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船最早是作为渔民的吉祥物而产生,又叫纱船,因为最初的彩船,多以小竹、薄纸、纱布等材料制扎而成。用竹或木做成船体和亭台楼阁的骨架,然后用七彩纱布包扎,再配挂彩球、彩灯,最后饰以用纸绘成的龙、凤和戏剧人物于船体上,船内再装上灯、烛,晚上行会时,光彩四射,富有民间特色。
彩船,由于造型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有龙船、凤船、花轿船、亭阁船、虎头船、鱼船、官船等。随着时代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了天安门船、南湖船、坦克船等。各村为了吸引观众,争得好评,博得喝彩,彩船造型都别出心裁,独具一格。
一只彩船行会踩街,按照先后,分别有下列人员组成:放礼炮、甩火(油)篮5人;扛拾大纛4人,另备4人轮换;敲小锣、大锣、钹、大鼓、小鼓以及船边悬挂的九面锣等打击乐8人;拉弦乐6人,其中有板胡、二胡、中大胡;吹奏乐3人,其中有2支高低音笛和唢呐;月琴、大小三弦等弹拨乐3人;加上领队指挥2人,轮流抬纱船8人,共有43人组成。
踩街开始,鸣放礼炮,礼炮有蹬地炮、火铳、纸炮。然后是甩火(油〉篮开路,一根长绳两端各系一只浸饱火油的棉花包(或盛着炭火的铁丝小笼),左右开道,边走边甩,他的作用一是开路,不让行会队伍因人群拥挤而阻塞,使夹道相迎的观众自动后退,为彩船开道。二是增光添彩,烘托气氛,特别是晚上行会时,火篮甩起来似流星,似火龙,鸣炮是声音,火篮是色彩,每支彩船队伍的开头就显得有声有色。接着是大纛,大纛一般有5米高、1米宽,旁饰流苏或飘带等,大纛正面写有“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祈语,下有某某村字样,使旁观者一望而知是哪个村的彩船队伍来了。抬大海的人是非常吃力的,因为高,易招风,不论顺风或逆风大纛都容易被吹翻吹倒,因此大纛的顶端绑扎着两根长绳,下配2人前后拉扯控制。
彩船过来了,先是锣鼓声大作,当锣鼓声一停,民间乐曲弹奏开始,乐曲主要有《梅花三弄》、《柳青娘》、《戏则》、《五更调》、《卖花絮》等。近年来也演奏现代流行歌曲的时髦曲谱。随着音乐节奏,彩船上下左右晃动,五彩缤纷,流光溢彩,是名副其实的载歌载舞。彩船的后面跟着本村的男女老少,他们挥舞着手中的纸彩旗或鲜花。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彩船踩街形式仍在继续,庆祝土地改革、合作化、公社化等运动的游行中都有彩船出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彩船重现风采,不断推陈出新。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大游行时,咸六村的一只彩船上的亭台楼阁基本上以木材雕刻,油漆工艺制作,十分精美,与以前的彩船大不相同。
为保存和发展咸祥彩船的艺术特色,咸祥镇文化中心邀请镇内的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构思,创作了龙、凤两只彩船,并改人力抬为车辆机动。这两只彩船造型玲珑剔透,高耸灵秀,制作精雕细刻,油漆彩绘,镶金贴银,是一件大型的综合木、雕、漆、绘工艺的艺术精品。龙凤彩船在参加省、市、区、镇的各种庆典活动中屡获好评(如宁波市元宵节、宁波市国际文化旅游节、梁祝婚俗节、县历届艺术节、贸易节),在参加各项评比中多次获奖。咸祥镇也因此获得浙江省文化厅授予的“东海文化明珠镇”和“民间艺术(彩船)之乡”的称号,文化名人冯骐才也曾亲临咸祥观察,并挥亳题词“咸祥镇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年底,咸祥镇政府把龙凤彩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浙江省文化厅提出申报。2007年4月,彩船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类入围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咸祥彩船一定会有更显风采的明天。
【高标准海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