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经百战的革命骁将
李振亚
李振亚是经历南征北战、枪林弹雨的一代骁将。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总队总队长、政委,中共琼崖西区地委书记。
李振亚曾用李荣、李伯崇、李崇等名字。1908年他出生在广西藤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八九岁时父母先后去世。李振亚辍学后,到金鸡镇街上的一家裁缝店当学徒。1929年他参加百色起义,是藤县参加工农红军的第一人。1932年初他被选送到瑞金红军学校指挥系学习,在反“围剿”中多次带领学员英勇战斗,被评为模范指挥员。
1930年至1931年,李振亚随军转战于桂、黔、粤、赣边境,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他初入红军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次年调任红军公略学校第一营营长。1934年10月,长征开始,红军学校整编为干部团,李振亚负责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担任干部团第一营营长。他率领全营参加了突破湘江、乌江,攻克娄山关,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大渡河等著名战役,屡立战功。
1939年2月,中共与国民党联合举办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李振亚离开延安,以八路军高级参谋的身份随叶剑英、薛子正等担任训练班主任教官。第一期学员毕业后,他调到广东工作,任东江军事干部训练班主任,为广东各地抗日武装培养了一批干部。中共中央1940年先后派李振亚、庄田、覃威等红军干部到琼崖独立总队工作,任命庄田为副总队长,李振亚为参谋长。
李振亚在琼崖八年,一直分管军事工作。八年中,他充分施展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出色地指挥了一系列重大战斗。他十分重视干部的培训,刚到琼崖便主动协助特委办好琼崖公学,并建议创办军政干部学校。1941年夏,李振亚兼任琼崖抗日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及政委,培训了300多名干部,他们后来大都成为琼崖地区各级党政军的骨干。
李振亚在主持军政干校工作期间,正值日伪军向琼崖根据地大举“扫荡”之际,他除了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兼任第3支队队长,指挥部队和干校的学员与敌军作战数十次。1942年夏,李振亚指挥第3支队两次伏击进犯根据地的国民党顽军,毙伤敌官兵70余人,缴枪40多支。
藤县李振亚烈士纪念碑(www.xing528.com)
1945年1月,琼崖特委根据党中央“关于扩大、巩固中心根据地,积蓄力量准备反攻”的指示,决定派庄田、李振亚率领3个主力大队,向白沙县进军,开辟新的根据地。部队在当地起义武装和黎、苗族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接连拔除了白沙外围顽军的一批据点,歼敌100余人。
抗战胜利后不久,蒋介石便派国民党正规军第四十六军到海南岛进行“接收”,不断挑起武装冲突。1946年2月至11月,琼崖纵队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军的3次“清剿”,歼敌4000多人,攻克圩镇据点40多个。1947年2月,中央军委任命李振亚为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
1948年9月,中共琼崖区党委决定发动秋季攻势,集中主力向陵水、万宁进军,目的是使琼东南和五指山根据地连成一片。为统一指挥,区党委决定成立前线作战指挥部,任命李振亚为总指挥兼政委。李振亚欣然受命,于9月17日率5个支队自保亭县东进。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他指挥部队接连拔除了陵水、万宁两县的7个据点,歼敌150余人,缴枪100余支。正当部队打算乘胜前进,继续扩大战果的时候,9月27日,李振亚在前沿阵地侦察牛漏据点的敌情时,不幸中弹,光荣牺牲,时年40岁。
李振亚牺牲的地方——海南省万宁市牛漏镇
为了纪念李振亚和其他革命烈士,1984年,藤县人民政府兴建了东山烈士陵园,作为藤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建设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内有一座李振亚烈士雕像和一座东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海南省万宁市为了纪念这位威名远扬的骁勇战将,也兴建了李振亚烈士纪念园,1992年8月,李振亚纪念园落成。2010年,李振亚纪念园被列为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海榆东线万宁牛漏路段,一株高大的木棉树矗立在公路正中央,当年李振亚不幸被敌人冷枪射中,就倒在了这棵老树下。为了纪念李振亚将军,人们决定将这棵树保留下来,成为公路上的一道独特景观。据当地人说,每年二三月间,这株“将军树”都会开出灿烂的红花,仿佛李振亚流出的殷红热血。
(整理/黄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