之为曹大家(读作ɡū),班固的《汉书》就是在曹大家的帮助之下完成的。投笔从戎的事件开始于公元73年,这时汉家又一次经营西域。上一讲我们曾经提到过佛教的传播。白马驮经的事件一度梁启超先生质疑过,是因为当时王莽胡来,西域诸多部落和大汉的关系相当紧张,西域之路不通,怎么可能发生白马驮经呢?什么时候西域之路又通畅了呢?那就是公元73年以后,也就是说汉家派遣大将军窦固又一次打匈奴,恢复了这条道路。

而班超的投笔从戎就是发生在这个时间段,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匈奴使者作祟,后来班超一不做二不休,弄死了匈奴使者,使得西域诸邦又一次和大汉加强了联系。[3]

而更有名的是班固,《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为什么要写《汉书》?目的就是要讴歌大汉。在司马迁身后有许多人补作过《太史公书》,因为《太史公书》到汉武帝时期就不写了,巫蛊之祸都没有写进去,于是有许多人补作它,比如说大学问家扬雄,著名的史学家褚少孙等人。而班彪也曾经补作过《史记》,称之为《史记后传》,这下他们家有非常好的学术基础。班固曾经出任兰台令史,以国家史官的身份编这个书。这部书目的非常明确,如果司马迁还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话,也就凸显史家的种种思考,那么到了班固这里有非常明确的主旋律就是宣汉。他认为司马迁有不对的地方,因为《史记》把汉家排列于秦项之末、百王之侧,诸多本纪之后才出现了《高祖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当然有几个“本纪”可能都不是司马迁写的,是后人补作的。但甭管怎么样,这种局面应当改观,我煌煌大汉,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不宣汉哪里行呢?《汉书》的主旋律意识非常之强,《史记》《汉书》是明确的国家史,咱们把它放作“二十四史”的第一部、第二部,当之无愧。

《汉书》书影

班固写《汉书》,但是他的命运也是很坎坷。他攀附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外戚窦宪。窦宪是当时汉和帝的舅舅,是窦太后的兄弟。窦太后是汉和帝的母亲,汉和帝的父亲就是汉章帝。汉章帝在世的时候,窦家势力很强,窦宪曾经干出很不光彩的事,巧取豪夺,甚至这样的盘算打到了沁水公主的身上,这是公主啊。公主囿于窦家势力,忍气吞声。后来这个汉章帝去游猎看到了这块田,问这田是谁的啊?在一边的窦宪也不敢说实话,支支吾吾搪塞过去,后来汉章帝知道这个事实之后非常恼火,大骂窦宪,说你觉得你很牛吗?你忘了先帝时候惩治的贪官污吏吗?那时候没有贵戚敢作奸犯科,我要弄死你的话就好比弄死个小鸟一样,弄死一只腐鼠一样,这下把窦宪吓坏了,赶紧退田。[4]但是汉章帝看在皇后窦氏的面子上,没有处理他小舅子。等汉章帝一死,汉和帝登基,这个窦家专横得可不得了了。按照朝廷的制度,齐殇王的儿子刘畅,进京来朝拜窦太后,答对非常得体,所以太后非常喜欢刘畅,于是窦宪心生妒忌,心想你成了红人,把我放在哪儿?居然这个醋他也吃,他索性派刺客杀掉刘畅,[5]可见窦家势力有多大。他也知道自己惹了大娄子,向自己的姐姐请罪,提出,干脆我去打匈奴吧,我以打匈奴来赎罪。

两汉之交,匈奴发生一件大事——分裂了。匈奴分成北匈奴和南匈奴。北匈奴和南匈奴敌对,南匈奴团结汉廷打北匈奴,这下北匈奴就开始了几个世纪的西迁运动,西迁迁徙到哪儿?据说迁徙到欧洲,几个世纪之后出现匈奴大帝阿提拉,人称上帝之鞭,这都是西方史。当然,有人说这些历史中间出现很多缺环,还不好把它都联系在一起。而北匈奴的残余势力如何去肃清?当时窦宪就干了这么一件事,在公元89年的时候打匈奴,他是大将军,打到了蒙古的杭爱山,学霍去病封狼居胥,记功刻石。当时他带的幕僚之一就是大文豪班固。这下杭爱山就多了一个石碑,这个石碑就是《封燕然山铭》,石碑的铭文收在《后汉书》里头。当时班固洋洋洒洒,写的文字很漂亮,扬大汉天威[6]中原数千里,打了大胜仗,这都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这个碑后来就不知其去向,直到清末的时候,有人看到这个碑。2017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考古队,在蒙古的杭爱山发现了这个碑。这个碑不算太大,距离地面四米,和《后汉书》上的文字完全吻合。甭管窦宪还是班固,都是朝廷的功臣。可是下边发生的事,就是非常恶劣了。窦宪回朝以后很像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年羹尧,居功自傲,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甚至要谋逆。这下让皇帝知道了, 彻查,最后窦宪自尽。窦宪一死,他幕僚班固自然倒霉,没了靠山。班固手底下的恶奴也为非作歹。班固知道不知道?很可能是睁一眼闭一眼,班固手下人得罪了洛阳令种兢,这个人就罗织罪状,等窦宪倒台的时候把班固给抖了出来,挖个萝卜带出块泥,最后班固死在大狱里头。[7]《封燕然山铭》何其辉煌,但是短短一两年之后,这一群人倒台。(www.xing528.com)

《封燕然山铭》

当时汉廷经营西域还有非常精彩的故事,班超有个手下叫做甘英,奉命要出使大秦罗马),结果走到波斯湾。距离汉廷多远啊!当时就有安息人(也就是帕提亚人,您要读罗马史,知道帕提亚跟罗马是敌对关系)告诉甘英说你别再往前走了,面对的这片大海,你不准备两年三年的粮食,恐怕过不去,而且遇见善风,也就是顺风顺水,你得几个月,不顺风顺水那就不知道了,你还是掂量着办吧。甘英听了这话打了退堂鼓,班师回中原。[8]有人说如果他真通向西方的话,那大汉和罗马间发生直接的往来,是有可能的。中西交流中,大汉雄威可见一斑。

[1]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一汉纪二十三孝成皇帝上之下鸿嘉三年:“赵飞燕谮吿许皇后、班倢伃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冬,十一月,甲寅,许后废处昭台宫,后姊谒皆诛死,亲属归故郡。考问班倢伃,倢伃对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无知,愬之何益!故不为也。’上善其对,赦之,赐黄金百斤。赵氏姊、弟骄妬,婕伃恐久见危,乃求共养太后于长信宫。”

[2]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一汉纪三十三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五年:“(隗)嚣曰:‘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时民复知汉乎?’彪乃为之著《王命论》以风切之,曰:‘昔尧之禅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洎于稷、契,咸佐唐、虞,至汤、武而有天下。刘氏承尧之祚,尧据火德而汉绍之,有赤帝子之符,故为鬼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由是言之,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悲夫,此世所以多乱臣贼子者也!”

[3]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五汉纪三十七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六年:“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超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4]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六汉纪三十八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八年:“宪恃宫掖声势,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宪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后帝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久念使人惊怖。昔永平中,常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更相纠察。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民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宪大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虽不绳其罪,然亦不授以重任。”

[5]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七汉纪三十九肃宗孝章皇帝下章和二年:“会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太后数召见之,窦宪惧畅分宫省之权,遣客刺杀畅于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利侯刚,乃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于是推举,具得事实。太后怒,闭宪于内宫。宪惧诛,因自求击匈奴以赎死。”

[6]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七汉纪三十九孝和皇帝上永元元年:“(窦)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南匈奴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洛山,大破之,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北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甚众,杂畜百余万头,诸裨小王率众降者,前后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宪、秉出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命中护军班固刻石勒功,纪汉威德而还。”

[7]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八汉纪四十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初,班固奴尝醉骂洛阳令种兢,兢因逮考窦氏宾客,收捕固,死狱中。固尝著《汉书》,尚未就,诏固女弟曹寿妻昭踵而成之。”

[8]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八汉纪四十孝和皇帝下永元九年:“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秦、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及安息西界,临大海,欲渡,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