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校建设的历程(1950—2002)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校建设的历程(1950—2002)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7年12月4日,更名为“四川省泸州师范学校”一直沿用到2002年三校合并。泸州市委紧急召开了文卫系统火线整风会议。泸州师范正式恢复招生是在1972年。1980年12月,四川省教育厅确定泸州师范为四川省首批重点师范。除在1958年全国高校统一招生中录取外,还在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优秀生中保送部分入校,各专业均招生40人,6个专业共计240人。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校建设的历程(1950—2002)

1.泸州师范学校

泸州师范学校校门

1950年上期,川南师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学了。新时期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宗旨、教育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根据国家规定取消了国民党时期设置的公民课、童子军教育、地方自治、农村经济合作等课程,代之以新人生观、共同纲领、社会发展简史以及农民翻身运动、抗美爱国等时事政策教育。

1951年3月,教育部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制订了中等教育工作方针,提出:“整顿和适当发展师范学校,中等学校的宗旨和教育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

1951年8月,教育部合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和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会议提出争取10年内基本上普及小学教育,5年内培养百万名小学教师的任务;确定师范教育当前的工作方针是正规师范与大量短期培训相结合。

1952年下期根据政务院改革学制的决定,中师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三年,同时附设师范速成班,修业一年;附设小学教师进修班。在政策的指导下,学校教学工作开始步入有序状态,成立了各学科教研室;学习苏联分段教学法;语文、数学使用高中教材,其他学科参照使用中学教材或自编讲义。1952年14个教学班,有三年制中师7个班、美师1个班、初师1个班,一年制师训2个班,中师程度半年制短师1个班,中师程度半年制幼师1个班,少数民族师资训练班1个班,共有学生632人。

1953年行署并省,川南泸县师范学校由四川省教委命名为“四川省泸县师范学校”。1957年12月4日,更名为“四川省泸州师范学校”一直沿用到2002年三校合并。1953年至1957年,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上来,教学工作的任务就是提高教学质量。

1958年至1959年,受“大跃进”生产运动的冲击,教学秩序已极不正常。1960年更开展了教育大跃进。本着“三高一大”的发展潮流,上级对师范学校提出了“今年打基础,明年超普高,后年根本改变面貌”的要求。泸州市委紧急召开了文卫系统火线整风会议。根据会议精神,泸州师范订出目标:“在一年内,一年级超普高,二年级赶普高,三年级能胜任初二教学,力争胜任初三教学”,并掀起“学泸高、赶泸高、坚决超泸高”的群众性“百千万”教改运动,提出“过五关斩六将”的口号。

1961年下期,学校贯彻“八字”方针,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到1963年,教学工作得到全面恢复。1964年至1965年,教学工作主要是精简教材,减轻学生负担。

1966年至1969年,泸州师范4年未招收学生,完全停课。泸州师范正式恢复招生是在1972年。教育部自1969年撤销后,到1971年4月才成立国务院教科组,1972年开始恢复国家教育计划。根据国家“重点是抓好农村小学教育”的计划,自1972年起,泸州师范按宜宾地区下达的计划,大量招收工农兵学员。1972年招收6个班共288人,1973年招收12个班共603人,1975年招收8个班共384人,1976年招收7个班共374人。学生都是各地从生产队、大队、公社、区、县层层推荐来的工农兵学员,年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制均为2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按照这个指示,中师学制由三年缩短为两年;遵“学军”的指示,学校建立民兵营,年级为连,班级为排,教学内容、计划充分体现“学工”“学农”“批判资产阶级”的性质。这样的教学内容再加以不断的革命大批判,教学秩序紊乱,课堂纪律松弛,根本谈不上教学质量。

“文化大革命”后,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国教育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泸州师范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1980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办好中等师范学校的意见》和《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试行草案)》。1980年12月,四川省教育厅确定泸州师范为四川省首批重点师范。20世纪80年代,学校发动全校师生忆校史、讲传统,形成了“崇德、博学、尚俭、笃行”的新校训。1985年,由校友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黎英海校友作曲、教师谢守清作词创作了新校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面向农村办校,坚持“一针对、二重、三结合”的基本思路和“两制一挂钩”的保障机制,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办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学校成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90—94周期合作加强师资培训项目单位”。1994年被国家教委确认为办学标准化学校。

泸州师范学校校园一角

2.泸州教育学院(泸州大学

1958年,泸州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各类建设人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中“新建高等学校和中等工科技术学校,凡能自力更生解决问题的地方,可自行决定……”“省、市、自治区政府报告中央教育部备案即可”的精神,经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泸州地委和专署决定创办泸州大学。

泸州教育学院(泸州大学)校门

泸州大学设三年制工科和两年制师范科。工科由泸州化工党总支书记罗民先负责筹建,设化工无机工艺、机械制造、冶炼3个专业,暂设在泸州瓦窑坝化工学校内;师范科由吴汉负责筹建,设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3个专业,暂设在泸州小市原工农干校校部。除在1958年全国高校统一招生中录取外,还在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优秀生中保送部分入校,各专业均招生40人,6个专业共计240人。

泸州大学建校时的教师来源从三方面解决:一是从泸州地区各中学抽调;二是从各大学支援调来一批教师;三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来校。师范科课程全部由本校教师担任;工科部分课程由泸州化工校教师兼任。中共泸州地委、泸州专署、省高教局积极为泸州大学选配干部、教师,对学校所需经费、教学图书、仪器设备均按专业设置需求给予全力支持,并确定泸州市瓦窑坝原初师校址作校地,又从附近生产队征划土地供建校使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泸州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一批骨干教师、50000册图书,有普通物理、化学实验室的高等学校,教学井然有序,学习风气浓厚。

195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整顿1958年新建的全日制和半日制高等学校的通知》,省高教局调整全省各地、市新建高校,“泸州大学”调整为“泸州专科学校”,省高教局颁发铜质校印,并进行专业调整:师范科设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俄语5个专业;工科的机械制造专业调整到宜宾专科学校;冶炼专业调整到重庆大学。又将宜宾专科学校的化工专业和绵阳专科学校的化工专业调整到泸州专科学校,设化工有机合成与无机工艺两个专业。全校共设两科7个专业,招生纳入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1959年录取新生248人,加上原在校生共500余人。

1959年春,泸州专署给泸州专科学校征划地40多亩,新建32间教室的教学大楼,学校有教学研究室、图书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普通物理等实验室,有能容纳500名学生的食堂和宿舍,新建了教师宿舍、行政办公室、会议室等,基本解决了教学、生活、行政用房,同时建设了篮球场4个、排球场1个。设在化工校的化工科和设在小市的师范科都迁至瓦窑坝原校址。程鸿文任党委副书记,罗民先任副校长(主持工作)。学校设党委、团委、行政办公室、教务科、人事科、总务科、生产科等并配齐了干部,设立7个专业并配备了相应教师。

泸州专署将泸州市一中作泸州专科学校附中,为师范科各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的场所。由泸州专科学校派干部、教职工10多人,充实附中师资力量。

1960年,中共泸州地委、泸州专署合并到中共宜宾地委、宜宾专署。根据省、地指示,宜宾专科学校师范科的汉语言文学、数学两个专业,工科的机械制造专业,农科的农学专业合并到泸州专科学校。宜宾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许汝涛调任泸州专科学校副校长,同时调来的还有干部和教师30多人。

在泸州专署地址(原泸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设泸州专科学校分部。分部设汉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化工有机合成、无机工艺5个专业;瓦窑坝本部设数学、物理、机械制造、农学4个专业。全校共有工、农、师等9个专业,成为一所综合性的专科学校。

泸州专科学校从1960年起,为泸州、宜宾、自贡、内江、贵州等地输送毕业生700多人,他们中很多人后来成为教育战线、工厂、农场、机关的骨干,有的还成为各级领导干部。(www.xing528.com)

1962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经省、地决定,泸州专科学校停办。泸州专科学校附中恢复为泸州市一中。泸州专科学校200余教职工部分调往省内高等学校,部分调往地区内中学,部分教职工调整到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校舍、图书150000册,实验设备及其他物资设备调整给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泸州专科学校作为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校址。

宜宾专科学校小学行政班结业合影 1960年

宜宾专科学校庆祝建党39周年合影 1960年

从1958年到1977年的19年中,因“文化大革命”及“社教”运动的影响,学校停止教学长达8年之久。“文革”中校舍、仪器、设备、家具、图书资料损失严重。但是,由于空军部队借驻学校,以及学校广大干部和教职工的保护,使损失有所减少。1979年,“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更名为“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3年省辖泸州市成立,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划归泸州市管辖。1984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将“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泸州教育学院”。

1984年至1992年,是泸州教育学院事业大发展时期,学校采用离职进修、函授和业余函授等多种办学形式,开展了在职初中教师大专学历补偿教育培训,共培养师范类成人大专毕业生2723人;1985年举办党政干部专修科班和文秘专修科班,培养非师范类成人大专生198人;1986年至1989年招收四届两年制普通师范专科定向生,培养毕业生303人;1988年,新增计算机应用、教育管理等10个专业,共招收学生355人。1992年,泸州教育学院与古蔺、叙永达成了培养协议:1992年至2001年,每年为两县培养116名普通师范专科生

泸州教育学院85级物理函授专科班毕业生合影 1988年

1992年至1997年,是泸州教育学院事业发展的中兴时期。1993年秋学校在籍学生总人数达到3300多人,在籍学生总人数与在职教职工总人数之比为21:1。其后数年,学校全日制学生每年均在1200人以上,到1997年秋,学校各种层次的全日制班级达到33个。其间,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局面。在这六年期间,共毕业成人师范类大专生1877人,使泸州市在职初中教师的大专学历达标率由建市前的8%上升到70%以上;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共结业369人;在职初中教师专科后继续教育共结业1020人。

泸州建市后,为了振兴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泸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案,提议筹建泸州地方大学。1992年3月19日,中共泸州市委、泸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泸州大学有关问题的通知》,并于同年10月28日召开了“泸州大学第一届新生开学典礼暨泸州大学成立大会”。泸州大学重建后,与泸州教育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套人马,联合办学的体制,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到1995年秋,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办学规模,融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方普通高等学校。

泸州教育学院(泸州大学)通过这一时期办学的实践,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办学新思想和特点:一是在拓展办学事业方面,提出了“立足高教,服务普教,面向职教,拓宽成教”的兴校战略;二是在办学内涵方面,制定了“双服务”的方针;三是在办学管理方面,确立了“三从严”“三坚持”“四育人”的原则;四是在校训方面,竭力弘扬“开拓、进取、求实、奉献”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奋发向上的精神;五是在教学改革方面,普通师专教学全面推行“主辅修别”,非师范类教学重视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培养。1997年4月,四川省教委“教育学院专家评估组”对泸州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全面检查评估,泸州教育学院被评为全省14所教育学院优秀等级第一名。到2001年秋,泸州教育学院各种门类和各种层次的在籍学生达到4530人。

3.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

1961年,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得以逐渐恢复。鉴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中共四川省委提出“以机电提灌为主,提蓄结合,综合利用”的农村水利建设方针,要求宜宾、绵阳、乐山南充涪陵、内江、江津、达县8个专区,各举办一所水利电力学校,培养能工能干的水利建设中等技术人才,以适应农村水利建设的需要。1964年3月31日,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发出《关于开办水利电力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64]水电人字第036号),要求各专区水利电力局,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和水利电力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各专区文教局商量,将开办水利电力职业教育的方案于4月10日前报省水利电力厅,以便综合上报。

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校门

1964年4月8日,宜宾专区水利电力局、文教局经过协商并报经中共宜宾地委同意,以《关于举办四川省宜宾专区水利学校的报告》([64]教中字第131号),联合上报省高教局、教育厅、水电厅。省高教局、教育厅、水电厅接到宜宾专区水电局、文教局的《报告》后,随即转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1964年5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以川文办字第0312号文批准举办四川省宜宾专区水电职业学校,并下达学校当年招生指标200名。

由于工作安排上的原因,宜宾专区水电职业学校的筹建工作被推迟,暑假中未能按期招生,四川省人民委员会下达的招生指标由宜宾专区招生办公室暂时保留。中共宜宾地委于1964年9月决定加快学校筹建步伐。地委书记邓自力亲自协调,抽调时任宜宾农校副校长的骆习礼负责筹建工作,要求尽快开学。1964年10月初,在邓自力主持下,经宜宾地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宜宾专区水电局、文教局等部门负责人研究,抽调20余名同志,赶赴泸州市开办学校。中共宜宾地委指定骆习礼主持学校全面工作。1964年10月17日,“四川省宜宾专区水电职业学校”印章启用,学校宣告正式成立。

由于统一招生时间已过,学校经请示中共宜宾地委批准,并征得中共泸州市委的同意,用四川省人民委员会下达的当年招生指标,在泸州小市民办中学和民办陵园中学两所学校的初中三年级学生中择优录取新生200名。1964年12月1日,学校首批新生正式开学行课。

学校建校之初,校舍、设备极其简陋,条件十分艰苦。学校仅有破旧楼房四幢、平房一幢。学生用的是泸州市文教局调来的破旧书桌板凳,教师用的办公桌椅是从宜宾专区园艺科学研究所和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借来的破旧家具。教职工初到时连睡觉的床也没有,许多人只能睡在破旧的楼板上或者打地铺。师生吃饭没有食堂,不得不端着饭碗随处站着或蹲着就餐。面对一系列困难,全校师生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校的精神,自己动手,肩挑手拖,拆掉危房,利用旧材料盖起简易食堂,逐步改善生活条件。

学校开学不久,就遵照上级指示,实行半工半读的教学制度,在1965年到1966年上半年的一年多时间内,师生们边完成教学边劳动。部分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先后参加了合江电站、纳溪大洲驿电站、叙永电站、泸县农机厂等处的修建。三位教师带领一个班学生完成了从泸县福集电站到富顺古佛煤矿12公里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和古佛线路在梨子林垂直接至泸县前程煤矿4公里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的勘测设计任务。另一部分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完成了宜宾吊黄楼至八九九厂的8公里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任务。师生们在劳动和勘测设计实践中,跋山涉水,冒严寒,顶酷暑,不怕苦不怕累,精心勘测,缩短线路,节省投资,受到建设工地领导和职工的赞扬。通过劳动,既解决了学生的部分伙食费,也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技能。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学校被迫停课,停止招生。

1974年,学校恢复上课,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步入正轨。为落实国家大力发展水电政策对建设和管理人才的需求,1981年,学校开设了水电站电力设备专业,并确定了“做强电专业”的基本方针;学校还拓宽办学门路,先后设置了电力电器、家用电器维修、用电管理、农村实用机电技术、水利工程建筑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及应用等专业,逐步构建了以水利机电为主,其他相关专业搭配的较为完备的专业体系。

此外,学校还先后开展了短期培训班和联合办学培训班。

表1 学校举办短期培训班和联合办学培训班情况一览表

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在其39年历程中,曾经三次更改校名,两次改变隶属关系。1964年10月开办时,定名为四川省宜宾专区水电职业学校,由宜宾地区水电局主管。1965年12月,更名为“四川省宜宾专区半工半读水电学校”。1974年,经四川省革委会批准,又更名为“四川省泸州水利电力学校”。1980年11月,学校收归四川省水电厅直接领导管理,再更名为”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1984年6月,学校移交省辖泸州市人民政府,由泸州市水电局主管。

水电校75级毕业照 197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