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标建筑分布与街道网络:案例解析

地标建筑分布与街道网络:案例解析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片区级地标建筑的定义,南京中心区地标建筑的调查主要依据建筑的“可识别”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可能是片区的地标。但是,通过对建筑可识别程度的调查仍然无法给出一份“完整”片区地标建筑名单,这是因为,无法确定多大的可识别程度能被划定为地标。根据研究的目标,通过南京中心区建筑可识别程度的调查可以明确它们成为地标建筑几率的高低,并选取其中几率较高的那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地标建筑分布与街道网络:案例解析

根据片区级地标建筑的定义,南京中心区地标建筑的调查主要依据建筑的“可识别”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可能是片区的地标。此处“可识别”的意义不仅仅是指建筑形象为受访者所熟知,而且包括其空间位置信息——如果一个建筑及其所在的地点为越多人熟知,其是地标的可能性越大。但是,通过对建筑可识别程度的调查仍然无法给出一份“完整”片区地标建筑名单,这是因为,无法确定多大的可识别程度能被划定为地标。事实上,如前文所述,相比于城市级地标建筑,片区级地标建筑的认知受主观因素影响更大,因此,很难科学地给出确定的标准,也就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完整”名单,而只能说可识别程度越高的建筑,被人们当做地标的几率越大。根据研究的目标,通过南京中心区建筑可识别程度的调查可以明确它们成为地标建筑几率的高低,并选取其中几率较高的那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这部分建筑的空间分布与街道网络中心性的关系,也就达成了解析的目标。

根据对“片区”的理解,案例调研的实际范围从中心区边界拓展了一个步行范围的距离(800米)。作者认为,这个范围虽然被划在中心区以外,但其中的日常活动与区内建筑有密切而直接的联系,因此,虽然高识别性建筑仍然由中心区内产生,但是,调查和中心性计算的范围应当包含这一拓展区域。

为了获得南京中心区建筑可识别程度高低的情况,理想的调查方法是对所有320个公共建筑对象逐一进行公众投票,但是其工作量过于巨大,不具备现实可操作性。因此,本案例采用了研究小组预选和市民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出可识别性较高的建筑。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基于以下的认识:首先,当两个建筑的可识别性相差较大时,多数主体易于达成一致的判断。因此,通过研究者的预判可以合理而有效地筛除一部分可识别程度明显较低的建筑。其次,问卷投票的对象主要是对中心区熟悉的本地居民,而研究者则代表了非本地人的认识,两者的结合可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

根据以上的设想,研究者在对南京中心区进行详细踏勘后,从320个公共建筑(组团)中预选出60个可识别性较突出的对象,约占公建总数的20%(图4-4)。然后将这60个建筑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5组,为了避免分组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随机分组进行了两次,每组制作一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同时,为了保证对建筑的识别主要由空间体验产生而不是来自于建筑的其他属性,如知名度、功能等,调查问卷中只列出候选建筑的照片,没有列出建筑名称等其他信息,要求受访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选出印象明确并知道其位置的选项。按照以上方法,对每个候选建筑投票120次,将各自的得票数作为其可识别性高低的指标。

由于这60个候选建筑是由研究小组选出,因此,作者根据市民投票的结果,进一步将所有建筑按照高中低三档进行聚类分析,筛除掉其中得票相对较低的对象,剩下的就是研究者和市民所共同认可的高识别性建筑,也就是作为研究对象的成为地标建筑几率较高的建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中低档的建筑数量分别是2个、29个、29个(表4-1)。根据前文所述,片区级地标建筑的数量相对较多,因此,本案例中选择了前两档共31个建筑作为后续研究的对象[6],约占中心区公建总数的10%。

(www.xing528.com)

图4-4 60个高识别性候选建筑分布

表4-1 可识别性得票前40位建筑及其建筑功能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