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擒鳌拜之后,康熙终于真正意义上走上了亲政之路。1667年7月7日,康熙帝登临太和殿,诏告天下,开始亲政。接下来,如何处理政务自然就成为康熙帝首要考虑的问题。
说起处理政务,听政是一直以来惯有的一项制度。所谓听政,就是皇帝主持朝廷会议,聆听内阁及各部院大臣的奏报或奏言,就其内容与大臣们进行商议之后作出决断,发布谕旨的过程。由于听政的时间通常安排在清晨,所以也称为“早朝”。
这项处理政务的制度在康熙之前就已经被很多皇帝所沿用,康熙帝也不例外。但是,他却将一贯的听政进行了改革,创立了名为“御门听政”的制度。至于制度和改革的内容,要先从“御门听政”这个名字说起。
先说“御”字。御字本来的意思是指御驶的车马。后演变为多义词,其中的一个意义是指同皇帝有关事物的敬称。如皇帝的文章称御制文,圣旨称御旨,吃饭称御膳等等。总之,就是皇帝亲自参与、亲自主持的意思,这里所说的御也正是取此意。
再说“门”字,就是门窗的门。以往帝王听政的门指的是奉天门(今故宫太和门),康熙帝将这个地点进行了调整,将听政的地点改在了乾清门。如在宫外,则依皇帝的行踪而定。
三说“听”字,“御门听政”重在一个“听”字。这里的听,不仅是要用耳朵去聆听,更要用心去会意,这是皇帝正确决策的前提与基础。
四说“政”字,在这里,政主要是指军政大事、官员任免等。
乾清宫内
另外,历来皇帝上朝,并不是全由皇帝亲自主持,朝廷会议皇帝不参加,或者不经常参加,这就造成了上朝议政的不规范和政务处理的滞后。而康熙帝设立的“御门听政”制度则规定:听政由皇帝亲自主持。无论是在皇宫还是在行宫,凡是御门听政会议,一概由康熙皇帝亲自主持,从来不假他人。康熙帝在京期间,每天未明便着衣,勤于政务,孜孜不倦。即使在出巡期间,也要命各部院将奏章集中送到内阁,由内阁遣使转呈。若路途较近,则一日汇送一次,或隔日汇送一次;若远行外地,则三日汇送一次,递呈到行宫。
除此之外,御门听政在日期上也较之历代有所不同。历来皇帝上朝,有逢三、六、九日,或者不定期举行常朝[1]。这样的形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得皇帝和大臣之间处理政务因为没有规定而显得较为松懈。例如明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大臣只有苦求皇帝上朝,而不能拿出祖制要求皇帝上朝。这也成为很多王朝政务松散甚至覆灭的一大原因。
康熙帝在其“御门听政”制度中规定:听政需每日举行,无论酷暑寒冬,也无论风雪雷雨,康熙帝都坚持御门听政,可谓“一岁之中,昧爽视朝,无有虚日。亲断万机,批览章奏”。康熙帝从康熙六年(1667)亲政之日起,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病逝之前,长达55年,除因三大节(正旦、冬至、万寿)、重大祭日、宫中变故、病卧不起等情况暂停御门听政外,寒暑不辍,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甚至为了保证早朝,康熙帝还选择在早朝前处理一些事务:如康熙帝需到太和殿视朝,接受文武升转官员谢恩。各部族首领进贡行礼时,便先视朝,再御乾清门听政。朝中曾有大臣请康熙帝“五日一听政”,以休养身体、减轻负累,遭到了康熙帝的拒绝。他说:“朕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理事,即觉不安。”
一个人能够坚持一两年做一件事并不难,但是能够像康熙帝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勤于政务,的确不易。这也就是康熙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原因所在。
康熙帝进行的御门听政一般为一日一次,如有重要事务需要处理,也可能一日数次。御门听政的时限,通常是一个时辰左右,因事而变,或长或短。听政的时间通常设定在早上,遇特殊或紧急事务,也有下午、晚间御门听政的,就是举行临时办公会。如康熙十八年(1679)七月京城大地震,当日早朝后,康熙帝又于下午再次传旨内阁、九卿、詹事、科、道等齐集乾清宫,面奉谕旨。(www.xing528.com)
一般来讲,每次前来听政的官员一般为大学士、学士;六部九卿[2];詹事、科、道以及相关的官员;负责做记录的起居注官。
满、汉官员,除有事故者外,凡御门听政有启奏事宜,都要一同启奏。其他官员即使不能参加御门听政,也要每日黎明齐集午门前,待启奏完毕之后一同离去。
御门听政决策过程,主要是奏、听、议、决、行五项。内容主要包括:吏部官员升转谪降、户部田赋钱粮、礼部典仪封爵、刑部处理大案要案等。官员上奏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有些奏报康熙帝当时作出决定,责令有关部门执行。遇到重要问题,各部要具本(请示报告)奏上,康熙帝要详细询问细节,征求各方意见,或再作调查,或再作议决。在当时,很多国家大事都是在御门听政时决定的,如清军两次反击沙俄侵略中国的雅克萨之战的决策和撤藩平叛,都是康熙皇帝御门听政时决定的。
可以说,创立御门听政,是康熙帝善于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又能继承清初优良传统的结果。是防止外戚、宦官、佞臣、宗室、后宫专权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在中国两千年帝制管理基础上,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确立的一项更为健全、更为完善的制度。它的创立不仅体现了康熙帝的勤于政务,也为社会趋于稳定、开创盛世打下良好基础。
威严肃穆的皇家办公礼——听政仪轨
现在很多企业都很注重企业文化,因而在每周一或者每日上班之前都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活动以激励人心,比如一起唱首歌或者跳操、喊口号等等。古代帝王在听政办公之前,也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礼节。只不过这样的办公礼较之现在要威严、肃穆得多。
听政一般于常规日的凌晨举行。届时,先由午门击鼓,然后文武大臣从午门左右掖门依次列队进入,并按品级分列于皇帝所定听政之所的两侧,等待皇帝的到来。
待到皇帝着朝服从寝宫来到朝堂之上,并在御座之上坐稳后。殿外鸣响鞭三声,就像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所看到的:一人手持一柄长鞭,挥舞甩至地上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响鞭又称“静鞭”,旨在让朝堂之上立即肃静起来。
响鞭之后,大臣们行一跪三叩礼(行礼者肃立,按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放下马蹄袖,跪在地上,上身挺直,屁股放在脚后跟上,磕三次头)。
之后,九卿六部大臣依次奏事或敬呈奏折,由皇帝作出有关决策。奏事毕,鸣鞭,皇帝乘舆还宫,百官依次退出。
朝仪制度极严,其时有监察御史纠举礼仪,在整个听政的过程当中,所有大臣都不得喧哗、耳语、咳嗽、吐痰等,否则将以失礼罪从严处理。像很多电视剧里王公大臣在朝堂上熙熙攘攘甚至在议事之时吵翻天的景象,纯属艺术化的处理和后世的编纂,在当时真实的仪轨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