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七月初七送巧娘娘仪式详解

七月初七送巧娘娘仪式详解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月初七下午“办会会”、“转饭”完毕,傍晚似乎是专为送巧娘娘准备的。不知不觉,到了深夜亥时,随着组织者一声低沉地吆喝,送巧仪式正式开始。到了送巧处,心情沉重的姑娘们再一次举行隆重的集体祭祀、跪拜仪式。礼毕,群唱一支支送巧歌,最后将巧娘娘纸扎像点燃。此时,歌声将逝,泣声渐起;围观人中,嗟叹唏嘘,使送巧场面愈加显得凄凉。

七月初七送巧娘娘仪式详解

西、礼人干什么事都历来讲求有始有终,追求完美。乞巧秉承古风,有“迎”有“送”,更是如此。

七月初七下午“办会会”(集体会餐)、“转饭”(祭巧酬神)完毕,傍晚似乎是专为送巧娘娘准备的。西汉水上游及漾水河两岸的村村寨寨,处处洋溢着优美迷人的乞巧歌声。每处乞巧点上,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看乞巧的男女老少。除了大多数本村人外,也有不少来自邻村的青年小伙。

照罢花瓣,跳完“麻姐姐”(只在部分巧点盛行),活动到了尾声,可气氛显得胜过高潮。在神桌前,你约数人往来穿插唱一段,她约数人靸足跳跃舞一曲,争先恐后,狂欢不止。倒计时光有限,人人想尽兴尽情,恨不得把所学的乞巧歌全部唱完,将所练的乞巧舞重舞一遍。因为,唱得越卖力,跳得越起劲,舞得越欢快,集体声誉就会更好,将会优越于别的乞巧点。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点与点之间的乞巧竞赛,是村与村姑娘们的媲美,是各村人才、智慧、工艺、文化等各方面的最后一次大检阅,也是姑娘们相互之间的不言而喻的一次暗中较劲。

不知不觉,到了深夜亥时,随着组织者一声低沉地吆喝,送巧仪式正式开始。于是,组织者无奈地虔诚地把纸扎巧娘娘像从神桌上捧起,姑娘们各执点燃的信香,在鞭炮炸响声中,依次单列步出乞巧场所,直送至当初搭桥迎巧的河旁旧地。一路上,姑娘们心情抑郁,步履缓慢,气氛凝重,无不在借歌浇愁。到了送巧处,心情沉重的姑娘们再一次举行隆重的集体祭祀、跪拜仪式。礼毕,群唱一支支送巧歌,最后将巧娘娘纸扎像点燃。传统的送巧歌有许多支,这里仅录其一支《白手巾绣的是水仙》:“白手巾绣的是水仙,一股子青烟升上天。白手巾绣的一枝兰,再也见不上巧娘娘面。白手巾绣的榆叶梅,巧娘娘一年来一回。一年三百六十天,巧娘娘下凡刚七天。啥时能见巧娘娘的面?除非明年再下凡。啥时再教我做茶饭?除非明年七月间。啥时再教我绣花衣?除非明年七月一。啥时再教我用笔砚?除非明年照花瓣。白手巾绣的芍药花,巧娘娘一走想死唊。白手巾绣的葡萄蔓,巧娘娘一走心想烂。白手巾绣的莲花台,今年去了明年来。等到明年七月一,头顶香盘再迎你。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的牛郎会织女。巧娘娘,上云端,我把巧娘娘送上天。”(www.xing528.com)

哀伤忧怨的送巧歌声中,巧娘娘纸扎像熊熊燃烧,烈焰腾腾,火星飞溅;青烟袅袅,直升夜空。此时,歌声将逝,泣声渐起;围观人中,嗟叹唏嘘,使送巧场面愈加显得凄凉。

夜阑人静,烟消灰灭。姑娘们各怀心事,依依惜别,原路返回。就这样,一年一度狂欢的乞巧节,便在伤感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