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宣德正统帝卷:大明边疆从一元化到三元共存制

宣德正统帝卷:大明边疆从一元化到三元共存制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这么说,原本洪武时期以塞王为核心的“一元化”边疆作战区,经过永乐破坏与重建、洪熙确认和宣德继承,大明帝国边疆地区逐渐确立起了以总兵官和镇守太监为核心的“二元”军事格局。至此,明初洪武时代以塞王为核心的边疆“一元化”格局演变为以镇守内官、总兵官和巡抚总督为核心的边疆“三元共存制”或言“三堂共理制”。

宣德正统帝卷:大明边疆从一元化到三元共存制

从上述朱高炽确认的这些边疆军事将领来看,绝大多数是当年拥护和追随永乐皇帝“靖难”或南征北战的铁杆哥儿们,这些铁杆哥儿们自永乐初期起就开始独当一面,守疆护土。不过疑心病十足的永乐皇帝压根儿就没有真正信任过他们,先是“批发”自家千金,与他们中的沐晟、宋晟、何福等资深边将结为亲家。可不尽如人意的是,永乐皇帝纵然不分白昼黑夜没命地在内宫“妹妹”那里播撒种子,但其产量实在令人失望,除了早年在北京当燕王时产出的那4龙4凤外,朱棣当了皇帝后在生育男女方面简直就是“杨白劳”。不过“无所不能”的永乐皇帝有的是办法,内宫小“妹妹”忍受不了肉体寂寞,给他戴上绿帽子,他就将她们绑起来一一给活剐了;没有更多的女儿资源作为牵制边关大将的法宝,朱棣又别出心裁地想到了派遣自己一向满心欢喜的不男不女之人——宦官出巡监军、镇抚。

“永乐初始命内臣镇守辽东开原及山西等处,自后各边以次添设,相沿至今”(【明】正德《大明会典》卷110《兵部五·镇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丙戌(即永乐四年,1406年),以辽东重地,(永乐帝)命公(指内官刘顺)往镇之。”(【明】王直:《太监刘公(顺)墓表》,《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51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页)随后又派遣心腹宦官狗儿(大名王彦)接替了刘顺,“镇辽三十余年,累致捷功”(毕恭等修、任洛等重修:《辽东志》卷5《官师志·镇守内宦》,《续修四库全书》第646册)差不多与此同时,朱棣还派了太监亦失哈率领军队进师黑龙江流域,开设奴儿干都司。永乐八年,永乐帝敕令内官马靖前往甘肃巡视,并嘱咐:“如镇守西宁侯宋琥处事有未到处,密与之商议,务要停当,尔却来回话。”(【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同年他又“敕(中官)王安等监都督谭青等军,(中官)马靖巡视甘肃,此监军、巡视之始也”(《明史·职官三·宦官》卷74)。

“监军”“巡视”“镇守”这些不同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紫禁城里的大明天子可以端坐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通过中官“监军”或“巡视”或“镇守”,将大明边疆守将的一举一动都掌控在皇帝自己的手心里。

对此,永乐帝的皇位继承人朱高炽深娴此道,就在自己登极后正式颁谕公布各处边疆总兵官时,他又直接对分赴各地包括边关的中官之职责予以正式的确认,并授予镇守名分。永乐二十二年八月丁未日,“命太监王贵通率下番官军赴南京镇守”(《明仁宗实录》卷1上),九月乙酉日,遣镇守交阯中官山寿赍敕谕交阯头目黎利。(《明仁宗实录》卷2中)洪熙元年二月庚戌日,“敕甘肃总兵官都督费、镇守太监王安……”(《明仁宗实录》卷7上)

明仁宗驾崩后儿子朱瞻基即位,他“一遵成宪”,洪熙元年(1425)七月庚午日,“遣中官云仙往云南镇守”(《明宣宗实录》卷3)。宣德元年(1426)三月,“命行在礼部铸镇守交阯内官关防”(《明宣宗实录》卷15)。宣德三年(1428)九月庚子日,“命内官郭敬同武安侯郑亨镇守大同”(《明宣宗实录》卷47)。宣德四年(1429)八月乙酉日,“命太监杨庆等率神机营铳手往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同都督陈景先备御”(《明宣宗实录》卷57)……(www.xing528.com)

可以这么说,原本洪武时期以塞王为核心的“一元化”边疆作战区,经过永乐破坏与重建、洪熙确认和宣德继承,大明帝国边疆地区逐渐确立起了以总兵官和镇守太监为核心的“二元”军事格局。但这样的“二元”格局还不稳定,暂且勿论“二元”核心能否领导和组织对北虏和外夷进行有效的军事打击,单就能否守护好边关还是个问题。

洪熙年间,“蓟州虏寇入境,劫掠人民”,向来比较温和的明仁宗朱高炽闻讯后十分恼怒,斥责山海、永平和蓟州等处总兵官遂安伯陈英及都指挥陈景先,并勒令对他们停俸。(《明仁宗实录》卷9上)可没过几天又发生了大同总兵官郑亨军机稽缓一事,洪熙元年四月,朱高炽下敕通报给各处总兵官:“军中机务贵在谨密而又不稽滞。最近大同总兵官武安侯郑亨稽缓军机,误事不小。这大概是他那里负责机务文案的人疏忽检查所导致的,朕想你们别的总兵官处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吧!不过朕曾听说诸位将军军中任用的负责机务文案者多为行伍出身,军中机务文书内容尚未实行却已经被泄露,甚至还有的被传播,这恐怕是不应该的吧!眼下朕打算从文职官中挑选沉稳又有才识的文臣,给你们总兵官每人配一个,让他们专门为你们管理文书,事关军中机务的今后你们一定要与他们共同商议后才可实行。”三天后的洪熙元年四月戊辰日,朱高炽命令挑选出来的郎中李子谭等文臣,分别前往总兵官、阳武侯薛禄等处,专理军机文书,并颁赐敕谕说:“朕命将御边,其军务之殷重在严谨,而文墨所寄尤重得人。今以尔等重厚达于文理,特命往各总兵官处,凡其军中机密文书从总兵官同尔整理,必谨慎严密,不可泄露。其总兵官调度军马,发号施令等事,尔一切不得干预,总兵官宜以礼待尔,尔亦宜循守礼法,不可轻慢,庶几协和相济,以成国事。钦哉!”(《明仁宗实录》卷9下)

派遣内官特使与总兵官共同镇守边疆军事重镇,又给总兵官配上文臣,“惟文书尔与之计议而行”(《明仁宗实录》卷9下)。宣德后朝廷派往地方上的巡抚大臣逐渐由兼管地方三司发展到了兼理边疆军务——巡抚、总督制形成。至此,明初洪武时代以塞王为核心的边疆“一元化”格局演变为以镇守内官、总兵官和巡抚总督为核心的边疆“三元共存制”或言“三堂共理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