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国瑞:父子传承,秦文化研究者

冯国瑞:父子传承,秦文化研究者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国瑞,字仲翔,号牛翁,一号渔翁,晚号麦积山樵、石莲谷人。父冯镜堂,母赵氏,育有四子,冯国瑞为长子,二子为冯国珍,三子为冯国瑛,四子冯国璘。冯镜堂中年后以督子向学为志,冯国瑞亦深受其父的影响,终生治学不息。任承允、哈锐这两位老师对冯国瑞的影响和鼓励是巨大而深远的。总之,虽然任、哈二师给予冯国瑞的是启蒙教育,是最基本最传统的中华国学教育。

冯国瑞:父子传承,秦文化研究者

冯国瑞,字仲翔,号牛翁,一号渔翁,晚号麦积山樵、石莲谷人。书斋名“绛华楼”。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秋生于甘肃天水大城东仓巷(今共和巷),1963年去世于兰州,享年63岁。冯国瑞故居位于秦州区大城共和巷33号,是一组木构架结构的四合院,在清末民初营建落成。现存一进两院26间房屋,保存完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冯氏出生于中等家庭。父冯镜堂,母赵氏,育有四子,冯国瑞为长子,二子为冯国珍,三子为冯国瑛,四子冯国璘。冯镜堂少年废学,以经商奉亲维持生计,但是其志并不在经商而是喜好文史学问,故对冯国瑞寄予厚望,常说:“世乱如此,吾愿家中有读书人,不愿有富贵人。”冯镜堂中年后以督子向学为志,冯国瑞亦深受其父的影响,终生治学不息。冯自幼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在四五岁时,即能熟诵《三字经》、《百家姓》等识字读物。【1】1907年年仅6岁的冯国瑞进入私塾就读,9岁时父亲为他请专馆,精读儒书。辛亥革命后,1l岁的冯国瑞考入天水县私立亦渭小学三年级,接受系统的新式教育。191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该校毕业。当时,国内形势动荡、混乱,父亲聘请前清进士任承允、翰林哈锐为之讲习古文辞章。任承允、哈锐这两位老师对冯国瑞的影响和鼓励是巨大而深远的。任承允之父任其昌(1831一1901,秦州区秦岭镇任家大庄人),字士言,以字行。出身寒微,求学时常常断粮,每以“饮水代食”,却“终不以饥告人”,学业日进。清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后应董文涣的邀请回桑梓开讲陇南书院。执教20余年,使天水文风大振,为家乡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期间,秦州进士及第和中举的达八九十人之多,其中就包括哈锐,被誉为“陇南文宗”。著作有《敦素堂诗文集》、《秦州直隶州新志》等。任其昌去世,任承允克绍箕裘,继任陇南书院山长。任承允(1864一1934),字文卿,号上邽山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进士,初授内阁中书,以文章享誉京都。告假归里,两年后再赴京师,任国史馆协修,主持方略、会典两馆校对。后复归里,主讲宁羌、振文、秦州、陇南各书院。他主讲陇南书院时间不长,1901年书院改为学堂,便以鬻文授徒为生。天水的新派文人汪青、王新令等都出其门下,邓宝珊仰慕其名也尊其为老师。著有《桐自生斋文集》、《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天水县志》等。哈锐(1862一1932),字蜕庵,回族,其先祖于康熙初年由福建迁居天水,以行医为业。他专攻举业,求学于陇南书院,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朝考入翰林院庶吉士,成为清代唯一的一位回族翰林,名噪京华。哈锐调任四川,时值清末“戊戌变法”及“庚子事变”,便辞官回家隐居教学。民国初年开始经营实业,与他人合资兴办炳兴火柴公司,小型铁厂。兴办实业之余又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开办高初级小学,主持“存古学社”,颇获地方人士赞誉。著有《哈锐集》。1916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冲击着中国人禁锢已久的思想,随着《新民丛报》、《东方杂志》等书刊相继在西北的流传,敏感于新生事物的冯国瑞,通过借读当时有限的杂志、书刊,也受到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立下游学南北、择从名师就学的志向。1917年他便考入了天水省立第三中学接受正规新式教育,同时,4年来一直在存古学社继续师从哈锐、任承允二师,窥诸子百家,习经文、史辞,奠定了其古文、史学坚实的基础,其综合素养自然有别于一般。两位老师均是学富五车的大儒,尤其是国学方面的造诣很是精深。对于冯国瑞这位聪慧又好学的后学,两位先生尤为器重,因而对冯国瑞用心用力也最勤。1917年与郭眉芝女士结婚。四年后,他不但以名列榜首的成绩毕业,学习期间也显现出积极上进、奋发有为之士的品性,在同学中“崭然露头角,卓立不群”。”《天水县志》卷之十《选举志·学校毕业表》:“冯国瑞,毕业学校:甘肃第三中学校,毕业年份:民国九年。”【2】当然,后来取得较大成就的冯国瑞更没有忘记两位恩师。1934年9月,冯国瑞奉亲归里,期间拜谒探望了任承允先生,并作《呈任文卿承允书》一诗,表达对业师的怀念之情。兹录诗如下:

立左平生二三子,膏肓触目倩谁踨。相依一榻空山老,闲展孤桐半亩阴。

为语文章皆粟帛,自喜晚节惟醉吟。我来正及菊花发,日侍涪皤对浅斟。

当时哈锐师已经故去,冯国瑞又亲自到哈锐庵先生墓前拜祭,作《展哈锐庵墓》一诗悼念之。诗曰:

荒邱到此蜕余生,掬泪北山死别情。喻蜀文成终负物,聚星堂在旧寒盟。

十年感遇阳春曲,一事宁望猛虎行。立马多时凉雨外,寒烟衰草正纵横。

总之,虽然任、哈二师给予冯国瑞的是启蒙教育,是最基本最传统的中华国学教育。但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养料,使得冯国瑞从小就汲取了丰足的营养,在以后人生历程中健康的成长、历练。

尽管冯国瑞成绩优异,胸怀大志,但此时的中国军阀相互混战,经济萧条,社会衰败。父亲冯镜堂歇商在家,无力供其出外深造。冯的长子已两岁有余,迫于生活他只好应聘小学教员,养家糊口。(www.xing528.com)

冯国瑞居家一年有余,但远行求学,仍是他心中坚定的理想。在1922年他获得师友的赞助,1924年冯国瑞便考入了南京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攻读国学。在东南大学期间,受业于海内著名学者吴梅(1884—1939,江苏苏州人,词学家),王瀣(1871—1944,祖籍江苏溧水,出生于南京,民国藏书家)、罗振玉(1866—1940,浙江省上虞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商承祚(1902—1991,广东番禺人,金石学家、书法家),胡小石(1888年—1962,祖籍浙江嘉兴,出生于南京,古典文学学者、书法家)等鸿儒硕师,成就和奠定了他一生的治学基础,使其在金石龟甲、考据词典方面均有师承。1924年,冯氏替补甘肃官费,生活费用稍有好转,于是购得珍贵古籍多种,金石龟甲些许,终日爬梳钻研,功力日渐深厚。在此期间,他渐次撰写杂文,不断发表于校刊《国学丛刊》。1925年,清末民初天水杰出的文化名士周希武(1885—1928,秦州区人)南来拜访梁启超先生,冯偕游江浙诸名胜古迹,游至庐山而别。周有《榆枋游草》记此事。这说明此时冯氏已认识了梁启超先生。1926年,冯国瑞从东南大学毕业,随即考入北平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后改称清华大学研究院)继续学业。当时清华园鸿儒硕彦云集,集一时之盛。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当时任研究所主任,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语言学家)、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李济(1896—1979,湖北钟祥人,考古学家)等一批国学大师执掌教席,冯氏亲承诱掖、希慕感奋,治学刻苦,业臻于精。学习期间,与同学周传儒(1900—1988,四川江安县人,历史学家,辽宁大学教授)将梁启超先生讲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作成笔记,由梁审订后出版,并辑入《饮冰室全集》中。该书扉页刊“冯国瑞、周传儒整理”。由此可见,梁在研究院50多名学生中,对冯这位关陇后学颇为器重并关怀有加,冯氏也由此获益不浅,自云“知道用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用地下发现考证历史”。冯氏此时才得以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认识到考古学对于历史学的重要性。上述一点,对于冯日后在石窟遗存及出土文物方面的发现与研究有着关键性的影响。1927年夏,冯国瑞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同学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县人,语言学家)、吴其昌(1904—1944,浙江海宁人,文史学家)、高亨(1900—1986,吉林双阳人,古文字学家)、徐中舒(1898—1991,安徽怀宁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谢国桢(1901—1982,河南安阳人,历史学家)、刘盼遂(1896—1966,河南息县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陆侃如(1903—1978,江苏海门人,文学史专家)、戴家祥(1906—1998,浙江瑞安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卫聚贤(1899—1989,山西万荣县人,考古学家)、姜亮夫(1902—1995,云南昭通人,楚辞学家、敦煌学家)、陈直(1901—1980,江苏镇江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后均成为国内著名学者。《天水县志》卷之十《选举志·学校毕业表》:“冯国瑞,毕业学校:北京清华研究院,毕业年份:民国十六年。”【3】冯国瑞“彷徨无归”,遂有西还意。归里前他写信给住在天津的恩师梁启超,谈及归陇及未来之想法。是时梁任公“师逖居津门,静安师沈湖自尽,诸同学多风流云散。”【4】梁于是年6月13日复信:“国瑞仁弟:书敬悉,薛子良书写就,寄上,眈学榛僖。归谋开风,计亦良得,惟乱世远别,相见未审何时,不能不怅惘耳……此间编书目事,尚拟筹画赓续,若弟归计不成,尚盼助我也。手复,即请学安,不一一。启超,六月十三日。”从中可知冯在去信中,可能提及毕业后的出路打算,梁对冯国瑞归根乡里,献身桑梓的想法颇为赞赏,且对他弘扬陇学寄以厚望。但是,由于时逢乱世,恐不易成行,并希望如冯“归计不成”,可到天津助其“编书目”。一代大师对于年轻后学的理解与谆谆教诲,支持与深深的关爱之情,于此可见一斑。虽然梁对冯表示了挽留之意,也理解学生决定回乡的苦衷,同时为了学生的前程考虑,于是梁启超将写给时任国民政府甘肃省长薛笃弼(1892—1973,字子良,山西解县人)举荐冯国瑞的信件一并寄到。书信内容原文如下:“子良吾兄足下:执别经年,怀思山积。风尘滑洞,京邑阽危,托迹是邦,凄如幕燕。遥望关树陇云,获庇仁宇,弦歌不辍,鸡犬相闻,桃源梦游,企想何极!专有启者:冯君国瑞,西州髦俊,游学西京,已经五稔,今夏在清华研究院以最优等成绩毕业。其学于穷经解诂为最长,治史亦有特识,文章尔雅,下笔千言。傍及楷法,浸淫汉魏,俊拔寡俦。此才在今日,求诸中原,亦不可多觏;百年以来,甘、凉学者,武威二酉堂之外,殆未或能先也。校中诸师爱君高才,颇思挽留,更相劘励,而君以违侍庭闱既久,颇思归省。弟亦以甘省僻处边陬,学风陵替,君既学成,亟宜为乡邦服务。夙谂我公戎马之中,留情文艺,慕文翁之启蜀,超尹晓之化黔,似此美才,宜乐延揽,谨弛荐剡,聊当晤言。贱性狷介,夙耻干谒,非所深知,每惜齿牙。今兹冒渎,实缘爱才,荷公相知,当弗见讶。世变方新,群黎望治,伏愿努力,为国自爱!不尽。弟梁启超顿首,六月十三日。”读过此信,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梁启超对一位27岁的大学生如此褒奖赞誉,对后学的奖掖扶持爱才之心溢于言表。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冯氏于清华国学院一年多的学习期间,的确学业精进、刻苦。其学述方面的才能和功底,给梁启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故梁对冯氏的赞誉也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言。1927年秋受老师厚爱和推荐的冯国瑞回到了甘肃。可是机遇并不凑巧,不料薛笃弼已调任河南开封任国民联军司令部财政委员会委员长,此信始终未到薛手,一直保存在冯氏手中。无奈之下,冯氏只好返回天水,居家奉亲。至于梁的两封书信后经任承允、谢国桢、刘盼遂、张鹏一、陈直、沈钥倚、刘国钧、梁实秋胡适、刘文炳、罗加伦、张舜徽等十二位学者名人读此信后,写下亲笔题跋,冯氏遂将它们装裱为长卷,题名为《梁任公先生遗墨》。冯国瑞跋文曰:

民国十五年夏,瑞应清华研究院试于上海,旋录取北上,八月到校,授业于任公师,治力文史,赏掖至深。逾年端午,师退居津门,王静安师沉湖自尽,诸同学多风流云散,瑞彷徨无归。师自津门寄示此简,实十六年六月十三日也。匆匆西还,未往谒别,怅悔无及。瑞过豫陕抵陇,疮痍满目,无意干谒,终未谋薛公一面。里居奉亲者年馀。十八年一月十九日,师卒于北平协和医院,得年五十七岁。痛矣!对此遗简,曷禁山颓木坏之悲!廿六年一月十九日冯国瑞敬识。

此长卷至今完好保存在冯国瑞先生之子冯宁先生手中,现在已成为研究陇右现代文化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这年冬天,返回家乡后的冯国瑞,心中既有失意又有喜悦。虽然对前途惆怅,但久别亲人后再次享受天伦之乐,对冯氏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身心的放松和休憩。1928年春,邻县甘谷县立初级中学校董宋梓,听闻冯氏的才学,厚币将冯聘为该校教员。暑假后,冯氏转任天水省立第三中学教员,又回到了阔别8年的母校任教。在教学期间,冯氏还协助任承允、哈锐两位恩师修《天水县志》。1929年2月被聘为兰州中山大学教授(兰州大学前身),还被甘肃省通志馆聘为分纂,在通志馆主持“建置”、“文化”等几部分的编纂工作。1930年,经青海省秘书长黎丹介绍,以青海省通志馆馆长的名义前往西宁,并做了马麟的秘书。1934年9月冯国瑞奉亲归里。期间拜谒恩师任承允,亲赴已故哈锐师墓前祭扫,作诗《展哈退庵墓》悼念先师。后来由于跟马步芳不合,遂于1935年离职来到了西安。4月,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函约赴北平返校任教,在北平晤学者胡适、梁实秋等,期间暂住同窗好友刘盼遂教授寓所百鹤楼之东厢。6月,在刘氏的启发下辑成《张介侯先生年谱》(此书出版于1936年)。张澍(1781—1847),号介侯,甘肃武威人,清代著名学者。张氏学行大端,略见于此,名山重光,寓意尤深。该书行文流畅,叙述生动,焕然生辉。期间与张大千先生往还,潜心治学。年末冯氏写成《汉西海郡安定瓦当考》、《关西方言今译》、《秦州杜诗石刻记》载《国风半月刊》。冯出走后,西宁宅被抄,藏书、文稿、读书笔记等损失殆尽。1936年春,冯国瑞去清华园拜访了吴宓、陈寅恪两位先师。是年三弟冯国瑛就学于清华,辑冯国瑞民国十七年以来诗作,成《绛华楼诗集》四卷,同学谢国桢、弟子谢鸣风作序,老师吴宓题词,吴宓誉其诗“谈兵同甫气,出塞剑南吟”。

1937年春,冯氏返回西安,被张学良聘为西北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邵力子聘其为陕西省政府顾问,实即为私人秘书。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邵力子,在西安藏书五万余册(卷),以陕西省各县志、佛经、道藏为主,多珍善本。适逢抗战爆发,西北也屡遭敌机轰炸,邵在西安的藏书面临威胁,邵欲将书先藏在陕南山中,并约冯氏抵南京商量。冯听说后表示愿意回陕西替邵整理运送,但极力建议将书捐赠给天水。事后又给于右任、吴宓写信,请求他们玉成此事。邵氏素闻天水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又见冯氏态度恳切,便成全了他振兴家乡文化的夙愿。冯氏得尝所愿,欣喜之余尽快报告甘肃省主席孙蔚如、秘书长杜斌丞,办理了运送手续,并与天水县政府联系具体事宜。1938年冯亲自护送,先将赠书运至陕西凤翔存于天水人所开“秦州店”中。至10月天水县长黄炘,委托天水教育局长聂幼莳赴凤翔将赠书运回,聂雇用盐商驮队,一路不辞劳苦、小心护送,终于将书安全运到天水。随后冯国瑞也抵达天水,与本地学士商议筹建藏书场馆。期间耗时3月整理赠书编成《力学庐书目》1册。“力学”者,乃邵力子先生与夫人傅学文女士名各取一字,以兹纪念。同年,将《守雅堂稿辑存》(此书成于1937年)刊印。张鹏一、邵力子、孙蔚如、冯炳奎各有序,邵序赞誉冯对邢澍学行的表彰和发掘“仲翔网罗放失之功,不可没也”。另有《顾亭林入关史迹考》载于《西北史地季刊》。1939年4月,冯受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议。7月,为了收藏邵氏赠书及振兴天水文化,天水县政府重新成立了甘肃省天水县图书馆并拨专款营建,馆址设在城南水月寺西侧的王公祠。新馆中院东房专辟“邵力子先生纪念馆”,扁额请于右任题写。邵氏的赠书数量极大、种类繁多,涉及西北历史、文化诸多方面,其中不少珍本、善本弥足珍贵,特别是一套完整的陕西各州县志五千余册,全国只有两套,另一套藏于陕西省图书馆,可见其珍贵。邵氏的赠书,为天水图书馆的新建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其档次,所以现在的天水市图书馆才能被列为一级图书馆,此功当首推冯国瑞先生。天水县图书馆成立后,冯两次前往重庆,向邵力子汇报进程。邵氏为此撰文《天水图书馆记》,后刊于1943年《中央日报》。赴渝途中经过绵阳、三台(潼川),恰逢东北大学由于抗战形式所迫迁至三台,冯为了支持抗战应聘东北大学历史系任教授,间或搞国学研究。“七七事变”后,冯氏辗转到重庆,此时,全国学人荟萃山城,先生与著名学者商承祚、吴其昌、郭沫若等欢聚谈艺,探讨学术,考释文物,研究金石之学。《天水出土秦器汇考》一书之初稿,即成于此时。1940年,冯国瑞40岁,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国钧欲筹建西北图书馆于兰州,邀冯赴成都商议(1937年金陵大学内迁成都)。1941年冯应西北师范学院李蒸院长之邀,回兰州执教。途经天水小住,顺便探望重病在身的父亲。与寄居天水的古典文学家杜学知,归国留学生刘耀黎共同筹资成立了陇南丛书编印社。4月,冯氏与王鼎三、赵尧丞、胡楚白、张自振、冯国珍等人,前往麦积山首次考察。归来后他查阅大量有关文献结合考察材料写成《麦积山石窟志》,并列为陇南丛书之一刊印成册。10月,父亲冯镜堂公病逝。1942年,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授,期间题跋乾隆秦州知州王宽手迹,撰《乐都新发现东汉灵帝光和三年护羌校尉赵宽碑考证》(刊于《西北论衡》)、《三老掾赵宽碑》(简称《赵宽碑》)。

1943年10月,张大千路过天水,参观了麦积山石窟,为冯作《西山感旧图》。12月所辑《秦州记》出版,列为陇南丛书之二。1944年在西北师范学院教学的冯氏假期偕刘文炳教授二登麦积山,草成《调查麦积山石窟报告书》。诗人胡楚白赠丹凤琴,有诗赠答,并作《琴中四友歌》。12月编著成《天水出土秦器汇考》,列为陇南丛书之三出版。1945年,继续在西北师院任教,题《曹真残碑》拓本,有诗。同年,任甘肃省政府顾问。1946年,被西北图书馆聘为编纂,与馆长刘国钧一起搜集、整理古籍。后将其所见书目题记写成《兰州读书记》(此手稿现存甘肃省图书馆西北文献室),文中对所见古籍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内容涉及版本学、目录学、音韵学、校勘学等。对版本的版式、版刻、年代、特征及收藏印鉴做了详细记述。其中有冯所续《附释音毛诗注疏二十卷》(宋刻本)跋等。假期冯国瑞约天水专员胡受谦上麦积山,现场游说,请其拨款修补栈阁围栏。胡受谦拨款修复了部分栈道,并建成“麦积山馆”,请吴稚晖题写馆名,请于右任为麦积山题字,于书“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十字。1946年,时值甘肃学院改制成兰州大学,又受兰州大学校长辛树帜先生之邀,兼课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并任朱绍良家庭教师。1947年9月,发表《天水著述考》于《甘肃民国日报》。1950年初,任兰大中文系主任,后转调兰州人民图书馆任特藏部主任。1952年冯任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2月,发表《永靖发现西晋创始炳灵寺石窟》于《甘肃日报》,《光明日报》予以转载。此文的发表,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几个月后,中央文化部组织了“炳灵寺石窟勘察团”对炳灵寺做了全面勘察。4月,冯在天水调研,好友张自振约其观看甘泉镇甘泉寺(财神殿)的开花古树。冯请一位植物专家同去。经鉴定乃是两株古玉兰,后确定其树龄为1200年,约生在晚唐。唐玉兰在我国现存屈指可数且这两株玉兰树体高大,枝繁叶茂,弥足珍贵。冯回兰州向省长邓宝珊汇报此事,并建议将财神殿改建为“双玉兰堂”,对古树予以保护。5月,考察武威天梯山,撰《记武威境北凉创始石窟及西夏文草书墨迹与各种刻本》刊于《甘肃日报》。7月写《麦积山石窟的古代民族文化艺术》刊于《甘肃日报》。9月,参加文化部炳灵寺石窟勘察团考察。1953年,国务院任命冯国瑞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3月,撰《炳灵寺石窟的历史渊源与地理环境》刊于《文物参考资料》。7月,参加文化部麦积山石窟勘察团考察,事毕随团到北京整理资料。在北京,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接见冯国瑞,听取他对筹建麦积山文物管理所的意见。冬,母亲赵太夫人在籍病逝。1954年,撰《麦积山大事年表》刊于《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任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委员。冯国瑞先生自从抗战后,专心致力于西北文史的研究,孜孜不倦,硕果累累。先后撰写了《兰州读书记》《武威汉简集零》《话雨轩杂文稿》《汉晋竹木简杂记》《汉简仪礼异文通假校记》《麦积山馆丛稿》等著作。可惜这几种书只是稿本,至今未能刊印。冯国瑞的学术体系属于传统的通人之学。1957年,冯国瑞被错划为“右派”后,时《甘肃日报》上发表了攻击他的文章,说冯标榜自己为“国学大师”、“陇上完人”、“全国知名人士”【5】,这当然是政治性的人身攻击,但从反面来看却正好说明冯国瑞在当时学术界的大师级的重要地位,充分佐证了冯国瑞在当时学界的重大影响以及在学人和世人心目中就是一位学识渊博、通贯古今的大儒。他在当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仍研究不辍,笔耕不断,实为难能可贵。1963年3月13日,病逝于兰州,享年63岁。

冯国瑞先生博学多才,是位才子型的学者,在金石、古典文学研究、历史、训诂、考古、书画艺术、诗词创作等诸多方面都有精深造诣且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不仅著述等身且还喜欢收藏古物、名书名画,亦善临摹字画。其所收藏的名画有《唐人布画秘教故事图》、《报父母恩重经变轴》(出自敦煌)、黄公望《水流云在图》及米芾、董其昌等人真迹多幅,文物有11尊六朝佛,北宋钧窑大绿瓷坛,宋、明、清瓷器精品若干。近代名人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张大千、齐白石、范振绪等所赠书画作品更多。晚年大部分捐献给了麦积山文管所,此外散佚者亦复不少。其临摹之字画尚存者有《万岁通天帖写卷》、《秦州冯仲翔先生临雍睦堂法书卷》等。冯氏对麦积山下的瑞应寺也做了考证,至今寺内尚存有他于1955年题写的“瑞應寺”匾额一块。他的一生著书立言,笔耕不辍。1976年,冯国瑞清华同窗谢国桢先生“效瑶天翁之《五友传》,而记清华四同学”吴其昌、王庸、冯国瑞、刘盼遂,成《记清华四同学》【6】一文,是较早有关追忆冯国瑞的文章。文章虽短,但于行文中可见谢国桢对于昔日同窗学友的高度评价和深深怀念之情。此后,一些学人的相关研究文论遂出,散见于报刊杂志之中。内容多从事略考、著述考两方面入手,考释冯国瑞的人生历程、创作成果,从而以表彰先贤、激励后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