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认为,若遭到“叶子鬼”的侵袭就会得叶子鬼病,这种病发作时患者突然昏倒,有时全身痉挛,或口吐泡沫,意识丧失。关于叶子鬼的传说和祭祀,各个地区略有差异,传说“叶子鬼”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她用绿树叶缝衣服,总是打扮得很好看。
于此着重介绍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部分乡村对“叶子鬼”的祭祀情况。患者的家人如果肯定害了叶子鬼病,就请祭司或巫师来许诺祭“叶子鬼”,如果病人病情好转或发作次数减少,经过数月或一年后不祭献,此鬼会发怒再来侵害,病情就会加重。因此,主人家即便是家境贫寒还是想方设法祭祀此鬼。
祭叶子鬼时,除了请巫师或祭司外,还请吹叶子、吹笛子和吹口弦的各一人来祭。祭品多用羊、猪、公鸡等。发病时,主人家若许诺用羊祭,那就应该用羊祭鬼,如许诺猪祭,就应用猪来祭。许下什么,就用什么来祭,不能随便改换。
因传说中的叶子鬼是女性,故请一个女性祭司来祭比较恰当,但有的认为男祭司也可以请来祭叶子鬼。用公鸡作祭时,所选的公鸡必须是已啼鸣的。祭叶子鬼的公鸡和猪不能在家宰杀,要到野外少人去的地方杀,并在此处祭献。在去祭叶子鬼的路上,3位吹叶子、笛子和口弦的要边走边吹奏乐曲,一直吹到祭献的地方,这些乐器就摆在这里,不能携带回家。叶子、笛子和口弦吹的必须是同一种乐曲,要3人同时吹起,同时停止,音合节同。所吹东曲,多是维西境内流行的青年男女对唱的调子“三赎赎”。
民间传说中的“叶子鬼”到了谁家,谁的家人就有人生病,这个鬼姑娘就住在病人家里。传说叶子鬼很喜欢听很动听的叶子乐曲,祭司、巫师就用这种吹叶子的办法引出“叶子鬼”。如果没有吹奏叶子、笛子和口弦的乐曲,“叶子鬼”是不想离开病人家的。所吹乐曲大意是:
他们宝贝姑娘啊!
请跟随我们去玩吧!(www.xing528.com)
跳舞越跳越激发,走啊!
跳舞越跳越转得快,去吧!
在野外祭叶子鬼,要从家里带一只簸箕或筛箕,内置酒内。祭司一手拉着拴猪的绳子,一手提着公鸡,念诵有关的祭词。念毕,宰猪杀鸡,先生祭一番。在簸箕内置四块花荞粑粑,一碗荞子花(炸法是临时放些水,在铁锅里炸的),一碗酒,少许花叶。用红纸做的衣服,穿在一尊木板雕刻的偶像上。并把傈僳语称“妈尼夺夺”的植物剖开,编成镯头套在雕像手上。用一种傈僳语称“维勒子”的树做成小神像,形如“”;用一节松头,一根红线和一根白线扎三个十字形,形如
”,将它们分别挂在三棵树上。再扎“
”形的3个,也分别挂在三棵树上,所选的树分别是竹子和维勒子,竹子要剖成两半。此后,在树旁生一堆火,柴不必多,火不必大,要尽量少出烟子。
簸箕是摆在地上的,若用猪、鸡祭,就把猪头、猪脚、猪肝、猪肠、鸡尾、鸡脚、鸡肝和鸡肠分别盛在两个碗里,这两样也摆存簸箕里。祭司祭鬼后,一切祭品不能带回家,一定要就地吃完,吃不完的全都烧掉。
在祭叶子鬼的地方不兴讲“回家”二字,只能讲“去砍柴”“去背水”。并说:“今晚就在这里跳舞,跳个通宵!”这几句话讲了之后,就悄悄地跑回家,祭祀活动就此结束。
[调查地点:迪庆州维西县;调查时间:1990年;调查整理:祝发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