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设计阶段是多学科交叉互动并向着满足诸多要求的综合目标反复推敲、深入、不断完善的复杂的创作过程。此一阶段是设计过程的重中之重,亦即设计的立意和达意过程。这就要求设计者对园林建筑的特殊性有明确的认识,具体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景观艺术要求更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园林建筑作为观景的主要场所和主要的景观物,兼具陶冶受众性情提升受众审美的精神性格,人们往往更加注重其美学价值,对其建筑艺术和景观美学的需求远远超出了普通的民用建筑。
(2)承载更多的灵活性。休憩游乐生活多样性造成了其物质载体之一的园林建筑在使用和观赏上承受更多的需求多样性,这就要求其在面积、形式、功能的选择与组织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在有限中创造无限的可能。
(3)关注地域文化。园林建筑个性化需求使设计者更多地关注地域文化与建筑的融合,这是因为地域文化对于园林建筑唯一性的创造更为有效,对地域文化的有效诠释是园林建筑确立唯一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4)契合自然环境。园林建筑与其存在之环境要素山、水、植物、动物、气候、光线等组合成了整体的空间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映射与反馈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3.1.2.1 设计立意
1)立意的价值
设计活动本身是一种受外部条件限制的思维活动,是一个从无到有、反复循环、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一个设计思维逐步发展、完善并最终物态化的过程。设计立意可以说是这一复杂过程的起点也是设计的生命所在,是设计的灵魂。园林建筑景观价值的突出地位,使设计立意在园林建筑创作过程中的灵魂地位愈发显著。
2)立意的构建
(1)文化肌理入手 以文化肌理为出发点,确立设计基点,构建契合文化的立意。这样的立意多以地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地域文化内涵具有与生俱来的排他性,是契合园林建筑本身的灵魂,最有利于创造设计的唯一性。而唯一性正是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也是园林建筑的生命力之所在。如浙江天台山风景名胜区赤城景区的济公西院,由八盖阁、葫芦斋、袈裟门等组成,设计者以济公文化为切入点,以济公的袈裟、酒葫芦、薄扇为文化象征,彰显了瑞霞洞宗教文化的丰富内涵,成为赤城景区文化核心景点(图3.1.9)。
(2)自然肌理入手 园林建筑场所范围内一切地势、地貌、植被、水文等自然条件均是其创作设计的限制,也是其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因此,以其场所范围内的自然肌理条件为设计出发点,构建契合场所自然肌理的设计立意有事半功倍的绩效。如新昌大佛寺佛心广场设计中,设计者在合理解读环境自然肌理特征基础上,因借原有地势地貌,通过景亭、牌坊、照壁、摩崖石刻、净水莲花、无字照壁等景点的精心布局,赋予其文化特征,营造出契合环境、独具匠心的佛心广场(图3.1.10)。
图3.1.9 济公西院
图3.1.10 大佛寺风景区佛心广场整体鸟瞰
图3.1.11 温室独特通风需要产生的建筑形式
(3)使用需求入手 园林建筑的使用带来不同的空间要求、不同功能布局形式,因此可以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创作。如山东环翠公园的温室设计(图3.1.11),设计者通过顶部采光以及自动控制的开启式通风系统,解决了温度、湿度的控制难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图3.1.12 福建长乐县海螺塔
(4)景观需求入手 由于园林建筑景观要求的突出地位,因此也可以以其景观要求为出发点,确立设计基点,构建契合环境景观需求的园林建筑。如建于1989年的福建省长乐县的“海螺塔”,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醒目的地理位置,在海、空、礁、堤的景观格局中获得了和谐,成为长乐下沙海滨度假村的重要景观标志(图3.1.12)。
以上手法多数并不是单独使用,而是以一种为主,其他为辅的形式来进行创作的。如济公院的创作。
3.1.2.2 达意手法
虽说园林建筑设计有法无式,即设计应该依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不拘一格的创作,但仍然可以根据设计达意方式的主次不同分为传统和非传统两大类型。传统类型的达意多以美学、功能为创作的主要出发点,而非传统类型的达意多以生态、技术为创作的出发点。虽然具体的达意手法不可能一一尽列,但通过对几种较为常见方法的解释仍然可以为设计者打开创作之门。
1)均衡
园林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形体、色彩、空间和风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会给人带来均衡的建筑体验,并形成统一、整齐的感受。此种方法需要掌握韵律的节奏,以克服呆板、单调质感,力求统一中富于变化的均衡美。
在设计过程中大可不必担心为多样化而担心,园林建筑的各种功能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建筑本身的复杂性势必会造成形式的多样化,即使一些功能要求简单的设计,也需要不同的设计要素,因此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把握这些多样化的节奏,将其纳入统一的均衡美之中。
(1)对称与非对称 对称以设计中心为基准左右布局,中心明确给人以稳重、安定的均衡美。我国传统园林建筑单体大多采取此种手法,整体布局仅在古典官式园林建筑群中使用(图3.1.13)。非对称均衡手法,多围绕设计中心巧妙布局。此种手法多给人形散神不散的美感,我国传统园林布局多采用此种手法(图3.1.14)。
图3.1.13 颐和园平面
图3.1.14 苏州网师园鸟瞰
(2)空间轴线的均衡 建筑布局中空间轴线是最为常见的均衡控制手法,根据空间轴线确立主次关系,强调位置,主要部分置于中轴线上,从属部分置于轴线两侧或周围。空间轴线的合理安排可使建筑的各组成部分形成整体,等量的二元体若没有空间轴线的控制将无法构成均衡的整体(图3.1.15)。
(3)突出主体 同等体量难以突出主体,利用体量差异、特征差异的衬托才能强调主体。在空间组织上,同样可以以空间大小的差异衬托主体。以高大或明显的主体统一全局,构成均衡,这是此类设计较为常见的设计手法(图3.1.16)。
图3.1.15 颐和园鸟瞰的轴线布局
图3.1.16 颐和园万寿山的主体建筑佛香阁
2)对比
对比是以强烈的差异寻求美学平衡的表达方法,通过建筑的虚实对比、空间对比、方向对比、色彩对比、材料对比等把握节奏的常用设计手法,通过对比可使人们对物体的认识得到夸张。
(1)虚实对比 建筑的虚实通常是指实墙面和洞口,以及由此带来的光影变化。在设计过程中,虚实对比通常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当然虚实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转换。例如,展览馆需要大面积的实体墙面、屋面,但创作过程中一旦感觉这样的实体墙面会给人带来压抑、沉闷的感受,则可以通过出挑、加设外廊的形式,或者局部开启洞口,以光影的变化变实为虚,反之亦然。如杭州西湖边上的历史博物馆,其大面积屋面原本在建筑体量中显得极为厚重,通过屋面上的局部开启,使实与虚发生了转换(图3.1.17)。
图3.1.17 杭州历史博物馆屋顶的虚实化解
(2)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主要通过色彩的属相(色相)来完成的,互补色的对比、色彩的明暗对比、同一色系的色相对比是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优秀的色彩对比对设计有事半功倍之效。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较为常见,通常所见的粉墙黛瓦(图3.1.18)、红墙碧瓦虽有等级制度的规制,但其中的色彩差异所取得的美学功效是毋庸置疑的(图3.1.19)。
图3.1.18 传统园林建筑的色彩搭配——粉墙黛瓦 (www.xing528.com)
图3.1.19 泰州望海楼的色彩搭配
3)韵律
韵律即节奏,是任何物体组成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种属性。在重复中变化、在变化中重复是韵律的本质,而节奏的突然改变是设计取得美学特征的常用手法。
(1)连续 连续的韵律是通过三个以上的重复单元,取得大小、距离、形式的统一而获得韵律,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手法获得连续的韵律:
①因距离相等、形式相同的单元重复产生的韵律,如柱廊、展窗等传统园林手法(图3.1.20)。
②因不同形式的交替出现产生的韵律,如花窗的交替出现(图3.1.21)。
③竖向上的连续变化形成的韵律,有相互对比和衬托的效果。
图3.1.20 扬州何园中回廊的韵律之美
图3.1.21 扬州何园中花窗在韵律中的变化
(2)渐变 即在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节奏的递增和递减而形成的规律,其带来的心理感受是一种逐步衰减或递增的演变,相对较为温和。
(3)突变 即韵律节奏在横向、纵向的发展、变化中取得的韵律,因而此种手法看似无序,实则无序中仍需把握节奏的秩序,因此此种变化形式最为复杂。通常以某种节奏为主,以次要节奏为辅,加以变化,丰富空间效果。
4)象征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设计者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创作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建筑)和象征的意义(被象征事务)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设计者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设计者所表达的含义。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这种建筑设计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表现力和艺术效果。通常采用的具体的象征手法是直接性的拟生手法和间接性的隐喻手法。
(1)拟生 设计者多对某种植物、动物甚至是商品等事物较为钟爱,或者觉得这样的事物特征能够有效表达园林建筑的内涵与趣味,往往采用直接复制的手法,按照一定的比例以建筑语言复制象征意义的特征,以求得设计的有机美感和形体的生动性。如某园林建筑设计者以海螺为象征意义,借以展示生物的自然美(图3.1.22)。
(2)隐喻 在明确象征意义的具体特征后,设计者以一种较为隐晦的设计手法抽象出具体的建筑语言以局部传达的手法,暗示象征意义。如某拟声建筑,设计者从腔肠生物中得到启发,进而提炼出柔滑、平软的建筑语言,创造出梦幻般的内部空间(图3.1.23)。
图3.1.22 某海螺造型的园林建筑
图3.1.23 法国某住宅拟仿腔体生物的内部空间
5)生态
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奉为信条的功能主义、美学至上等建筑设计价值观,节能、环保、低消耗的生态建筑设计观念日益成熟。园林建筑设计中采用的生态手法,要求建筑以主动的方式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光能、风能、水能等天然能源,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运用合理的生态技术组织安排能源、环境、建筑及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自然之间成为一个同命运、共呼吸的有机生态结合体。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具有良好自我净化能力和生态调节能力,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系统。
图3.1.24 大别山度假村的生态建筑
大别山度假村是大别山主峰景区内以全新的生态理念设计的绿色生态建筑群,这组建筑并没因影响生态平衡而与环境格格不入,反而因超越了单一文化限制而成为文化差异体验的代表性建筑(图3.1.24)。生态化园林建筑的设计观念,可通过低碳建筑材料的普及使用,设置庭院改善园林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风状况以降低能耗,种植花草树木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氧环境空间,合理设置窗洞开启面积,有效利用太阳能(如安装太阳电池板解决电能),消除没有自然通风和采光的暗房间等等,这些设计上的主动措施,为园林建筑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增进自净化能力的生态化转型提供了帮助。
6)技术
这是一种在设计过程中较为注重建造技术,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方法。园林建筑建造技术大体可分为三类:古典建筑技术、现代建造技术、新型建筑技术。
古典建筑技术是以建筑材料进行区分的,分为木构技术和石构技术。这是因为古时木和石是人们能够掌握并了解材料性能的主要建筑材料。我国木构建筑技术独树一帜,形成成熟的建造体系,其本质是利用木材的柔性特点,以杠杆原理进行设计,并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以木构各分部件的巧妙组合解决了木构建筑大空间的难题(图3.1.25)。石构建筑则是利用石材的刚性特点,以合理的受力形式进行设计,并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通过化零为整以券的形式,解决了石构建筑大空间的难题。二者都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并在材料性能与建筑美观上达到完美境界。
进入现代工业发展后,人们发现了新型建筑材料,这就是钢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也是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建筑材料。钢和混凝土的使用迅速解决了全球快速发展对建造周期、建造数量和使用要求上的诸多难题,并使建筑形式和建造技术发生彻底的改变。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又拓展了这两种材料的使用性能,创造了许多巧妙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悬挂结构、壳体结构(图3.1.26)、牵拉结构、预应力结构等等,结构技术形式层出不穷,为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图3.1.27)。
图3.1.25 中国建筑木构架各部名称(清代七檩硬山大木小式)
图3.1.26 伊东丰雄设计中采用的壳体结构形式
图3.1.27 瑞典卡尔卡瑞斯考古博物馆的听之亭,采用了厚达15mm的耐候钢板,静谧饱和的红色整体显出历史的沉淀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了更多的建造材料,如:橡胶、塑料、膜、纤维、陶瓷、化工产品、再生材料等新型材料,以及传统材料的创新使用(图3.1.28)。并依据材料的不同性能发展了不同材料的建造技术,为园林建筑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创作空间,如充气结构形式的出现使建筑第一次完成了由气体进行承重的创举,碳素纤维使建筑在坚固的同时第一次轻盈了许多,拉索结构使园林建筑的支撑方式发生了改变(图3.1.29)。如今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临近,各种节能、环保、可再生型材料发展迅速,各种新颖独特的建筑形式应运而生,为园林建筑的创作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可能(图3.1.30)。
图3.1.28 上海陆家嘴中央绿地内的膜结构入口,自由的造型在比较规则的几何的建筑环境中成了调节气氛的元素
图3.1.29 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场,以拉索支撑结构点支PMMA板,达到空间与环境的融合
图3.1.30 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 传统建筑材料竹的创新运用,形成了建筑特殊的韵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