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嵩江出海口附近江堍头地方,有一座横贯大江南北、气势雄伟的建筑物,它像一把锢禁巨蟒的锁钥,将大嵩江紧锁住,这就是大嵩江大闸。
大嵩地处鄞州东南隅的象山港畔,东南临象山港,西北有金峨、福泉、太白诸山相隔,自成独立水系。大嵩水系总面积41.3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163.98平方公曳,山区面枳277.3平方公里,耕田面积6.97万亩一海岸线长24.66公里。境内主要河流多在东南部,大嵩江为其主干,其他都是源短、域小的小溪流,多经大嵩江入海。水系内部结构复杂,根据地形和地域差异,又可分为:合岙、瞻岐、大嵩、咸祥、芦浦等若干独立小水系。大嵩地区因其面海、背山、源短、域小,自然条件极差,洪、涝、旱、潮、台诸般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大嵩江大闸】
大嵩江上游由梅溪、亭溪两条溪流汇合而成,流域总面积187.78平方公里。主流梅溪源于梅岭牛泥岗,经梅岭、芝山、沙村、施村至金鸡侨分流,一路去咸祥河,一路入大嵩江,长14.2公里。亭溪发源于双石岭五都头,经城杨、俞塘、管江、张池入大嵩江,长13公里。两溪汇合后进入平原江道,将大嵩滨海平原划分成南、北两大水系。
民国18年(1929)4月,鄞县县长陈宝麟视察该区后,认为如能将铁闸建成,则沿江瘠土均能得到改良,宜稻宜棉,民可丰裕,遂鼓励地方人士于同年8月成立建筑大嵩江铁闸的笫备委员会,并亲往主持勘察,并与建设科长倪维熊、技正胡建芬反复踏勘,于1930年6月拟定工程实施纲要,其经费先向地方团体和私人借垫,待按田亩收受益费后归还。当年7月开始测量、水文记录等前期工作,为设计作准备。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了江道断面、潮位的测量,并绘选制订工程计划。后胡建芬去职,由技正施求臧完成工程设计,呈送省建设厅审核,并对受益田亩进行调查和登记造册。1932年4月,建设厅技正朱重光来甬复勘,对计划在江道中造闸一事提出不同意见,以江道宽阔、源长流急、水势变化大,在江中筑围堰易于溃决为由;建议另辟江道,将闸址移于新江道口,这样施工较易,希望作进一步调查和比较,其他各点无异议。
当时测量、调查、设计已耗资6千余元,其中地方垫支达2千多元,县建设经费项下垫支4千余元,因一时无法续垫,当即拟定征收水费的办法,于1933年8月呈奉省政府核准。但第二年农村辿灾,经济濒危,兼之县政府为兴筑县道,擘划市政,人力也感不足,拟待其他工程告一段落后再搞该项工程,但此后无能力再议,因此又成画饼。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嵩区人民在人民政府领导下,修海塘,建水库、疏河渠、造碶闸,大搞田间配套工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再次提出兴建大嵩江闸的设想,但终因财力、物力、技术等原因,一直未能实施。
70年代初,一些热心水利事业的实干家,摆脱当时的困境,来到寒江海滩,投入这一崇高的建设事业。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这座壁划三个朝代,历经200多年梦想的大嵩江闸终于建成了。(www.xing528.com)
大嵩江闸是一座挡潮蓄淡的河口闸,它的主要作用是蓄淡灌溉、宣泄洪水,使大嵩江上游57%流域面积得以控制。全闸分15孔,每孔净宽4.7米,总净宽70.5米,设计正常泄流量643.3立方米/秒,最大泄洪能力1265立方米/秒。工程由闸室、消力池、上下游护坡、海漫等建筑物组成,在枢纽两端附有电站和船闸设置(暂未安装)。闸基全长128.9米,宽19米,水闸全长115.61米,闸上公路长153.5米。
大嵩江闸建筑在海口软黏土上,闸基地质条件极差,为解决基础承载,采用了黄沙垫层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砂垫厚2.1米,为满足渗径长度,上下游设置黄泥铺盖和反滤设施。闸门启闭采用油压顶杆式启闭机,启闭机提升能为35.8吨。
大闸的建成,实现了御咸蓄淡的目的。闸内江道蓄容足340万立方米,早期可供水590万立方米。大嵩江南、北配套建设两座翻水站,使两岸4.4万亩农田平均抗旱能力提高25天左右,并使沿江2万余亩咸瘠田得到改善,提高肥力。由于大嵩江闸的建成,沿江两岸20多公里的江塘得到保护,减轻汛期对农田、村庄的威胁。
大嵩闸是一座新颖的河口蓄水闸。无论从设计构思、工程规模、闸内设施以及实际工程效益,都是上世纪30年代设想的大嵩铁闸所不能比拟的。当年曾直接参加大嵩闸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说:海口软基础上筑大型水闸,在技术上是个难题;要组织几千人的劳动大军,且能做到有条不紊地施工淡何容易;建筑所需大量资金、物资在当时的环境下又有多大困难。为了处理闸基软黏土地基,在技术上作过各种探讨,考虑过桩基、黄土填层等方案,经过比较,确定砂填层方案,这在当时尚属新的施工工艺。闸门用的液压启闭代替普遍使用的螺杆启闭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大闸建成后,统一了南、北两水系,为今后整治整个水系提供了基础。
(缪复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