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1 图解思考方法
1)图解思考
建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表现。初学者常常会说要等到有所决定后再动手画图,事实上,这是迟滞不进的办法,因为在动手画图之前是不可能决定什么的。犹豫不决常常是出自缺乏依据。决定本身包含有选择的意思,我们要认识到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可能性,不能有了一个好主意就拍板决定,而应该经过多种方案的图解比较,再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图解思考加强了草图与思考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图3.3.1)。
设计进程可以看成是从含糊通向明确的一个系列变化。在设计的最后阶段,设计师采用类如画法几何的严格图解语言。但是这种表现形式并不适用于各个阶段。在方案开始阶段,高度抽象的思维必须依赖有多种解释的、较随意的图解语言来表达。设计师应采用快捷的草图和图解方法。
草图必须简单、清晰才有效果。如果包含的信息太多以致无法一目了然,草图就失去其有效性。但必须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并能勾勒出具有特征的设想(图3.3.2)。
3.3.1 构思图解与平面草图
图3.3.2 草图应包含恰当的信息量
图解最有用的特性之一是信息可以多层次地同时传递和接受。绘制框图(图3.3.3)的基本过程如下:
(1)在用简略的框图中表示各基本体及其相互关系。
(2)应用图解语法的规律来简化框图至最简结构。
(3)应用明暗色调或者粗线修正框图,表达第二层次的信息。
(4)在基本框图上加添其他信息层,如贴上标签的方法。
(5)如果框图变得过于复杂,可先分解,然后再组合成群体或者在同类基本体外围加上界框。
2)从构思到方案设计
建筑师得善于简化问题,提炼出本质的要素。揭示整个体系的内在结构或者形式是抽象化的过程。而图解信息交流正是最适合于这种抽象任务(图3.3.4)。图3.3.5所示为住宅设计从构思到方案设计各阶段的逐步具体化。
图3.3.3 绘制框图的基本过程
图3.3.5 从构思到方案设计的图解
第一幅框图为住宅设计的抽象泡泡图。各项功能要求和功能间的相互关系均在图中标明。并且标出各功能与其相互关系的等级。主要入口清晰醒目,各“圆圈”都无方位,因为关系图并不包括这类信息。只要功能间的关系不变,圆圈可以移向不同位置并不会改变图面的基本信息。
第二幅框图则表示出位置和气候信息。确定各功能的朝向和位置,并且考虑了自然光和热、景象视野及各功能的分区。
第三幅图解反映出适应功能要求的空间尺度和形式。在这幅图中考虑了功能要求和设计网络。
第四幅图解着手确定结构、构造和围护物。图纸附有充分而正规的说明,从此进入了方案设计阶段。
3.3.1.2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是脚踏实地着手建筑设计的第一步。对于相似功能的分群或分区是一个逻辑性很强、条理化程度很高的过程。通常我们将相互关联的建筑、部门、区域、空间作比较,依照紧密程度将其安排为毗邻或疏远关系(图3.3.6)。
比如在上文提到的住宅设计中,首先可以将主人、客人活动进行内外分区,客房可以相对独立地规划在主人卧室区域之外;然后再根据主人活动事件的不同,在起居、餐饮、睡眠和养生休闲空间几大块中进行动静、主辅区分。餐饮空间中,厨房、餐厅关系紧密;起居空间中,书房、视听、会客应自成一组,至于户外球场、游泳池、平台等又应区别对待;而睡眠休息空间则可按照夫妇、子女、父母等进行单元化设置,每组除卧室外还包括盥洗、更衣、储藏等附属空间。
图3.3.6 功能分区关系图
如图3.3.7所示是位于某风景区中的艺术工作室,由于绘画书法、雕塑、陶艺需经常维护管理,适合集中安排;对于研究室、演讲室及会议室等相对较洁净,可以与其他功能隔离;针对采光要求不同,模特摄影应有直射阳光,底片冲印应设暗房。
园林建筑中经常出现小型博览类建筑,博物馆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的机构,它具有采集保管、调查研究、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图3.3.8)。
博物馆最基本的组成是展览陈列区、观众服务区、藏品保管区、文保技术区、行政管理区、学术研究区、设备后勤区七大部分(图3.3.9)。在七个功能区中,展览陈列区是核心部分,并与观众服务设施部分构成对外开放部分;而藏品库区、技术用房、学术研究用房、行政用房、设备辅助用房构成了内部作业部分并服务于对外开放部分。在图3.3.10中,图形大小示意各用房面积的差别,线条的粗细表示它们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根据这七个功能分区,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使粗线条连接的功能区相对要靠近些,以免流线过长。
图3.3.7 某艺术工作室功能分区
图3.3.8 博物馆三大职能图
图3.3.9 博物馆功能构成
图3.3.10 博物馆功能分区关系图
3.3.1.3 流线组织
流线组织就是从活动或事件展开的时间顺序出发,在各个功能活动区域之间建立积极而合理的联系;空间感受也根据人的行走进程而同步变换,因连贯的交通而产生一定秩序。同功能分析图一样,我们可以根据人的行为习性,确定其在使用或体验空间的过程中可能性最大、最为便捷的程序,并以箭头方向指示分析,这就是流线图。
通常三种流线要素值得分析:首先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流线。无论何种建筑类型,我们都应考虑人、车、货分流,对外客流与内部服务供应流线分开。其次,还要考虑专业流线的差异,如车站、机场、码头分出发、到达、行包、上行、下行流线;医院分门诊、急诊、儿童门诊、隔离门诊不同流线;图书馆则应将读者流线、图书流线、工作流线等区分组织。第三点,紧急疏散流线是人流集中的建筑,出于防火需要等考虑的重要因素,应该设置专用出口。
以功能相对复杂的博物馆为例,如何将众多房间配置成一个有机整体,只能通过清晰的流线组织把各空间串联起来。因此,对博物馆功能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把所有房间之间的关系搞清楚,这就是流线分析。我们来看一看图3.3.11所表述的博物馆流线分析图。
图3.3.11 博物馆流线分析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1)博物馆可分为一般观众流线、专业人员流线、藏品流线、行政管理流线。它们各自有单独的出入口与外界联系。
(2)一般观众流线和专业人员流线以及它们所联系的房间属于对公众开放的区域,应布局在博物馆建筑的前区,接近博物馆主要出入口。
(3)藏品流线和行政管理流线以及它们所联系的房间属于馆内作业区,应布局在博物馆建筑的后区,与观众流线隔开。
(4)前区的展览陈列与后区的藏品库应尽可能靠近,使藏品运输流线短捷。
(5)设备后勤区应与其他房间保持一定距离,没有直接的流线关系,并有单独的出入口。
3.3.1.4 交通空间
交通空间包括走廊、过厅、门厅、出入口、楼梯、电梯、坡道等。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各个独立使用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幢完整的建筑。在建筑物中,这部分空间所占的面积是较大的。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大小和位置,主要取决于各部分的功能关系和建筑空间处理的需要。
交通空间是任何建筑组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建筑物的容积中占有相当的空间。如果把它仅仅看成是具有联系功能的设施,那么交通通道只不过是一些没有尽头的廊道式空间而已。但是,交通空间必须沿途向人们提供散步和停留、休息和观赏的活动场地。交通空间并非功能分区后的剩余图形,而可将它抽象为突出功能之上的完整“正形”,是一张由“线”和“节点”构成的网络(图3.3.12)。概括起来,交通空间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
1)交通空间类型
(1)水平交通空间
水平交通空间是公共建筑同层各部分空间联系的重要手段,主要呈走廊空间形态。走廊形态多样,可以采用弧线和折线,相互交错、分出岔道,或者形成回路。如将其图形化,则可归纳为线式、辐射式、螺旋式、方格式、网式或以上形式的混合。人们一旦了解了建筑物通道图形,就会对其空间布局及所处方位了如指掌。走廊尽量具备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单面房间布局的走道可侧面采光;双面房间、走廊居中的则可在尽端设窗。
走廊的长宽主要由建筑类型和消防疏散要求决定。按照人体工学,900mm宽的走道只够一人行走;若两人以上并肩行走则需1 200mm以上的净宽。在完善平面设计时还需考虑走廊平面的变化及起始位置的处理。除功能、视觉上的考虑之外,走道长度还受消防要求影响,因此不能过长。根据国家规范,应该将从最远房门中线到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控制在安全疏散的限度内,具体视建筑类型与防火等级而定。
当建筑分散布局或地形变化较大,建筑结合地形布置时,往往用廊将建筑各部分空间联系起来,并可与绿化、庭院紧密结合,创造生动活泼的建筑空间。如图3.3.13为南京中山植物园时珍馆,该馆以一段敞廊作为入口,它将离陈列室仅10m远的原有水泵房连成一体,敞廊北面以粉墙作为屏障,墙上设景窗三棂。景窗花饰图案展现了植物园的内容。敞廊将游人引至建筑主体——陈列室。陈列室与北面的接待室、学术交流厅高差3m,采用爬山廊引导人们于假山石笋之间。学术交流厅东面敞廊主要供人们饱赏大自然的美景,依石靠可俯瞰小溪,亦可仰首远眺中山陵。
图3.3.12 叠加交通系统
图3.3.13 南京中山植物园时珍馆
(2)垂直交通空间
垂直交通空间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等形式。在大量的公共建筑中,楼梯是最常采用的垂直交通手段,它不但起着各层之间的功能联系作用,而且以其独特的形态对室内外空间起着造型作用。在完善设计中应考虑如下问题:
楼梯有两种,一种是正常使用状态的公共楼梯,一种是消防楼梯。公共楼梯一般位于醒目的厅堂空间中,是联系不同水平层面与标高的纽带。它不仅是能够满足交通连接功能的“角落”,而且它的这种空间“斜线”要素的飞跃视觉效果还带来“跨越”的心理含义。传统楼梯大多相对封闭对立,倚墙设立直跑、双跑或三跑等。随着空间设计的多元化,楼梯也越来越开放自由,平面有折线、螺旋、弧形等,平台可以放大为休息空间。当楼梯的“三维性”被发掘、强化时,就可以被塑造为点、线、面交错的立体构成或抽象雕塑,成为空间的转折点或标志。另一类消防楼梯的位置和数量则应视安全疏散要求而定。
(3)枢纽交通空间
人们走到通道的相会点或交叉口时,往往需要决定继续前行还是转向,因而在此要留出充足的空间,供人回旋。这种联系衔接交通空间“线”要素的空间有前厅、过厅、电梯厅等。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些扩大的“节点”,如门厅、大堂、中庭、内院等,它们不仅是活动枢纽,同时还担负接待、休息、等候、会客、洽谈等功能。
交通厅是空间句法中的“顿号”,使其不至于因廊道过长而变得单调乏味。另外,垂直交通大都安排在水平交通的交接点、端点、角落、中心点等特殊位置,厅的设置也解决了从水平到垂直交通方向上的转换,为人流停留等候提供缓冲余地(图3.3.14)。
3.3.14 交通系统中的点线要素
2)交通空间形式
交通空间形式的变化根据下列几点:
(1)交通空间的边界已被划分;
(2)交通空间与被联系空间的形式关系;
(3)交通空间的尺度、比例、采光及景观的特征已经明确;
(4)交通空间的入口;
(5)楼梯和坡道高程变化的处理方式。
交通空间可采用:
(1)封闭式,形成一条廊道,通过墙上的入口与空间发生联系;
(2)一边开敞式,在通道与其所连接的空间提供视觉和空间的连续性;
(3)两边开敞式,通道成为所穿过空间的实际延伸部分。
交通空间的高度和宽度应当与交通量和交通方式成比例。狭窄的封闭式廊道能增强运动的意味。增加廊道的宽度不仅提高交通量,而且提供人们停留、休息和观赏的空间。廊道还可与空间合并而加宽。在一个大空间中,廊道可以是任意而不规则的,既无形状又无边界,完全由在空间里的活动方式来决定。(图3.3.15、图3.3.16)
图3.3.15 水平交通空间的形式
图3.3.16 垂直交通空间形式
3)人的动线设计
人在建筑物中的行动路线是路线越短,效率越高;越简单明快,动作便越轻松。所以,如何缩短人的动线,并且使之明快,可以说是评价交通空间功能性的指标之一。走廊、坡路,或是阶梯、电动扶梯、电梯等若采取透明化的设计方法,可使其组合对比,或营造出故事性。人的动线宛如在透明的圆形管道中行走。在这种视觉化的廊道中,人们移动的姿态还可以给予建筑空间及城市空间以有趣的表演效果(图3.3.17)。不仅是从外部看去的视觉效果,从内部向外部看的视觉效果也可以加以设计。看什么,如何看,等等。由此,可以给行走于廊道的人带来乐趣(图3.3.18)。
图3.3.17 动线的视觉变化
(www.xing528.com)
图3.3.18 动线对周边的视觉变化
图3.3.19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入场者首先乘电梯到最上层,从那里沿
着缓缓的坡道,边向下走,边观赏画,比例尺寸极为合适。虽然也有人指出坡道不适合观赏绘画,但自己在建筑物的什么地方走,十分明了,所以可以很专心地观赏。
图3.3.20是德赛尔德鲁夫美术馆,是英国建筑师詹姆斯.F.斯特林所设计,道路上下的电梯与缓缓的坡道左右两侧人的行动并列对比,十分有趣。
图3.3.19 古根海姆美术馆
图3.3.20 德赛尔德鲁夫美术馆
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园是安藤忠雄的作品。地上一层、地下两层,有绘画、7个水池、大小瀑布4处、大小造园3处。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回廊式绘画庭园方式,忠实地再现名画的造型和色彩的陶版画庭园。这与传统的庭园从根本上有所不同,传统的庭园平面构成多,而安藤忠雄强调的是动线的重叠。
3.3.1.5 空间序列
图3.3.21表现了几种常见的平面组合形式。组织空间序列,应沿主要人流路线逐一展开一连串的空间,能够像一曲悦耳动听的交响乐那样,既婉转悠扬,又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其次,还要兼顾到其他人流路线的空间序列安排,后者虽然居从属地位,但若处理得巧妙,将可起烘托主要空间序列的作用,这两者的关系犹如多声部乐曲中的主旋律与和声伴奏,若能协调一致,便可相得益彰。单一空间是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在分析功能与空间的关系时首先从单一空间入手。
图3.3.21 常见的平面组合
1)单一空间形式
(1)空间的体量与尺度
在一般情况下室内空间的体量大小主要是根据房间的功能使用要求确定的。例如住宅中的居室,过大的空间将难以造成亲切、宁静的气氛。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指出:“日本式建筑四张半席的空间对两个人来说,是小巧、宁静、亲密的空间。”日本的四张半席空间约相当于我国10m2左右,作为居室其尺度是亲切的,但这样的空间并不能适应公共活动的要求。
对于公共活动来讲,过小或过低的空间将会使人感到局促或压抑,这样的尺度感也会有损于它的公共性。出于功能要求,公共活动空间一般都具有较大的面积和高度,这就是说:只要实事求是地按照功能要求来确定空间的大小和尺寸,一般都可以获得与功能性质相适应的尺度感。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纪念性建筑,其异乎寻常高大的室内空间体量,主要不是由功能使用需求决定,而是由精神方面的要求所决定的。
人们从经验中可以体会到:在绝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面积愈大的空间愈显得低矮。另外,作为空间顶界面的天棚和底界面的地面,如果高度与面积保持适当的比例,可以显示出一种互相吸引的关系,一旦超出了某种限度,这种吸引的关系将随之而消失。
(2)空间的形状与比例
最常见的室内空间一般呈矩形平面的长方体,空间长、宽、高的比例不同,形状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变化。不同形状的空间不仅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甚至还会影响到人的情绪。例如一个窄而高的空间,由于竖向的方向性比较强烈,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如同竖向的线条一样,可以激发人们产生兴奋、自豪、崇高或激昂的情绪。哥特教堂所具有的又窄又高的室内空间,正是利用空间的几何形状特征,而给人以满怀热望和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一个细而长的空间,由于纵向的方向性比较强烈,可以使人产生深远的感觉。借这种空间形状可以诱导人们怀着一种期待和寻求的情绪,空间愈细长,期待和寻求的情绪愈强烈。引人入胜正是这种空间形状所独具的特长。颐和园的长廊背山临水,自东而西横贯于万寿山的南麓,由于它所具有的空间形状十分细长,处于其中就会给人以无限深远的感觉和诱惑力,凭着这种诱惑力将可以把人自东而西一直引导至园的纵深部位(图3.1.13)。一个低而大的空间,可以使人产生广延、开阔和博大的感觉。当然,这种形状的空间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使人感到压抑或沉闷。
除长方形的室内空间外,为了适应某些特殊的功能要求,还有一些其他形状的室内空间,这些空间也会因为其形状不同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例如中央高四周低、穹隆形状的空间,一般可以给人以向心、内聚和收敛的感觉;反之,四周高中央低的空间则具有离心、扩散和向外延伸的感觉。弯曲、弧形或环状的空间,可以产生一种导向感,诱导人们沿着空间轴线的方向前进。
在进行空间形状的设计时,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还要结合一定的艺术意图来选择。这样才能既保证功能的合理性,又能给人以某种精神感受。
(3)内部空间的分隔处理
一个单一空间,不存在内部分隔的问题。但是由于结构或功能的要求,需要设置列柱或夹层时,就要把原来的空间分隔成为若干部分。
柱子的设置是出于结构的需要,首先应保证结构的合理性。但是也必然会影响到空间形式的处理和人的感受。为此,应当在保证功能和结构合理的前提下,使得柱子的设置既有助于空间形式的完整统一,又能利用它来丰富空间的层次与变化。列柱的设置会形成一种分隔感,在一个单一的空间中,如果设置了列柱,就会无形地把原来的空间划分成为两个部分。柱距愈近、柱身愈粗,这种分隔感就愈强。
室内夹层的设置也会对空间形成一种分隔感,以列柱排列所形成的分隔感是竖向的,而以夹层分隔所形成的分隔感则是横向的。夹层的设置往往是出于功能的需要,但它对空间形式的处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丰富空间的变化和层次。有些公共建筑的大厅,就是由于夹层处理得比较巧妙,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2)多空间组合
建筑的空间感染力贯穿于人们连续行进的过程之中(图3.3.22)。
图3.3.22 点和线的基本排序组合
因此,我们必须越出单一空间的范围,进一步研究两个、三个或更多空间组合中所涉及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成为下列几个方面。
(1)空间的对比与变化
两个毗邻的空间,如果在某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借这种差异性的对比作用,将可以反衬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使人们从这一空间进入另一空间时产生情绪上的突变和快感。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几个方面:
①高大与低矮之间相毗邻的两个空间,若体量相差悬殊,当由小空间而进入大空间时,可借体量对比而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所采用的“欲扬先抑”的手法,实际上就是借大小空间的强烈对比作用而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在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在通往主体大空间的前部,有意识地安排一个极小或极低的空间,通过这种空间时,人们的视野被极度地压缩,一旦走进高大的主体空间,视野突然开阔,从而引起心理上的突变和情绪上的激动和振奋。
图3.3.23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②开敞与封闭之间,就室内空间而言,封闭的空间就是指不开窗或少开窗的空间,开敞的空间就是指多开窗或开大窗的空间。前一种空间一般较暗淡,与外界较隔绝;后一种空间较明朗,与外界的关系较密切。很明显,当人们从前一种空间走进后一种空间时,必然会因为强烈的对比作用而顿时感到豁然开朗。安藤忠雄在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的设计中,将寺堂的上部设计为浮现着莲花的池塘。连接阶梯大胆地降入到池塘中。人们在行进中可以感受到两种空间的强烈对比(图3.3.23)。
③不同形状之间,不同形状的空间之间也会形成对比作用,不过较前两种形式的对比,对于人们心理上的影响要小一些,但通过这种对比至少可以达到求得变化和破除单调的目的。要注意的是,空间的形状往往与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为此,必须利用功能的特点,并在功能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地变换空间的形状,从而借相互之间的对比作用以求的变化。
④不同方向之间建筑空间,出于功能和结构因素的制约,多呈矩形平面的长方体,若把这些长方体空间纵、横交替地组合在一起,常可借其方向的改变而产生对比作用,利用这种对比作用也有助于破除单调而求得变化。图3.3.24是池田20世纪美术馆,它的玻璃通路斜着插进四角形的展室,表现了强力的楔入效果。
⑤拓扑学式的变化。在数学中,“拓扑学”这一术语的定义为“几何形体特性的研究。这些形体甚至处于变形下只要表面不损坏依旧保持其原有的特征”。图3.3.25(a)所示实例为拓扑学上相似而外观截然不同的两个具体物体,如面团和杯子。从面团到杯子的变化显示物体基本表面关系如何保持完整,而其外形在捏压之后却完全改变了形式。图3.3.25(b)则演示了拓扑学上平面的演变,另一相同的拓扑学连续性对设计形象的处理手法颇为重要。建筑专业学生大多错误地把局部特定的处理当作局部之间的拓扑学或根本的关系。要是图解画中的真正拓扑学特征被确认了,那么就可发现各部分之间存在众多的其他布置方式。
图3.3.24 池田20世纪美术馆
图3.3.25 拓扑学式的变化
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三幢住宅(图3.3.26),可以看出拓扑学式连续性的潜力。赖特在三幢住宅中应用了一系列的“语法”,起控制作用的几何图形布置平面并贯穿在细部中。三幢住宅看起来不同,其实存在一种拓扑学上的相同。要是每一功能空间以一个点表示,当两个空间相互连接时在它们的点之间画一条线,我们就会发现这三幢住宅的平面在拓扑学上是相同的,由此可见,一个拓扑学式的结构可以变化出三种完全迥异的表现。
图3.3.26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所涉及的三幢住宅的拓扑学
(2)空间的重复与再现
在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对比固然可以打破单调以求得变化,作为它的对立面,重复与再现则可借协调而求得统一,因而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诚然,不适当的重复可能使人感到单调,但这并不意味着重复必然导致单调。在音乐中,通常都是借某个旋律的一再重复而形成为主题,这不仅不会感到单调,反而有助于整个乐曲的统一、和谐。
建筑空间组合也是这样。只有把对比与重复这两种手法结合在一起而使之相辅相成,才能获得好的效果。例如对称的布局形式,凡对称都必然包含着对比和重复这两方面的因素。我国古代建筑家常把对称的格局称之为“排偶”。偶者,就是成双成对的意思,也就是两两重复地出现。西方古典建筑中某些对称形式的建筑平面,也明显地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空间,力图使之变换形状或体量,借对比以求得变化;而沿中轴线两侧横向排列的空间,则相对应地重复出现,这样,从全局来看既有对比和变化,又有重复和再现,从而把两种互相对立的因素统一在一个整体之内。
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还可以形成一种韵律节奏感。在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选择同一种形式的空间作为基本单元进行排列组合,借一定地重复来取得这种效果(图3.3.27~图3.3.29)。
图3.3.27 普林摩尔专科学生宿舍
图3.3.28 理查医学实验楼
图3.3.29 八岳美术馆
(3)空间的衔接与过渡
两个大空间如果以简单化的方法使之直接连通,常常会使人感到突然(图3.3.30),致使人们从前一个空间走进后一个空间时,印象十分淡薄。倘若在之间插进一个过渡性的空间,它就能够像音乐中的休止符或语言文字中的标点符号一样,使之段落分明并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图3.3.31)。
图3.3.30 “区分”与“结合”的力的关系
图3.3.31 “连接方式”的变化
过渡性空间应当与主空间有所不同,使人们在行进中体验到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由亮到暗,再由暗到亮等这样一些过程,从而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过渡性空间的设置不可生硬,在多数情况下应当利用辅助性房间或楼梯、厕所等间隙把它们巧妙地融合。
某些建筑,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必须有一个斜向的转折,若处理不当,其内部空间的衔接可能会显得生硬和不自然。这时,如果能够巧妙地插进一个过渡性的小空间,不仅可以避免生硬并顺畅地把人流由一个大空间引导至另外一个大空间,而且还可以确保主要大厅空间的完整性。
过渡性空间的设置必须看具体情况,并不是说凡是在两个大空间之间都必须插进一个过渡性的空间,那样,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还可能使人感到繁琐和累赘。
此外,内、外空间之间也存在着一个衔接与过渡的处理问题。我们知道: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总是和自然界的外部空间保持着互相连通的关系,当人们从外界进入到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时,为了不致产生过分突然的感觉,也有必要在内、外空间之间插进一个过渡性的空间——门廊(图3.3.32),从而通过它把人很自然地由室外引入室内。
(4)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两个相邻的空间,如果在分隔的时候,不是采用实体的墙面把两者完全隔绝,而是有意识地使之互相连通,将可使两个空间彼此渗透,相互因借,从而增强空间的层次感。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借景”的处理手法也是一种空间的渗透。“借”就是把彼处的景物引到此处来,这实质上无非是使人的视线能够越出有限的屏障,由这一空间而及于另一空间或更远的地方,从而获得层次丰富的景观。“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著名诗句,形容的正是中国庭园所独具的这种景观。
图3.3.32 衔接部分的设计
技术、材料的进步和发展为自由灵活地分隔空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凭借着这种条件西方近现代建筑从根本上改变了古典建筑空间组合的概念——以对空间进行自由灵活的“分隔”的概念来代替传统的把若干个六面体空间连接成为整体的“组合”的概念。这样,各部分空间就自然地失去了自身的完整独立性,而必然和其他部分空间互相连通、贯穿、渗透,从而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层次变化。所谓流动空间正是对这种空间所作的一种形象的概括。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是密斯·范·德·罗的代表作品,建成于1929年,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图3.3.33、图3.3.34)。
图3.3.33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立面
图3.3.34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平面
(5)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某些建筑,由于功能、地形或其他条件的限制,可能会使某些比较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所处的地位不够明显、突出,以致不易被人们发现。另外,在设计过程中,也可能有意识地把某些“趣味中心”置于比较隐蔽的地方,而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不论是属于哪一种情况,都需要采取措施对人流加以引导或暗示,从而使人们可以循着一定的途径而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是这种引导和暗示不同于路标,而是属于空间处理的范畴,处理得要自然、巧妙、含蓄,能够使人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地走向另一个空间。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作为一种处理手法是依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的,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以弯曲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并暗示另一空间的存在。这种处理手法是以人的心理特点和人流自然地趋向于曲线形式为依据的。通常所说的“流线型”,就是指某种曲线或曲面的形式,它的特点是阻力小,并富有运动感。面对着一条弯曲的墙面,将不由地产生一种期待感——希望沿着弯曲的方向而有所发现,而将不自觉地顺着弯曲的方向进行探索,于是便被引导至某个确定的目标。
②利用特殊形式的楼梯或特意设置的踏步,暗示出上一层空间的存在。楼梯、踏步通常都具有一种引人向上的诱惑力。某些特殊形式的楼梯——宽大、开敞的直跑楼梯、自动扶梯等,其诱惑力更为强烈,基于这一特点,凡是希望把人流由低处空间引导至高处空间,都可以借助于楼梯或踏步的设置而达到目标。图3.3.35是安藤忠雄设计的姬路文学馆,入场者是在步行之中被自然而然地引导进到内部的,并意识不到复杂的内部动线,而极为自然地在场内巡游起来。
图3.3.35 姬路文学馆
③利用天花、地面处理,暗示出前进的方向。通过天花或地面处理,而形成一种具有强烈方向性或连续性的图案,这也会左右人前进的方向。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处理手法,将有助于把人流引导至某个确定的目标。眺望路卡诺湖的住宅是建筑师马里奥·博塔的代表作(图3.3.36)。以钢结构的空间格框的桥梁,作为通向斜面的砖结构房屋的通道直插进去,铁桥的前端可以眺望到鲁格瑙湖面。
④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暗示出另外一些空间的存在。只要不使人感到“山穷水尽”,人们便会抱有某种期望,而在期望的驱使下将可能作出进一步地探求。利用这种心理状态,有意识地使处于这一空间的人预感到另一空间的存在,则可以把人由此空间而引导至彼空间。
(6)空间的序列与节奏
在前五节中就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重复与再现、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等处理手法作了分析。这些问题虽然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每一个问题所涉及的范围仍然是有限的。尽管这些处理手法都是达到多样统一所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如孤立地运用其中某几种手法,还是不能使整体空间组合获得完整统一的效果。为此,有必要摆脱局部性处理的局限,探索一种统摄全局的空间处理手法——空间的序列组织与节奏。不言而喻,它不应当和前几种手法并列,而应当高出一筹,或者说是属于统筹、协调并支配前几种手法的手法。
与绘画、雕刻不同,建筑作为三度空间的实体,人们不能一眼就看到它的全部,而只有在运动中——也就是在连续行进的过程中,从一个空间走到另一个空间,才能逐一地看到它的各个部分,从而形成整体印象。由于运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而逐一展现出来的空间变化也将保持着连续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在观赏建筑的时候,不仅涉及空间变化的因素,同时还要涉及时间变化的因素。组织空间序列的任务就是要把空间的排列和时间的先后这两种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
图3.3.36 眺望路卡诺湖的住宅
沿主要人流路线逐一展开的空间序列必须有起、有伏,有抑、有扬,有一般、有重点、有高潮。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高潮,一个有组织的空间序列,如果没有高潮必然显得松散而无中心,这样的序列将不足以引起人们情绪上的共鸣。高潮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就是要把体量高大的主体空间安排在突出的地位上。其次,还要运用空间对比的手法,以较小或较低的次要空间来烘托它、陪衬它,使它能够得到足够的突出,方能成为控制全局的高潮。与高潮相对立的是空间的收束。在一条完整的空间序列中,既要放,也要收。只收不放势必会使人感到压抑、沉闷,但只放而不收也可能使人感到松散或空旷。
在一条连续变化的空间序列中,某一种形式空间的重复或再现,不仅可以形成一定的韵律感,而且对于陪衬主要空间和突出重点、高潮也是十分有利的。由重复和再现而产生的韵律通常都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处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期待感。根据这个道理,如果在高潮之前,适当地以重复的形式来组织空间,它就可以为高潮的到来做好准备,由此,人们常把它称之为高潮前的准备阶段。处于这一段空间中,不仅怀着期望的心情,而且也预感到高潮即将到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空间序列组织实际上就是综合地运用对比、重复、过渡、衔接、引导……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把个别的、独立的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秩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这种空间集群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呈对称、规整的形式;另一类呈不对称、不规则的形式。前一种形式能给人以庄严、肃穆和率直的感受;后一种形式则比较轻松、活泼和富有情趣。不同类型的建筑,可按其功能性质特点和性格特征而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空间序列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