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出走,“六君子”被杀。“六君子”之一刘光第的灵柩从北京运回原籍富顺赵化,途经泸州,川南有识之士,集会吊唁,无不义愤填膺,抨击清政之腐败。自此,川南有识之士图治之念萌生,主张兴学堂以介绍西学,开始关注学校师资的培养。
首先开办起来的就有川南经纬学堂(1901);其次是泸县中学(1903);再其次是泸县县立女中(1906)。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与西方列强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人民反抗斗争也愈加强烈。满清政府为了缓和人民的反抗斗争,同时也为了加强抵御外侮的力量,不得不采取一些改良的措施。这当中就有废八股、办学堂、停科举、设学部、明定教育宗旨等等。川南地区几个历史悠久的学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办起来的。
首先开办起来的就有川南经纬学堂(1901);其次是泸县中学(1903);再其次是泸县县立女中(1906)。
光绪二十七年(1901),泸州知州沈秉坤(字幼岚,湖南省善化县人)约同在乡的内阁中书高楷(字绰然,号拙凡,四川省泸县人),以及从日本考察新政归来的学人周善培(字致祥,号孝怀,浙江诸暨市人),共同集资白银五千余两筹办学堂。报请川南永宁道尹黄立鳌立案,呈准四川总督锡良,于10月21日正式创建“川南经纬学堂”,校址始设在泸州试院(原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聘任丁忧在籍的清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赵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省荣县人)为监督(注:1912年1月19日,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两个教育改革令: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监督、堂长一律通称校长),周善培为总教习,向楚、冉慈为分教习。
1902年,道尹黄立鳌将创办情形呈报清廷,交礼部会议决定改称“川南师范学堂”,为当时下川南道所辖泸州、资州、叙府、永宁厅四属二十五县所共有,学校迁入川南书院(今泸州市水井沟梓橦路小学所在地,川南书院建立于1868年),监督为赵熙。(注:在今天泸州市水井沟梓橦路小学校园内,仍留存着川南师范学堂校门,校门上为赵熙先生书写的“川南师范学堂”)。学校成立时办学宗旨是“求新于旧”,主张改革,破除旧书院的陈腐规章,改变教习内容,聘请外籍教师教习。这些举措广泛受到当时向往新思想的青年人的欢迎。
赵熙日记述其受聘为川南经纬学堂监督等事宜(www.xing528.com)
川南师范学堂是当时下川南道二十五县培养小学教师的唯一学校,是川南地区人才汇集的最高学府。学校培养出众多心怀救亡图存信念的青年志士,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输送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所育弟子精英辈出,成为川南地区青年追求进步,学习新知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吴玉章、谢持、公孙长子、杨兆蓉、黄方、曹笃、陈漱云、金丽秋、李琴鹤、黄复生、黄鹿生、宋师度、刘泗英、李白虹、陈翰珍等均是此时期毕业的校友。1921年恽代英来校工作以后,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革命组织。川南师范成为了当时川南地区革命运动的摇篮,大批师生加入革命组织,投身革命活动,为以后配合红军长征和与反革命进行斗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川南师范学堂校名历经数次变更,1913年遵当时教育部的规定,川南师范学堂更名为“川南联合县立师范学校”,此后有一段时间改“川南联合县立师范学校”为“川南共和县立师范学校”;抗战时期疏散下乡,后又改为“川南泸县省立师范学校”;1940年改为“四川省立师范学校”;1950年2月合并泸县县立师范,仍名“川南师范学校”,由川南行署文教厅直接领导;后又改称为“川南泸县师范学校”。
川南师范学堂校门
川南师范校址变迁较大,从1901年创办经纬学堂后的50多年间,先后共迁徙10余次。1901年川南经纬学堂创办时在泸州试院,1902年始迁入水井沟川南书院。1927年下期,反动政府因为学校出了不少革命人物,有所恐惧,命令停办,后经校友多方奔走,始于1928年下期复办,校址曾一度设在泸州城内三道拐福音堂内。1934年,校长王沂(字宗陵)因水井沟旧址年久失修、不堪使用,以押金500元,租洋800元,与盐运使署租佃盐局衙署改造建新校舍(限二十年满约),1935年5月迁入。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日军轰炸,学校于1939年迁至泸县安贤乡(今兆雅镇)乡下燕子岩,中途曾迁回一次。1945年抗战胜利后,又迁返城内盐局(今泸州市大云路市委党校所在地),直至解放。1950年2月,泸县县立师范自忠山迁来合并。同年6月,学校迁至泸州南门外瓦窑坝原泸县县立中学校舍(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原所在地)。1951年2月,学校迁至城内中平远路原峨岷中学(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江阳区澄溪口原校址所在地)。1953年在泸州市南门外永丰桥附近的南山(今泸州一中所在地)新修校舍,后迁入。
川南师范泸县兆雅镇燕子岩旧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