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瓦屋建筑与秦早期商业贸易传承

瓦屋建筑与秦早期商业贸易传承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板屋在清末时便淡出了渭水及西汉水上游区域的民居风俗。早自商末迄于春秋初年,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秦人在西汉水上游流域兴起并建国。早在先秦时期,秦人祖先就在西汉水上游地区养马和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宽阔的川坝、便利的交通、民族的融合,特别是南北文化的交流,使西汉水上游区域的民间传统文化较之于下游区域而言,变迁更为迅速,融合更为彻底,文化更为多元。

瓦屋建筑与秦早期商业贸易传承

板屋在清末时便淡出了渭水及西汉水上游区域的民居风俗。西宁监司杨应琚在其东行日记《据鞍录》有关天水瓦屋的记录:“下坡二十里至关子镇,屋瓦望若鳞次,自此居民皆瓦屋矣。然止用仰瓦,不旋合瓦,尚从俭耳”。瓦屋在秦人活动的区域一直延续,并随着时代的步伐愈来愈完善。

西汉水上游是秦人、秦族、秦文化的发样地。早自商末迄于春秋初年,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秦人在西汉水上游流域兴起并建国。在与戎人的冲突与融合中,主动学习西戎的文化,西戎所创的板屋成为这一区域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但是,秦人并非完全沿袭了戎人的板屋建筑样式,从西汉水流域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瓦当、饮器陶屋等分析,秦汉时期,该地区瓦屋及其院落形制已经十分健全。方形或长方形形制,双面坡,土夯墙体,单扇或双扇板门,悬山式和攒尖式屋顶。(图1)所示的带有四角攒尖顶阁楼的双面坡瓦屋模型(明器),和另外两座单体双面坡民居(明器)放置在一起,虽非同一组,但仍然显示了那个时代西汉水上游流域民居建筑的风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图1

不同民族文化在冲突、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的融合与交互必然相伴而生。越是交通发达的区域,地域性文化的变迁越快,反之亦然。

历史上的西汉水上游区域河道纵横、水草丰茂,且有长流不息的“卤城”盐井。早在先秦时期,秦人祖先就在西汉水上游地区养马和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汉唐以后,战乱频仍,但商贸依然繁盛。以出产井盐和骡马交易闻名于甘、陕两省的盐官成为茶马互市的重要商道和枢纽。南来北往的客商给当地“商户”(富豪人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清朝伊始,相当数量的江浙、晋陕商人进入西北地区,开设商号、建立会馆,进行频繁的商贸活动。西汉水及其周边流域的众多构筑宏伟、雕作精细,具有晋商遗风和江南特色的“四合院”,与明清时期晋商在该地区的贸易活动密切相关。西汉水上游流域的盐官镇在历史上是茶马贸易的交通要道,其临街的旅店——“骡马店”便是这一特色的具体体现。“骡马店”院落多为长方形——窄门面、大进深,中轴线与街道垂直,堂屋为三明两暗“锁子房”,进深和间隔较窄;两侧厢房多为三间,单面坡穿斗式架构,挑檐式屋顶,廊檐窄小(省出室内空间作为客房及马厩使用);倒座为五间或三间,双面坡穿斗式架构,当地称为十字穿梁,进深宽大,前庭后室,前庭临街为商铺,后室与主厅相对,为书房。左侧一间为屋宇式大门,厕所位于院落右侧厢房与倒座之间狭小的空间处。利用有限的空间,尽量的扩大其商业使用价值,是临街合院房与其他合院房不同之处。

清末至民国初年,西汉水上游区域盗匪猖獗、战乱频仍,为了防御随时入侵的盗贼匪患,这里的民居以“宅院式”建筑为主——高墙封闭的院落、主次分明的架构、对称和谐的布局。一般人家为一进院落,富豪人家宅院多为两进,人丁兴旺的大户则为三进、四进。各进之间用过厅或垂花门隔开,前后院东西各有厢房,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互不连接,但四面房屋都有廊道相通。大门一般设在宅院左下角,进入大门后经过门道和小天井,迎门设一影壁,左转九十度,穿过二门(垂花门),才进入正院或序院。一进院落主厅直接与倒座相对,二进院落主厅与过厅或垂花门(前院无厢房)相对。(www.xing528.com)

受当地风水观念支配,大门多座院之东南(巽位),厕所置于院之西南角,院内雨水则通过西南“水窗眼”汇流于院外。四合院大门多采用屋宇门形式,门框、门扇坚实厚重,造形简约朴素。采用此种门的实用目的有二:一是倒座后墙坚固高竣,在此开门封闭安全。二是大门形制简朴,藏拙不显豪富。这种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思想和封建宗族制度,极大限度的满足了大家族、大家庭的居住、生活需求。

除“四合院”外,平民人家宅院为一正两厢组成的“三合院”。院落内只建主厅和东西厢房,无倒厅。大门采用对山式墙垣门,即大门对着前院东房山墙开南门,或对着西房山墙开北门。

无论“四合院”还是“三合院”,无论“一进院”还是“两进院”,院落四面屋顶均为一坡水的“偏厦”,只有承接前后院落的过厅或临街做铺面的房屋为两檐水架构。这种借鉴了南方“四水归堂”的院落布局,是封建“家族”观念的具体体现。堂屋一般为五开间,单体平面呈“锁子厅”式布局,即明间(三间)前檐墙向内凹进一步架,两次间进深大于明间一步架,平面如一把老式锁子,这是陇南北部地区民居建筑的标志性特征。还有部分“廊檐式”(通长的带柱前廊)和“挑檐式”(无柱廊)的单体建筑,这三类是西汉水流域古民居单体建筑的基本形式。按照长幼有序、上下尊卑的封建家庭等级观念和人伦纲常,堂屋后檐高耸,前檐台基高大、宽阔,装饰华美。东西厢房架次较矮、间隔较窄、进深较浅、装饰简洁。这种院落布局将“板屋土墙”与北方的四合院及南方的天井巧妙的结合,黄土夯墙体、木板青砖封前檐、大青石台阶、素面雕饰门窗及构件——原生态的材质与色彩。北方四合院的庄重大气,南方干栏式建筑的婉转柔美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深刻的体现西汉水流域民族民间文化厚重结实、朴素大方的历史的品质

宽阔的川坝、便利的交通、民族的融合,特别是南北文化的交流,使西汉水上游区域的民间传统文化较之于下游区域而言,变迁更为迅速,融合更为彻底,文化更为多元。从境内仍存的明清直至民国的古民居建筑来看,这种变迁十分鲜明。礼县城“刘家大院”,新集村“陈家大院”,盐官镇“沈家大院”、“金家大院”等“商户”的宅院是这个时期中原文化与陇南地域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自改革开放以后,“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及其文化日趋衰微;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建筑材料的更新,信息技术的便捷以及政府的“统一规划”,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它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民间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也就不复存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