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圣祖实录》载: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庚寅(初九日),上因圣躬不豫,十五日南郊大祀,特命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恭代……皇四子胤禛遵旨于斋所至斋。
……
甲午(十三日),丑刻,上疾大渐,命趣召皇四子胤禛于斋所,谕令速至。南郊祀典,著派吴尔占恭代。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亲王允祐、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皇十子郭郡王允、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胤禛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禛三次进见问安。戌刻,上崩于寝宫。”
虽然,从这个记载和康熙的遗诏看来,雍正帝是名正言顺地成为大清国的新一代帝王。但是新帝登基之后,事态却并没有因此而平息,反而引发了王公大臣们更多的猜测和质疑。甚至有猜想说,康熙帝本意是要将皇位传于十四皇子的,却被四皇子篡改之后夺了皇位。这些质疑和猜想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前边我们讲过,当初,康熙第二次废除太子胤礽之后,就再不言另立太子之事。有大臣冒死谏言,康熙怒不可遏,立即严加惩治。康熙认定,凡是劝他再立太子的大臣都是想与太子结党,图谋日后营私窃权的坏人。所以,直到康熙去世,遗诏公布之前,除了康熙帝本人,没有人知道他确定的继位者是谁。
而康熙的遗诏并非出自康熙本人之口,而是由顾命大臣隆科多宣读,而很多人都以为康熙会将皇位传给十四阿哥,却没想到最终得到皇位的却是四阿哥。于是,这份遗诏的真实性就遭到了众人质疑。很多人便对遗诏多加猜测,前有秦朝赵高、李斯传假诏“偷天换日”之例,康熙这份诏书会不会是隆科多伪造的呢?
于是,关于雍正“矫诏”得位的传言甚嚣尘上,民间流传最多的是雍正篡改了康熙遗诏,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还有人说,胤禛将遗诏中的十四皇子的名字“胤祯”二字中的“祯”字(繁体字写作“禎”)添笔改作了“禛”,并因此在即位后将胤祯的名字改为“允禵”(后为避雍正讳,康熙其他皇子名字中的“胤”字皆改为“允”)。
大家之所以觉得十四皇子应该是继承皇位的人,是因为胤祯聪明过人,才能出众,一向为康熙所厚爱,而且很得众大臣和兄弟们的拥戴。在八阿哥胤禩的夺嗣计划失败以后,原来胤禩一派的成员就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明里暗里支持胤祯参与夺嫡斗争。
康熙五十七年(1718)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当年十月,胤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奉旨西征,人称“大将军王”。
十二月,胤祯统率西征之师起程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
康熙帝的重视,大军出征时的威势,握在手中实实在在的兵权,似乎都在暗示着什么,胤祯那颗本就不太安分的心更加蠢蠢欲动了。
胤禩集团的干将胤禟公开制造舆论,说胤祯“才德双全,我兄弟内皆不如,将来必大贵”。嘴上说自己不如,其实是在抬高胤祯,贬低雍正。胤祯也和胤禟频频联络,说“父皇年高,好好歹歹,你须时常给我信儿”。表面上关心康熙健康,实则是怕一旦父皇病重,自己来不及赶回京城抢储位。他在军中,一面指挥战事,希望能以战功积累政治资本;一面招贤纳士,为自己今后登基作组织准备和舆论准备。
这一切看起来都顺风顺水,但就在胤祯踌躇满志准备得胜回京后在皇位争夺战上大展身手之际,却传来了康熙驾崩、雍正即位的消息,这对胤祯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此时,雍正下令胤祯回京哭灵。雍正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夺他的兵权,以免他在西北拥兵作乱。孝子奔丧,天经地义,谁也反对不得。胤祯只能按新帝的旨令,把大将军印务交给平逆将军延信,回到北京。
到京后,胤祯先去景山寿皇殿拜谒大行皇帝(皇帝刚去世而未有谥号时称大行皇帝)梓宫(皇帝的灵柩),雍正也在场。然而胤祯只哭老皇,不拜新君。站在旁边的蒙古侍卫拉锡出来打圆场,拉他去向皇帝行礼。胤祯勃然大怒,怒骂拉锡,还跑到雍正面前发难,说我是皇上亲弟弟,拉锡是个下贱的奴才。奴才对王爷动手动脚,成何体统!如我有不是处,请皇上处分。如我并无不是,请皇上杀了拉锡,以正国体。
胤祯大闹灵堂,存心寻衅闹事,雍正新君即位,哪能容许他挑战自己帝王的威严,当即斥责了他,并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为固山贝子。
雍正元年(1723)四月,康熙梓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后,雍正谕令胤祯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这一去就是13年。
由于十四阿哥有政绩和行为在先,因此人们便将继位的人选之一固定在了他的身上,猜测有可能是四阿哥非法篡夺了本属于他的皇位。其实,关于雍正篡改诏书文字之说,早在康熙传位遗诏面世之时就应该不攻自破了。
康熙遗诏
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传位遗诏上,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着同一内容。其中清清楚楚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的语句。
首先,康熙遗诏中并未出现“传位十四子”这一表述,雍亲王是四皇子胤禛的封号,十四皇子的爵位只是固山贝子,名字或许能添改笔画,封号却是改不了的。“皇四子”三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从“皇十四子”涂改而来,且该遗诏除了汉字,还采用满、蒙文字书写,不可能作假。其次,清朝的正式文书里一般都将皇子称作“皇某某子”,若是将“十”字改为“于”字,那么“传位皇十四子”改动后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这句话是个病句,根本说不通。最后,当时所用的汉字是繁体,“于”字写作“於”,根本不能由“十”改来。
既然在文字上做出改动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有没有可能这份诏书如秦始皇遗诏一样,压根就是伪造的呢?
康熙末年,众皇子夺嫡的戏码演到最后,最初斗得最凶的几人已然被康熙厌弃,继位无望。离储君位置最近的就剩下四皇子胤禛和十四皇子胤祯这一母所生的亲兄弟。
十四皇子在这场大戏中正式登台虽晚,却有原来的“八爷党”众人声援造势,风头极健。但是,相对于四皇子早早获得的“亲王”之位,他在获封“大将军王”[1]之前,只是固山贝子。位于清代分封皇子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四个爵位之末。
爵位暂且不说,胤祯当时统率驻防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30余万,虽然实际兵力为10多万人,但也是一股庞大的军事力量,可谓实权在手。铁血的力量却是马背上打出天下的统治者们心知肚明的。将掌军之权交付到十四皇子手上,这难道不是康熙属意他的证明?(www.xing528.com)
然而,有史学家认为,康熙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命不久矣,却把后继者候选人之一远远派到了西北平乱,并不符合常理。而且,康熙任命雍亲王胤禛负责事关战事成败的后勤供应,有让他们二人互相牵制之意。实际上,胤祯驻兵之所基本上就是川陕总督年羹尧的辖地,年氏一族早就投靠在雍正门下。而且,年羹尧的治所西安是内地通往西北前线的必经之处,能够控制胤祯与内地的联系。因此,即便胤祯在西北举兵反对胤禛,也难以进入关中,更不要说称兵犯阙了。
正如雍正所说:“岂有将欲传大位之人,令其在边远数千里外之理?”由此可见,康熙最后时刻调离胤祯,就已经下了立胤禛为君的决定。
反观在夺位大戏前期也一直保持低调的雍亲王,无论他早前心里有没有自己的算盘,最初的时候,他一直是康熙属意的继承人前太子胤礽的重要拥护者,从来都是一副踏踏实实干活辅助兄长的“贤王”模样。太子两度被废,胸有大志的各皇子都在忙着拉拢人心,建立自己的圈子,雍亲王却反其道而行,开始潜心向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天下第一闲人”,俨然一副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样子。
正是胤禛的这种“不争”的姿态得到了康熙的欣赏。他表扬胤禛说,先前拘禁太子时,没有一个人为他说话,“唯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屡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胤禛听了,却表示诚惶诚恐“不敢仰承”。他心里很明白,太子是保不住的。只不过除了康熙公开承认过的继承人太子外,保谁都难免背上“结党”、“谋位”的帽子。但是,这事又不能太过张扬,以免攻击太子的人反感。因此,他极力推拒康熙对自己“保太子”之事的赞誉。于是,他又得了个谦虚的美名。
康熙五十一年(1712)以后,康熙对胤禛越来越信任,越来越多重要的差使派到了他的手上,甚至在登极60年大庆时派胤禛代替自己到盛京三大陵[2]祭祀。康熙去世前,他又代父于冬至日到南郊祭天。祭天是国家大典,可以奉派恭代的皇子,差不多已经被暗示为储君了。在康熙帝病重的最后时刻,他紧急召回的也是雍正而非十四子胤祯或在东陵的皇五子胤祺。
另有传说,康熙一度在设立储君问题上举棋不定,于是征询当时的“布衣丞相”桐城派领袖方苞意见,方苞进言:“观圣孙。”意思是,既然儿子都差不多,那就看看皇孙中谁比较出众吧。一个好的皇孙,也就是下下任的皇帝,可以确保大清三代太平。所以后来康熙把皇孙中出类拔萃的胤禛第二子弘历召入皇宫伴读,这是康熙100余位孙子中唯一受到此等待遇的人。这位受到康熙青眼的“圣孙”,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了。所以,乾隆到了老年,已经70多岁的弘历回忆起当年和祖父相伴的日子,仍旧欷歔不已。
康熙弥留之际,毫无征兆地一口气将朝中有能力的大臣几乎罢黜干净。因为康熙知道,胤禛性子严苛,办事刻薄寡恩,而这些权臣已经位及极品,新君对他们没有多少施恩提拔的空间,难以得到他们的忠心。于是这些权臣被打发回家,以待康熙百年以后,雍正上台之后施恩重新起用这些权臣,为雍正权力过渡铺路。
偏袒之心引发的母子恩怨
自古以来,虽然有“手心手背都是肉”一说,但为人父母者,却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自己每一个孩子。郑庄公的母亲偏爱幼子叔齐,甚至于在大儿子庄公继位后还与幼子密谋篡位,事败之后,伤心的庄公立下“除非黄泉之下,再不相见”的誓言,斩断了亲情。
而雍正的母亲德妃,也是位十分偏心的母亲。
据《清史稿》记载,德妃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于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康熙二十年(1681)晋封为妃。康熙二十年(1681)册封的四妃[3],地位是后来的其他宫妃难以相比的。而这四人中,出身最低的就是德妃,只有她是包衣之后,不是以秀女而是以更低一级的官女子的身份入宫。德妃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的包衣之后,却能得到康熙的宠爱,生育三子三女,确实不简单。而且只有她是十八年单独册嫔,最终存活下来的两个儿子又成为争储风暴笑到最后的人。
本来,康熙末年最有实力角逐大位的两个皇子——四皇子胤禛和十四皇子胤祯——都是她的儿子,无论哪个儿子登上帝位,她都能获得皇太后的尊荣。从连秀女都算不上的“官女子”到封建王朝女性的最高位皇太后,德妃俨然是后宫女子“奋斗”的榜样。然而,在最后时刻,她偏执的表现却实在没有一国太后的风范。
雍正即位之后,作为雍正生母的德妃本应从妃子居住的永和宫移居太后居住的宁寿宫,她却执意不肯,诸臣为皇太后上徽号,她也不允,并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摆明了不承认雍正的皇位,让继位之路本来就饱受争议的雍正更加尴尬,也因此被人拿来当作话柄质疑雍正继位的合法性。
德妃乌雅氏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血脉相连的亲生母子亲情淡漠,甚至到了母亲不承认儿子的皇位的地步呢?这还得从雍正出生时说起。
乌雅氏出身低微,得到康熙召幸之后也一直是低阶嫔妃,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乌雅氏生下皇四子胤禛,才在康熙十八年(1679)晋封为德嫔。一来清宫中分位低的嫔妃没有抚育皇子的资格,二来清初后宫为防母后专权,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还有一说是康熙为了安慰当时刚失去孩子的皇贵妃佟佳氏(即后来的孝懿仁皇后),就将胤禛养在了佟佳氏膝下。
当时的佟佳氏实际上已是后宫地位最为尊贵的妃子,清宫里“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被贵妃抚养对于雍正来说是件好事,皇贵妃抚育的皇子比普通嫔妃的皇子更加尊贵。
佟佳氏性情温柔,喜爱孩子,她自己没有儿子,康熙二十二年(1683)生下的皇八女也早殇,对雍正这个唯一的养子还是很不错的。雍正帝对这位养母感情也颇深,很多年以后,四阿哥即位登极成为雍正帝,对于孝懿的养育之恩依旧铭记于心,在给孝懿的册文中说道:“孝懿皇后亲自哺育尔主”,“徽音淑德、慈抚朕躬、恩勤备至”,“抚冲龄而顾复,备萌鞠育之仁,溯十载之劬劳,莫报生成之德”,“慈抚朕躬、恩勤笃挚”,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雍正在佟佳氏的抚育下长到11岁,可惜好景不长,康熙二十八年(1689)佟佳氏突然病重离世了。
之后,雍正由康熙抚养了一段时间,便回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身边。此时,雍正的亲生母亲已经身为德妃,有资格抚养皇子了,可惜十几年的生疏,即使是血缘之亲也不能很快冲破那层阻隔。此时,雍正已经有了自己的性格,德妃也有了其他的孩子,虽然皇六子胤祚和皇七女早夭,她膝下还有皇九女、皇十二女和皇十四子胤祯,德妃对自己抚养长大的胤祯感情更为深厚,母子相处十分和睦。几年之后,雍正出宫开牙建府,与生母的交流就更加少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雍正帝即位,德妃晋为皇太后。诸臣为皇太后上徽号,她执意不允,固执地对已经40多岁当了皇帝的儿子冷眼以对。也许,在她的心中,还是觉得皇帝之位是应该由自己的小儿子胤祯来继承的吧。
但是,雍正帝并没有因此而过多地责难母亲,还是尽力做着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雍正元年(1723)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二十三日丑刻孝恭仁皇后崩,终年64岁。
无论德妃生前给了雍正帝多少为难,母子二人有多少恩怨,雍正帝都在其死后给了她足够的哀荣。将她追谥为孝恭仁皇后,与康熙帝前面三位皇后一起祔奉太庙,谕旨:“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朕躬,母仪天下。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雍正元年(1723)九月初一日,葬孝恭仁皇后于景陵。乾隆、嘉庆间累加谥,全部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