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喇叭口罐的消失与秦文化多元化

喇叭口罐的消失与秦文化多元化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喇叭口罐消失,出现了形态多样的小口绳纹罐、小口广肩缶和大口瓮等。这一时期随着秦对六国的统一战争,秦文化向外扩展张,进入到关中以外的很多地区,并不同程度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喇叭口罐的出现阶段为秦文化的起源阶段,喇叭口罐的变化发展阶段为秦文化的发展阶段,喇叭口罐的消失为秦统一六国而秦文化呈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喇叭口罐的消失与秦文化多元化

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喇叭口罐消失,出现了形态多样的小口绳纹罐、小口广肩缶和大口瓮等。这一时期随着秦对六国的统一战争,秦文化向外扩展张,进入到关中以外的很多地区,并不同程度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秦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外来文化因素,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秦统一六国,使用秦文化的人群也发生了变化,不同的文化因素包含了不同的人群,秦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发展为一个广泛的文化概念。这一时期的秦文化包含了多种文化因素:三晋两周地区的文化因素、北方地区古代文化因素、西北地区古代文化因素、巴蜀地区文化因素、楚文化因素【15】等等。

综上,喇叭口罐的出现、发展与消失与秦文化的起源、发展息息相关,从喇叭口罐的变化与秦文化的变化相对应。喇叭口罐的出现阶段为秦文化的起源阶段,喇叭口罐的变化发展阶段为秦文化的发展阶段,喇叭口罐的消失为秦统一六国而秦文化呈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陶罐【14】

参考文献

【1】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37-40页。

【2】陈洪:《关中秦墓出土陶器编年研究》,《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6期。

【3】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

【4】陈洪:《秦文化之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46页。

【5】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陈秀云:《秦族考》;韩伟:《关于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6】高士荣:《试论秦人早期丧葬习俗》,《兰州学刊》2016年11期。

【7】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52页。(www.xing528.com)

【8】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9】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73页。

【10】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卷110,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883页。

【1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第2期。

【12】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县图博馆:《宝鸡县西高泉村春秋秦墓发掘记》,《文物》1980年第9期。

【1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90-93页。

【14】湖北孝感地区第二期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座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9期。

【15】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135页

【作者简介】曹肖肖,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