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明帝国:代王府内乱与纷争,正统、景泰帝卷(全2册)

大明帝国:代王府内乱与纷争,正统、景泰帝卷(全2册)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命20岁的代王朱桂率领代王府的护卫军士出塞,接受三哥晋王朱的指挥,共同打击蒙元残余势力。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时,25岁的代王朱桂已经是大明北方地区一位重要的军事统帅了。这倒与她老公代王朱桂配得上一对狗男女,不过,这一对狗男女也有矛盾。建文帝下诏,将这个为非作歹的13皇叔废为庶人。换言之,从根本上确立了朱仕为未来代王府的法定继承人。

大明帝国:代王府内乱与纷争,正统、景泰帝卷(全2册)

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13个儿子,洪武十一年,5岁的代王被老爸朱元璋封为豫王,但没有马上就藩。洪武二十五年朱桂19岁时被改封为代王,并于当年正式就藩山西大同。(《明史·诸王二》卷117)

当时大明元朝残余势力之间的战争还时不时地进行,鉴于“南粮北运”的不易与艰辛,朱元璋下令代王朱桂在山西等地建立军队的卫所,实行军屯,以此来解决大明军饷北运的困难。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命20岁的代王朱桂率领代王府的护卫军士出塞,接受三哥晋王朱的指挥,共同打击蒙元残余势力。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时,25岁的代王朱桂已经是大明北方地区一位重要的军事统帅了。

朱桂个性上有三大特征:第一,极度风流。可能朱桂在这方面较多地遗传了他老爸朱元璋的德性——见到女人不论她是谁,想干就干;不过,他老爸见了美女还要讲点“政治原则”,可这个儿子朱桂见了女人就掉魂,连身边的女仆他也要给她们喷撒雨露,播点种子。由于代王妃看得紧,朱桂只好来个“对内搞活”,从代王府的下人中找乐,尤其是那些侍女,个个年轻,长得不一定漂亮,但这不耽误玩啊。开始时代王朱桂“偷腥”还不太为人所知,但时间一久,连他的老婆(不一定是正室的王妃)也看出来了。要说这代王的老婆还真有来头,她是中山王徐达的小女儿。徐达的大女儿嫁给了朱棣,即后来的仁孝文皇后,她十分贤淑;可徐达的这小女儿与姐姐恰恰相反,她相当泼辣、骄横,而且还是个醋坛子。这倒与她老公代王朱桂配得上一对狗男女,不过,这一对狗男女也有矛盾。朱桂吃了“窝边草”,可把徐达的小女儿给气坏了,但她知道丈夫是个什么东西,无赖、恶棍,找他是没得理可说的,她就拿代王府里被朱桂糟蹋过的那两个侍女出气,给她俩身上漆上漆,使其成为癞子,她要看看这两个小妖精还怎么能勾引她的丈夫。“最毒莫若妇人心”,这女人发起狠来还真厉害!母老虎发威了,无赖丈夫朱桂也拿她没辙。(《明史·诸王二》卷117)

代王朱桂的第二个特征是为人凶狠,下手残暴,尤其是他的下人与佣人,要是服侍不好,他不是打就是杀。正因为如此,代王周围的人常常是朝不保夕,惶惶不安。

代王朱桂的第三个特征是“特有经济头脑”,可能是他父亲朱元璋一夜情“应急发挥”所产生的特别效果,朱桂拥有相当的“超前意识”——金钱第一,他到处敛财。要是碰到不给的,他就打、砸、抢,甚至还杀人,看你们还有谁敢不给?所以说朱桂是个民愤极大的大坏蛋,是一匹充满血腥的豺狼

建文帝登基那年,朱桂25岁,这个比侄儿建文帝大3岁的恶棍皇叔也开始蠢蠢欲动,密谋造反,但他没有他四哥朱棣那样善于伪装,加上平时任意胡为,积怨甚深。他刚想行动,有人就向建文朝廷密报,说代王朱桂图谋不轨。建文帝下诏,将这个为非作歹的13皇叔废为庶人。(《明史·诸王二》卷117)

朱棣“靖难”成功后,恶棍代王朱桂被“平反昭雪”,可没过几年他又干出了杀人越货的勾当,弄得当时的大明朝廷都为之侧目。明成祖朱棣列出了他犯下的32条罪状,“召入朝,不至。再召,至中途,遣还,革其三护卫及官属”。但由于代王朱桂与朱棣的关系特殊,他们既是兄弟又是连襟,所以没过多久,明成祖就“复(代王)护卫及官属”(《明史·诸王二》卷117)。

经过这番折腾后,老代王朱桂似乎“老实”了一阵子,但在自己王府管理方面却是一塌糊涂。由于偏爱与其臭味相投的宣宁王朱逊炓、怀仁王朱逊焴,朱桂对其他的儿孙视为陌路,就连代府世孙朱仕也遭到了遗弃。朱仕的父亲即代府世子朱逊煓早亡,留下了孤儿寡母又遭代府的排斥,无奈之下他们被迫移往山西行都司借住,且一借就是10余年,因此说,到世孙朱仕14岁时,他还目不识丁。不过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就当时实际而言,“代王桂诸孙皆失学”(《明宣宗实录》卷22)。

鉴于老代王朱桂既年老又这般昏聩、荒诞,大明朝廷出面,从王府禄米内每年拨300石给世孙母子;200石给广灵王母子,并敕令潞城王专门督促父王朱桂遵照朝廷之命而行事。(《明宣宗实录》卷22)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又从嫡长子王位继承法出发,“命世孙代祖裁决府事”(清代人修的《明史》在此处有误,今以《明英宗实录》为准)。这话是说,让代王世孙朱仕代替祖父总理王府事。换言之,从根本上确立了朱仕为未来代王府的法定继承人。这对于代府世孙的两个叔叔宣宁王朱逊炓、怀仁王朱逊焴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他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尤其是宣宁王朱逊炓,他的母亲还是老代王的妃子,即前文提到的永乐皇帝徐皇后的亲妹妹,后台硬得很,因此他压根儿就没把代府世孙放在眼里,并在暗中产生了抢夺王储的念头。(www.xing528.com)

按照当时的规制,王府文武官员每天清晨必须来到王府门前等候藩王爷的召见,其做法类于紫禁城里的早朝。世孙朱仕上任后,叔叔宣宁王朱逊炓、怀仁王朱逊焴天天跟随着昏聩的老代王朱桂,3人一起守在王府的棂星门外,见到有王府官过来,就上前去拦截;要是拦不住,就一阵暴打,目的很清楚就是不承认朱仕为未来代王府的法定继承人。为此大明朝廷专门降敕予以了严斥,令其“存念至亲,洗心易虑,务隆敦睦,毋蹈前非”(《明英宗实录》卷67)。

见到朝廷发火了,老混混朱桂和他的那两个宝贝儿子只好暂时收敛一下,随后又玩起了新的花样。据说当时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代王朱桂带了宣宁、怀仁两王穿着短衫,戴着小帽,手里拿着大棍,袖口里藏了斧头和锤子,然后冲到大同的大街上,见到有什么好玩的或有什么好吃的伸手就拿。谁要是说个“不”字,他们立即从袖中取出斧子砍人,“且欲出城祈福真武庙”。代王父子如此之行哪像是王爷所为,简直就是地狱出来的恶魔在施虐!代府长史见此赶紧规谏,没想到给老朱桂打得皮开肉绽。

消息传到北京,那时明英宗已经登基四年了,尽管还年少,但数年的治政经历多少也让他的见识增长了一些,听说老代王父子胡作非为,他降敕代府,软中带硬地规劝道:“曾叔祖春秋高,宜在府安享富贵,乐善循理,表率诸王……夫以国王之尊而数轻出,猝遇无知逞凶者,何以待之?且长史,朝廷命吏,职专辅导。而以谏诤,辄加棰楚,此岂王者所宜为?继今宜自改悔,副予亲亲至怀。不然,则祖宗之法具在,予固不得而私也。”(《明英宗实录》卷44)

老朱桂接到侄曾孙皇帝朱祁镇的书面警告后还没有将其读完,就气不打一处来了,心想:娃娃哎,你才几岁,我是曾叔祖,比你爷爷还要高一辈的老祖宗啊,有你这样的小辈跟老长辈说话的吗?朱桂越想越气,越想越火。就在这时,经常陪着他一起外出作恶的两个活宝儿子宣宁王朱逊炓、怀仁王朱逊焴在旁不断地煽风点火,一个说:“父王大人,你想过没有,咱们家里的这些小事远在千里之外的朝廷怎么会知道的?肯定是咱代王府的那个世孙朱仕勾结大同地方官府在暗中捣的鬼啊!”另一个说:“我早就看出来了,朝廷信任的那个世孙朱仕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兄弟俩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将老朱桂的怒火吊得高高的,终使他“屡肆怒责于世孙,闻见者咸所不平”(《明英宗实录》卷67)。

就在老朱桂与世孙朱仕的关系日趋紧张、复杂的情势下,不断受到儿子宣宁王朱逊炓挑唆的老代王妃徐氏终于坐不住了,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宣宁王朱逊炓没当上代王接班人的那副委屈相,她决定豁出去了。正统八年(1443)二月二十二日夜,月黑风高,徐氏带了宫人气势汹汹地直奔世孙朱仕家。一到大门口,她立即开始叫骂。见到对方毫无反击之意,她的气势变得越来越嚣张,令人捡来砖头瓦块向世孙家的大门猛砸,且边砸边骂,“势欲肆害”。世孙朱仕见到情势不妙,赶紧逃离,前往山西都司衙门请求保护。(《明英宗实录》卷102)

世孙走了,代王府的实际管理者一时缺位,这下徐氏可更加神气了,乘着轿子,带了一些手下人,直接闯到了原本由世孙朱仕掌管的王府内库,将一大批金银绸缎直接往外搬。为了掩人耳目,她让人将宝物藏在自己乘坐的轿子里头,不厌其烦地分批带出(《明英宗实录》卷102),再“私与亲子宣宁等王”,而对外她诡称王府内库遭受了抢劫。以至于到世孙正式嗣位时,代王府的内库宝物已“罄尽无存”(《明英宗实录》卷158)。

虽说正统帝每次接到代府内讧的奏报都要降敕,并对相关当事人予以一定的批评教育和严厉斥责,可这样的自律教育实际效果却等于零。正统十一年(1446),一生坏事做尽的老代王朱桂终于死了,曾经被母老虎徐氏撵出代府大院的世孙朱仕这下总算名正言顺地承袭了代王之位,即明史上的第二位代王。至此,长达一二十年的代府内乱暂时告个段落,不过这时的代府已成为一个空壳,就连老代王朱桂死后的丧葬费也拿不出来,新代王朱仕没法子,只好上奏正统朝廷,让山西大同府税课司拨些银两,这才将老朱桂给安葬了。(《明英宗实录》卷158)

其实除了上述的辽王府、代王府外,秦、晋、周、庆、宁、蜀、岷、唐、韩等各王府也在此前后一一闹得鸡飞狗跳,斗得天昏地暗。对于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皇家宗室折腾,本来就天分不高、智能平庸的小杆子皇帝朱祁镇除了运用常规性的敕戒、劝谕、警告——最多也就是将过分逾制的皇家宗室成员废为庶人或禁锢外,已别无他法了。而从大明皇家宗室角度来讲,朱子朱孙们之所以这样乐此不疲地折腾,有一个因素很关键,那就是他们衣食无忧,无所事事,又欲望无限。欲望无限首先体现在他们都以为自身体内流淌着的是大明皇家红色的血液,谁都有资格当皇帝,因而他们与当朝天子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只不过这样的矛盾与冲突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藩王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